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耳内镜双极电凝止血钳

文档序号:36287814发布日期:2023-12-07 01:39阅读:96来源:国知局
微型耳内镜双极电凝止血钳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微型耳内镜双极电凝止血钳。


背景技术:

1、耳内镜手术是通过自然外耳道孔径进行手术,在狭长的外耳道中进行操作,处理出血是影响手术进程的重要步骤。目前耳内镜手术的基本操作包括切割、剥离等,而术中止血是手术中必然涉及的。局部止血除麻醉师控制性低血压外,主要依赖单极电凝。

2、因为目前手术中应该的双极电凝主要是传统的枪状镊或者电凝剪结构,枪状镊结构当张开时就会触及外耳道壁,没有办法完成耳内镜下的操作;而传统的电凝剪结构较为固定,多为点位止血,无法实现组织抓取止血。

3、但是单极电凝仅使用一个电极,电流通过该电极进入组织,通过身体其他部位或地线回流,形成广泛的电流路径;适用于需要较大范围的止血;存在一定的热损伤风险,容易导致组织烧焦,并损伤耳道皮瓣;

4、而双极电凝是使用的是双极电极,其中一个电极用于输送电流,另一个电极则用于回收电流;电流沿着两个电极之间的路径流动,形成一个封闭的回路,电凝效果较为局限;适用于需要精确切割或焊接组织且对止血要求较高的场景;其电流路径局限在两个电极之间,较少对周围组织产生热损伤;因此对相邻组织的损伤程度和影响范围很小,相当安全;

5、所以临床耳内镜手术需要微型的双极电凝止血钳,同时目前现有的双极电凝的开关以及参数调控都是通过台下巡回护士协助完成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术者需要根据术中情况自行调节,从而通过巡回护士协助调节会给手术带来很大的不便。

6、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耳内镜双极电凝止血钳,我们采用异物钳结构,该电凝止血钳结构设计合理、稳固、新颖,可根据需要进行组织抓取电凝止血,提高了止血效果。

2、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型耳内镜双极电凝止血钳,包括钳体、固定把手、活动手把、固定管、活动管、螺旋弹簧、电凝止血钳、电路板及电源端口;在所述钳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所述固定把手,在所述钳体的侧面可转动的设置有所述活动手把;在所述活动手把位于所述钳体的一端部设有联动杆,所述钳体的一端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中插入有所述活动管,所述活动管一端连接有所述电凝止血钳、所述活动管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联动杆上;所述电凝止血钳和所述电源端口均通过导线和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螺旋弹簧一端固定在所述钳体上、所述螺旋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活动手把,用于控制所述活动手把绕所述钳体转动,进而通过联动杆推动活动管端部的电凝止血钳从固定管中伸出,伸出的电凝止血钳保持张开状态。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常规状态下,电凝止血钳位于固定管外,保持张开状态;当看到某处需要止血时,张开的钳口,对准需要止血的位置;按压所述活动手把,活动手把会绕钳体转动,联动杆会拉动活动管端部张开的电凝止血钳回缩,此时电凝止血钳之间夹合,会钳住需要止血的组织,此时通过电源端口通电,从而进行电凝止血;起的作用一个是对需要止血组织的抓取,第二个是抓取之后产生电凝进行电凝止血。

4、进一步地,所述电凝止血钳张开的宽度为3mm、所述固定管的直径为2mm、所述固定管的长度为14cm。

5、进一步地,所述电凝止血钳包括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所述第一钳头和所述第二钳头呈钩状,所述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的尾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的尾部均和所述活动管连接;所述第一钳头和所述第二钳头的连接处通过绝层绝缘隔离,所述第一钳头和所述第二钳头通过导线和所述电路板连接;常规状态下,所述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之间呈张开设置;当按压所述活动手把时,活动手把会绕钳体转动,联动杆会拉动活动管端部张开的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回缩入固定管中,此时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之间闭合。

6、进一步地,所述微型耳内镜双极电凝止血钳还包括脚踏开关装置,所述脚踏开关装置包括踏板本体和调节踏板;在所述踏板本体上设有踏板安装槽,所述踏板安装槽一端和所述调节踏板铰接,在所述踏板安装槽的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导线和所述电路板连接;在所述调节踏板的底部设有和所述压力传感器配合的按压凸起。

7、进一步地,在所述踏板本体上设有两个踏板安装槽,两个所述踏板安装槽并排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调大参数压力传感器和调小参数压力传感器;所述调大参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调小参数压力传感器对应的设在两个所述踏板安装槽的底部。

8、进一步地,在设有调大参数压力传感器的踏板安装槽的边缘处设置有调大的字样,在在设有调小参数压力传感器的踏板安装槽的边缘处设置有调小的字样。

9、进一步地,在所述踏板本体上端的两个边角处均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在所述踏板本体下端的两个边角处均设置有橡胶防滑凸起。

10、进一步地,在所述调节踏板的上面设有防滑螺纹。

11、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钳头和所述第二钳头上设有齿牙。

12、本发明提供的微型耳内镜双极电凝止血钳,常规状态下,电凝止血钳位于固定管外,保持张开状态;当看到某处需要止血时,张开的钳口,对准需要止血的位置;按压所述活动手把,活动手把会绕钳体转动,联动杆会拉动活动管端部张开的电凝止血钳回缩,此时电凝止血钳之间夹合,会钳住需要止血的组织,此时通过电源端口通电,从而进行电凝止血;起的作用一个是对需要止血组织的抓取,第二个是抓取之后产生电凝进行电凝止血;结构设计合理、稳固、新颖,提高了止血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微型耳内镜双极电凝止血钳,其特征在于,包括钳体(1)、固定把手(2)、活动手把(3)、固定管(4)、活动管(5)、螺旋弹簧(6)、电凝止血钳(7)、电路板及电源端口(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耳内镜双极电凝止血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凝止血钳(7)张开的宽度为3mm、所述固定管(4)的直径为2mm、所述固定管(4)的长度为14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耳内镜双极电凝止血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凝止血钳(7)包括第一钳头(71)和第二钳头(72);所述第一钳头(71)和所述第二钳头(72)呈钩状,所述第一钳头(71)和第二钳头(72)的尾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钳头(71)和第二钳头(72)的尾部均和所述活动管(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耳内镜双极电凝止血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耳内镜双极电凝止血钳还包括脚踏开关装置(9),所述脚踏开关装置(9)包括踏板本体(91)和调节踏板(92);在所述踏板本体(91)上设有踏板安装槽(93),所述踏板安装槽(93)一端和所述调节踏板(92)铰接,在所述踏板安装槽(93)的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94),所述压力传感器(94)通过导线和所述电路板连接;在所述调节踏板(92)的底部设有和所述压力传感器(94)配合的按压凸起(9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型耳内镜双极电凝止血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踏板本体(91)上设有两个踏板安装槽(93),两个所述踏板安装槽(93)并排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94)包括调大参数压力传感器(94)和调小参数压力传感器(94);所述调大参数压力传感器(94)和所述调小参数压力传感器(94)对应的设在两个所述踏板安装槽(93)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型耳内镜双极电凝止血钳,其特征在于,在设有调大参数压力传感器(94)的踏板安装槽(93)的边缘处设置有调大的字样,在在设有调小参数压力传感器(94)的踏板安装槽(93)的边缘处设置有调小的字样。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型耳内镜双极电凝止血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踏板本体(91)上端的两个边角处均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96),在所述踏板本体(91)下端的两个边角处均设置有橡胶防滑凸起(97)。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型耳内镜双极电凝止血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节踏板(92)的上面设有防滑螺纹(98)。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耳内镜双极电凝止血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钳头(71)和所述第二钳头(72)上设有齿牙(73)。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耳内镜双极电凝止血钳,包括钳体、固定把手、活动手把、固定管、活动管、螺旋弹簧、电凝止血钳、电路板及电源端口;在钳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把手,在钳体的侧面可转动的设置有活动手把;在活动手把位于钳体的一端部设有联动杆,钳体的一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管,固定管中插入有活动管,活动管一端连接有电凝止血钳、活动管另一端连接在联动杆上;电凝止血钳和电源端口均通过导线和电路板电连接;螺旋弹簧一端固定在钳体上、螺旋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活动手把,用于控制活动手把绕钳体转动,进而通过联动杆推动活动管端部的电凝止血钳从固定管中伸出,伸出的电凝止血钳保持张开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王武庆,吴拥真,王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