一种治疗牙痛的微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65495发布日期:2023-12-21 20:38阅读: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保健,具体为一种治疗牙痛的微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牙痛是指牙齿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为口腔疾患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见于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牙外伤、牙本质过敏、楔状缺损等。现有治疗牙痛的外用药物,主要是以冰片和硼砂为基础的冰硼散类制剂,西药以甲硝唑等厌氧菌类内服或外用制剂,在针对特定适应症的疾患防治方面,具有较好的治标作用;

2、现有的中药大多通过口服的方式进行治疗牙痛,由于人体的新陈代谢及个人体质吸收问题,且中药在治疗牙痛方面存有见效慢,药效长的特点,牙痛患者在进行治疗过程中,由于治疗时间长易导致出现牙痛并发症,为此,提出了一种治疗牙痛的微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中药在治疗牙痛方面存有见效慢,药效长的特点,牙痛患者在进行治疗过程中,由于治疗时间长易导致出现牙痛并发症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治疗牙痛的微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治疗牙痛的微中药,包括:曼陀罗子20-40份、洋金花30-60份、韭菜子10-30份、莨菪60-70份。

4、进一步的,曼陀罗子,平喘,祛风,止痛。治喘咳,惊痫,风寒湿痹,泻痢,脱肛,跌打损伤。①《分类草药性》:“治跌打损伤,遂瘀血,通经络。”②《贵州民间方药集》:“熏治牙痛”③《四川中药志》:“能祛风胜湿,定喘消肿。治风寒湿痹,关节肿痛,惊痫脱肛,跌打损伤及泻痢等症。”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是白曼陀罗果实,其各部分均含生物碱。种子中含总生物碱0.17%~0.455%;其中有天仙子胺、天仙子碱和痕迹量的阿托品等。

5、洋金花内含生物碱,具有止咳平喘,止痛镇静。哮喘咳嗽,脘腹冷痛,风湿痹痛,小儿慢惊等作用;外科麻醉。《纲目》:诸风及寒湿脚气,煎汤洗之。又主惊癎及脱肛,并入麻药。2.《生草药性备要》:少服止痛,通关利窍,去头风。3.《本草便读》:止疮疡疼痛,宣痹着寒哮。4.《陆川本草》:治咳嗽,跌打疼痛。

6、韭菜子味辛,甘,温,属肝肾经,韭菜子味辛,有散瘀活血、行气散结的作用。韭菜子含有大量挥发性精油和硫化物,具有疏肝理气、增强消化功能、增进食欲、暖胃健脾的作用。韭菜子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保护肠黏膜,软化粪便。

7、莨菪其叶、根、花、种子入药,中药名为“天仙子”;性味苦、温,有大毒;具镇痛解痉之功效。主治胃肠痉挛、胃腹作痛、神经痛、咳嗽、哮喘、癫狂,外用治痈肿疗疮、龋齿作痛。

8、一种治疗牙痛的微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s1、预处理:筛选莨菪、曼陀罗子、洋金花、韭菜子,首先进行清洗,清洗干净后,放置于烘干机内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为30-45℃;

10、s2、研磨:将晾干的药材通过超声波细胞破碎仪进行破碎至粉末状;

11、s3、混合:将研磨后的药材粉末与无水乙醇进行混合;

12、s4、制备:将步骤s3中的混合液放置于超声波设备中进行制备;

13、s5、过滤:将制备好的中药溶液从超声波设备中取出,倾倒入过滤器中,通过超滤膜对溶液进行过滤,溶液中的颗粒物质会被超滤膜阻隔,而通过超滤膜的溶液随重力进入容器内;

14、s6、存放:将容器内的溶液放置于瓶罐内密封存放。

15、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4中,超声波的功率为50-150w,时间为5-25min。

16、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2中,破碎时间为15-30min。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8、本发明中,将莨菪、曼陀罗子、洋金花、韭菜子进行研制成纳米微中药,通过雾化装置使得其所制成的纳米微中药在口腔中对患处进行雾化治疗,且在制备过程中,通过超声波设备提取纳米级微中药,充分发挥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增强药效,在患者口腔中即可发挥药效,见效快;

19、本发明中,通过使用超滤膜对溶液进行过滤,可有效去除颗粒物质,提高了溶液的纯度及质量,使其达到纳米级溶液。



技术特征:

1.一种治疗牙痛的微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曼陀罗子20-40份、洋金花30-60份、韭菜子10-30份、莨菪60-70份。

2.一种治疗牙痛的微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牙痛的微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超声波的功率为50-150w,时间为5-25min。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牙痛的微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破碎时间为15-30min。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牙痛的微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保健技术领域,包括:曼陀罗子20‑40份、洋金花30‑60份、韭菜子10‑30份、莨菪60‑70份,一种治疗牙痛的微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处理:筛选莨菪、曼陀罗子、洋金花、韭菜子,首先进行清洗,清洗干净后,放置于烘干机内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为30‑45℃。S2、研磨:将晾干的药材通过超声波细胞破碎仪进行破碎至粉末状;S3、混合:将研磨后的药材粉末与无水乙醇进行混合;通过将莨菪、曼陀罗子、洋金花、韭菜子进行研制成纳米微中药,通过雾化装置使得其所制成的纳米微中药在口腔中对患处进行雾化治疗,且在制备过程中,通过超声波设备提取纳米级微中药,充分发挥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增强药效。

技术研发人员:胡之綱,徐立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纳元(宁波)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