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712162发布日期:2024-01-16 12:08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1、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心包穿刺术是经皮肤将穿刺针穿入心包腔,用于抽取心包腔内积液、积血,或心包腔内给药,从而诊断和治疗心包疾病的临床操作技术。

2、常规穿刺点的选择有:

3、1)心前区穿刺点:

4、于左侧第5或第6肋间心浊音界内侧1-2cm处,穿刺针向内上后方(脊柱方向)缓慢刺入,进针深度为3~5cm。

5、2)剑突下穿刺点:

6、于剑突与左侧肋弓夹角处,穿刺针与腹壁皮肤成30°~40°角,向上、向后并稍向左侧进入心包腔后下部,进针深度为4~8cm。

7、3)心尖部穿刺:

8、优点是:深度浅,操作简单。在一般成年患者,此处皮肤至心包腔的距离不超过常规肌肉注射针头的长度,穿刺的成功率高。缺点是:可能损伤肺叶,易导致气胸。

9、4)剑突下穿刺:

10、优点是:不经过胸膜腔,不易导致气胸。积液相对较少时穿刺置管引流也容易成功。缺点是:肥胖患者穿刺路径长,对于肝瘀血明显肿大时,易损伤肝脏。

11、引流管的选择:

12、目前较常使用的中心静脉导管,包括不带侧孔和带多个侧孔中心静脉导管。其优点为导管柔软并有很强的形状回忆能力和较好生物相容性,对心包、心肌的损伤小,导管径较小,置管后引起渗液概率低,但容易发生导管堵塞。

13、针对用于抽取心包腔内积液的穿刺操作需求,传统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在使用中存在不足之处,一是不能实现灵活调整穿刺针的角度,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无法起到手术要求的精准需求;二是其不具有扒平机构,在穿刺针刺入皮肤前,需要医生使用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按压住穿刺处的皮肤并扒平皮肤,操作繁琐;三是不能在穿刺引流过程中进行实时防堵,无法有效避免堵塞情况的出现。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优化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及方法。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本发明提供一种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包括移动底座、升降机构、水平面翻转机构、横向位移机构、竖直面翻转机构、载体框、穿刺吸液机构和扒平机构,所述移动底座的上端安装有升降机构和水平面翻转组件,所述升降机构通过横向位移机构、竖直面翻转机构支撑有载体框,所述载体框中安装有穿刺吸液机构,所述载体框的底端安装有扒平机构。

4、进一步地,上述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中,所述移动底座包括底座本体,所述底座本体的底端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座本体的上部嵌入安装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的活动端安装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下端通过推管支撑有从底座本体露出的气动吸盘,所述推板的下端安装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通过能够伸缩的气管与推管的内腔连通。

5、进一步地,上述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二推杆、联轴器、支撑轴和支撑板,所述第二推杆的活动端通过联轴器与支撑轴的底端连接,所述支撑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轴的外侧设有轴向键槽。

6、进一步地,上述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中,所述水平面翻转机构包括l形支座、轴孔、活动环、从动锥齿轮、第一电机、主动锥齿轮和导航辅助固定插管,所述l形支座的顶端开设有与支撑轴配合的轴孔,所述l形支座位于轴孔的中部活动限制有带从动锥齿轮的活动环,所述活动环及从动锥齿轮的内孔壁设有与轴向键槽配合的凸键,所述l形支座中嵌入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活动端安装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l形支座的顶端外侧固定有辅助固定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的导航辅助固定插管。

7、进一步地,上述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中,所述横向位移机构为由横向滑轨和横向滑块构成的直线导轨副。

8、进一步地,上述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中,所述竖直面翻转机构包括安装座、从动齿轮轴、主动齿轮轴、吊挂板、第三推杆、第一铰接件和第二铰接件,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横向滑块上,所述安装座中安装有从动齿轮轴和与其啮合的主动齿轮轴,所述从动齿轮轴通过吊挂板与载体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推杆共有两个,且对称分布在吊挂板的两侧,所述第三推杆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件与安装座铰接,所述第三推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铰接件与载体框的顶侧板铰接。

9、进一步地,上述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中,所述载体框整体呈槽型板结构,所述载体框的腹板部内壁设有导向滑轨,所述载体框的底侧板开设有第一穿针孔以及围绕其均匀分布的径向滑孔。

10、进一步地,上述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中,所述穿刺吸液机构包括第四推杆、活动滑块、凸管、螺叶轴、第一从动齿轮、第二电机、第一主动齿轮、抽吸软管、抽吸盒和穿刺针,所述第四推杆安装在载体框的顶侧板内壁,所述第四推杆的活动端安装有能够沿导向滑轨长度方向滑动的活动滑块,所述活动滑块的下端安装有凸管,所述凸管中安装有螺叶轴,所述螺叶轴的外径值比凸管的内腔直径小0.5~1mm,所述螺叶轴的中心轴顶端安装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活动滑块中嵌入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活动端安装有第一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抽吸盒安装在载体框的外侧,所述抽吸软管的一端与凸管的顶部侧端连通,所述抽吸软管的另一端与抽吸盒中内置的抽吸泵连通,所述凸管的底端螺接安装有能够拆卸的穿刺针。

11、进一步地,上述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中,所述扒平机构包括第三电机、第二主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从动柱、扒平座和扒平块,所述第三电机固定在载体框的内腔区域,所述第三电机的活动端安装有第二主动齿轮,所述载体框的底侧板中活动限制有与第二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中心处开设有与第一穿针孔连通的第二穿针孔,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围绕第二穿针孔开设有若干弧形驱动槽,所述从动柱的上部滑动限制在对应的弧形驱动槽中,所述从动柱的下部滑动限制在对应的径向滑孔中,所述从动柱的底端固定有扒平座,所述扒平座中安装有便于将皮肤向外扒平的扒平块。

1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心内科穿刺定位方法,基于上述的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实现,包括如下步骤:

13、1)利用移动底座将装置整体位移至靠近手术床处,将移动底座的位置锁定;

14、2)根据穿刺手术的需求,利用手术床自身具有的纵向位移功能,升降机构的竖向位移调节功能,水平面翻转机构的水平倾斜角度调节功能,横向位移机构的横向位移功能以及竖直面翻转机构的竖直倾斜角度调节功能,共同实现对载体框位置的调节;

15、3)载体框在下移过程中先利用扒平机构将穿刺位置处的皮肤扒平,载体框中的穿刺吸液机构在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的导航下进行选定角度的穿刺和吸液操作。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发明提供的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其主要由移动底座、升降机构、水平面翻转机构、横向位移机构、竖直面翻转机构、载体框、穿刺吸液机构和扒平机构构成,各部件协同配合,一方面能够实现灵活调整穿刺针的角度,满足手术要求的精准需求;另一方面具有扒平机构,在穿刺针刺入皮肤前,可以自动按压住穿刺处的皮肤并扒平皮肤。同时,在穿刺引流过程中能够进行实时防堵,有效避免堵塞情况的出现,

18、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