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癌新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932348发布日期:2024-02-02 21:57阅读: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复方制剂,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癌新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主流的化疗药物存在不少副作用:(1)局部反应。一些刺激性较强的化疗药物当静脉注射时可引起严重的局部反应,主要表现为静脉炎、局部组织坏死;(2)骨髓抑制。(3)免疫抑制。当免疫功能下降时,肿瘤细胞容易扩散,会加快复发或转移的进程;(4)多器官损伤。如心脏毒性,肾毒性,胃肠毒性等。

2、靶向疗法仍存在诸多瓶颈:(1)费用高昂。虽然多数靶向治疗药物都已纳入国家医保,但相对于传统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带来的个人与社会经济压力更大;(2)脱靶效应和靶向细胞外毒性。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腹泻、口腔溃疡等;(3)耐药现象。基因组不稳定导致在内源和外源压力下产生肿瘤异质性,具体表现为靶点变化。此外,肿瘤微环境中不成熟的脉管系统、高间质液体压力,以及丰富的细胞外基质和肿瘤相关基质细胞等成为了药物靶向的难以克服的屏障。

3、在现有药物治疗陷入僵局的情况下,从古老的传统中医学中汲取治疗肿瘤的经验不失为一条良策。中药是基于我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下开发的药物,青蒿素抗疟疾等都证明了中药的巨大潜力与广阔前景。

4、在肿瘤治疗的过程中,中药复方能够充分调动机体的防疫机制,发挥多靶点、多层次、多环节的综合调控作用,在抑制肿瘤发生、发展,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中药复方以君臣佐使为配伍规律,治疗强调整体观念,但由于其化学成分繁多、组方形式多样、药理机制复杂、干扰因素众多,目前对中药复方多环节、多靶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认识不够深入,以至于研究进展缓慢,国际认可程度较低。

5、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癌新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生产工艺操作性强,质量可控,组方有利于发挥白山毛桃根等各种药材抗癌效果,方剂中抗癌有效成分稳定,具有较高的抑瘤率。

2、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抗癌新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组份:白山毛桃根、灵芝、灰树花、香菇、猴头菇、茯苓、红豆杉、黄芪、生晒参、白芨、白花蛇舌草、甘草。

3、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包括以下重量组份:白山毛桃根90-135g、灵芝6-13g、灰树花7-12g、香菇6-14g、猴头菇8-10g、茯苓5-11g、红豆杉7-11g、黄芪4-8g、生晒参5-13g、白芨2-16g、白花蛇舌草9-14g、甘草3-10g。

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包括以下步骤:s1:按重量比称取制剂所需原材料,对称取的原材料进行分级提取,水提、醇提、超临界(scf)提取相结合,得到提取物;

5、s2:采用膜耦合、纳滤耦合、色谱分离对提取物进行工艺纯化,得到纯化后的粉状提取物。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癌新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粉状提取物加入辅料适量,用常规工艺可制成囊剂、片剂、颗粒剂和丸剂。

7、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s1中水提的操作步骤为:先将原料粉碎,制成10目以上的粗粉,将原料粗粉加水煎煮3~4次,合并水煮液,过滤,滤液在不超过60℃温度下减压浓缩,再冷冻干燥至粉末,即得到原料水提有效物质组。

8、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抗癌新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步骤s1中醇提的操作步骤为:将原材料置于2000ml圆底烧瓶中,按1:10重量比加入去离子水1000ml,回流提取2-4次,每次1-2h,趁热过滤,将过滤液浓缩,定容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得到中药提取液,中药提取液中加入95%乙醇,边加入边搅拌,使含醇量为80%,静置过夜24h,减压抽滤得沉淀,将沉淀减压干燥,研磨后得到原料醇提有效物质组。

9、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s1中超临界提取的步骤为:将原材料放入萃取釜中进行超临界流体萃取。

10、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本发明生产工艺操作性强,质量可控,组方有利于发挥白山毛桃根等各种药材抗癌效果,方剂中抗癌有效成分稳定,产品稳定,经各种体内外试验证实,具有较高的抑瘤率,可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确切的抗肿瘤作用,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能够提高化疗药的疗效,同时可减轻化疗药物的毒性,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抗癌临床效果,适宜各期肿瘤患者作为抗肿瘤辅助治疗剂使用,同化疗药合用能起到增效、减毒、改善生存质量等作用,制备的制剂效果显著、施用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抗癌新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份:白山毛桃根、灵芝、灰树花、香菇、猴头菇、茯苓、红豆杉、黄芪、生晒参、白芨、白花蛇舌草、甘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癌新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组份:白山毛桃根90-135g、灵芝6-13g、灰树花7-12g、香菇6-14g、猴头菇8-10g、茯苓5-11g、红豆杉7-11g、黄芪4-8g、生晒参5-13g、白芨2-16g、白花蛇舌草9-14g、甘草3-10g。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抗癌新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按重量比称取制剂所需原材料,对称取的原材料进行分级提取,水提、醇提、超临界(scf)提取相结合,得到提取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癌新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粉状提取物加入辅料适量,用常规工艺可制成囊剂、片剂、颗粒剂和丸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癌新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水提的操作步骤为:先将原料粉碎,制成10目以上的粗粉,将原料粗粉加水煎煮3~4次,合并水煮液,过滤,滤液在不超过60℃温度下减压浓缩,再冷冻干燥至粉末,即得到原料水提有效物质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癌新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醇提的操作步骤为:将原材料置于2000ml圆底烧瓶中,按1:10重量比加入去离子水1000ml,回流提取2-4次,每次1-2h,趁热过滤,将过滤液浓缩,定容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得到中药提取液,中药提取液中加入95%乙醇,边加入边搅拌,使含醇量为80%,静置过夜24h,减压抽滤得沉淀,将沉淀减压干燥,研磨后得到原料醇提有效物质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癌新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超临界提取的步骤为:将原材料放入萃取釜中进行超临界流体萃取。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癌新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以下组份:白山毛桃根、灵芝、灰树花、香菇、猴头菇、茯苓、红豆杉、黄芪、生晒参、白芨、白花蛇舌草、甘草。本发明生产工艺操作性强,质量可控,组方有利于发挥白山毛桃根等各种药材抗癌效果,方剂中抗癌有效成分稳定,产品稳定,经各种体内外试验证实,具有较高的抑瘤率,可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确切的抗肿瘤作用,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能够提高化疗药的疗效,同时可减轻化疗药物的毒性,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抗癌临床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杨震山,管雅丽,叶周熠,蔡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龙泉正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