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在线咨询评估系统及医疗在线咨询装置

文档序号:36647395发布日期:2024-01-06 23:30阅读:22来源:国知局
医疗在线咨询评估系统及医疗在线咨询装置

本发明属于医疗咨询,涉及一种医疗在线咨询评估系统及医疗在线咨询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日常门诊工作中,医生的门诊量大,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病症的病人,导致医生和患者交流时间相对较短,而患者医学知识缺失,医患之间很难形成有效的沟通。要让患者完全理解并配合治疗,医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并且要有足够的耐心,造成医院诊疗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其他患者的就诊时间要求。

2、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咨询服务逐渐渗透到医疗行业,并催生了在线诊疗咨询社区。这些社区通过互联网连接医生和患者,为患者提供各种医疗信息。这显著提高了患者参与医疗过程的便利性,简化了治疗程序,并更好地满足了患者的医疗需求。患者可以预约专科医生并在线支付咨询费用,为获得医疗答案提供了有针对性且高效的途径。对于轻微疾病、慢性病管理、常规体检和诊断后康复,患者可以选择通过在线咨询获得即时答案,节省在线下诊所、医院排队的时间。

3、但现有的线上医疗咨询装置通常为固定设置,如固定在门诊大厅,同时设备高度固定,每个患者的身高不同,从而造成患者长时间咨询后,使得相对该装置矮或高的患者的脖子长时间抬头或低头出现身体酸痛的现象,不能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且需要患者手动输入或口头描述自身的身体数据,无法实时采集患者身体参数,患者手脚不便或口述不清楚,会导致诊治医生获取数据缓慢,医生获取患者错误的身体数据,可能存在误诊风险,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在线咨询评估系统及医疗在线咨询装置,实现医疗在线咨询的质量评估,该医疗在线咨询装置能够满足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一种医疗在线咨询评估系统,包括用户交互终端和评估平台,所述用户交互终端用于接收医生和患者的在线咨询对话并传输给评估平台;

3、所述评估平台包括评估模型,所述评估模型接收在线咨询对话并给出评估结果;

4、所述评估模型的评估方法为:

5、获取多个样本咨询结果的评估指标;对评估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得到特征参数;

6、利用特征参数构建至少一个分析模型,通过分析模型获取预测参数;

7、采集患者咨询结果的预测参数,并输入分析模型,得到咨询结果的评估结果。

8、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制定一个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系统,以定量评估电子咨询质量。旨在为网络医疗服务提供商建立电子咨询服务提供基准,协助医生在电子咨询决策中,并为相关政府政策的制定提供信息。

9、进一步,评估指标包括三个一级指标、十个二级指标和三十二个三级指标,形成了在线医患沟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三个一级指标的权重由高到低分别是医患共同决策、患者的反应能力和医患人际关系。

1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本发明所述系统的医疗在线咨询装置,包括咨询平台,和与咨询平台相对设置的底座、座椅和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定位杆、移动杆、第一弹性件和距离传感器;

11、所述定位杆竖向设置,定位杆的底部安装在底座上,定位杆内为中空;

12、所述移动杆的底部自定位杆的顶部伸入并与定位杆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移动杆的顶部与座椅连接;

13、所述座椅的两侧设有竖向杆,竖向杆中空且顶部开口,竖向杆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有延伸杆,延伸杆自竖向杆的顶部开口伸出,延伸杆的顶部设有摄像机构;

14、所述第一弹性件置于移动杆底部与定位杆内底部之间,所述定位杆内底部与竖向杆内部连通,且该连通空间内置有气体,定位杆与竖向杆的连通处设有常开的电动阀;

15、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在座椅的正上方,距离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有距离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距离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有距离阈值存储器,距离比较器的输出端与电动阀的控制端连接。

16、通过距离传感器采集其与下方人员头部间的距离信息,并传输至距离比较器,距离比较器判断咨询人员的距离信息是否达到预设位置,根据咨询平台的高度可设置距离阈值,保证待咨询人员头部与咨询平台间的相对高度一定,无需仰头或低头使用咨询平台,使用舒适度更好。

17、未达到预设位置时,电动阀为打开状态,定位杆和竖向杆间导通,此时待咨询人员坐在座椅上,驱使移动杆下移,将定位杆内气体逐渐推入竖向杆,气体进入竖向管将延伸杆向竖向管外推动,带动摄像机构位移采集待咨询人员不同身体位置的图像信息。

18、当待咨询人员坐在座椅上并将座椅下压至适宜高度时,距离传感器采集的距离信息等于距离阈值范围,距离比较器输出控制信号至电动阀,控制电动阀闭合,对定位杆和竖向杆的连通处进行阻隔,定位杆内气体不能排入竖向杆,定位杆内剩余气体支撑移动杆位置此时固定,且延伸杆在竖向杆内气体的作用下保持当前高度,使摄像机构采集待咨询人员的上部图像信息,如头部、面部、肩颈等位置图像,便于后续医生诊断。

19、当咨询完成后人员离开座椅,此时距离传感器采集的距离信息数值不再等于距离阈值范围,距离比较器不再控制电动阀闭合,电动阀复位变为常开状态,定位杆和竖向杆间导通。然后,在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带动移动杆复位,定位杆内空间增大形成负压作用,加之在延伸杆的自身重力作用下,竖向杆内的气体回流进入定位杆内,延伸杆向竖向杆内移动复位。这样实现座椅高度的自动调节,并自动复位,无需人工操作,定位准确,使用简便。同时可采集待咨询人员的侧面不同高度位置的图像信息,利于使用。

20、进一步,还包括启动机构,所述启动机构包括凹槽、第二弹性件、压板和压力传感器;

21、所述凹槽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凹槽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压板水平设置,所述定位杆的底部安装在压板的顶部;

22、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凹槽底部,当座椅使用时,压板与压力传感器相抵,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距离传感器的启动端连接。

23、待咨询人员坐上座椅时,通过移动杆和定位杆将压力传递至凹槽内的压板上,并压缩第二弹性件,压板与压力传感器相抵。压力传感器采集压板传递的压力信息,判断此时座椅上有人进行咨询,从而发出控制信号至距离传感器的启动端,启动距离传感器,进行座椅高度自动调整。并以此获取待咨询人员的大致体重,利于后续医生诊断。

24、进一步,还包括信息采集机构,所述信息采集机构包括活塞缸、活塞板、传感器组和横杆;

25、所述活塞缸横向安装在座椅的椅背远离人体的一侧,所述活塞板竖向设置且与活塞缸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活塞板靠近椅背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端部穿过椅背且该端设有挡板,活塞板远离椅背的一侧与其相对的活塞缸内壁间设有第三弹性件,所述传感器组安装在挡板靠近人体的一侧;

26、所述横杆包括杆一和杆二,所述杆一安装在椅背两侧且位于椅背远离人体的一侧,杆一内部中空,所述杆二自杆一靠近人体的一端伸入杆一,杆二的端部与杆一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杆二伸出杆一的一端设有辅助摄像机,所述杆一内部与活塞缸远离椅背的一侧连通,且该连通空间内置有气体。

27、信息采集机构用于自动采集待咨询人员的身体参数,便于医生后续分析。待咨询人员坐在座椅上时,其背部自动依靠椅背,则该人员的背部与挡板相抵,则挡板上的传感器组可与人体紧密接触,采集稳定、可靠的身体数据。同时将挡板向靠近活塞缸的一侧推动,直至该人员倚靠上椅背。挡板移动带动活塞杆同步移动,活塞杆再将活塞板向远离椅背的一侧推动。活塞板将活塞缸内的气体推入横杆的杆一内,气体进入杆一将杆二向杆一外推动,实现杆一的横向移动,从而带动杆二上的辅助摄像机移动,辅助摄像机采集坐在座椅上的待咨询人员的横向方位的图像信息,如前后侧,获取待咨询人员更全面的图像信息,利于后续医生诊断。

28、进一步,所述挡板为弧形,挡板的凹陷侧朝向人体。

29、设置挡板形状,使其更贴合人体,利于使用。

30、进一步,所述传感器组包括温度传感器、心率传感器和呼吸频率传感器。

31、采集相应身体数据,便于后续使用。

32、进一步,所述咨询平台上设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人体头部相对,显示器的四侧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内设有主摄像机,所述主摄像机上安装有移动件,移动件可在环槽内移动。

33、通过移动件带动主摄像机沿显示器边缘移动,采集待咨询人员正面各处位置的图像信息,利于后续诊断。

34、进一步,所述咨询平台上还设有扫描器,所述扫描器用于扫描纸质文件和ct报告。

35、通过扫描直接获取待咨询人员的已有检查信息,无需手动输入或口述,提高后续诊断准确性。

36、进一步,还包括通讯模块,摄像机构、压力传感器、主摄像机、辅助摄像机、传感器组和扫描器的输出端通过通讯模块,与咨询平台的对应输入端连接。

37、设置通讯模块,便于数据传输,咨询平台获取相应数据后可直接发送至医生所在终端,使用简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