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色矫正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054621发布日期:2024-02-20 20:58阅读:11来源:国知局
肤色矫正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肤色矫正,尤其涉及一种肤色矫正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黄疸是体内胆红素含量过高的一种体征表现,临床上表现为巩膜、粘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胆红素含量过高是黄疸发生的原因,多发生于新生儿群体,这也是本发明聚焦的群体。

2、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它器官黄染的现象。黄疸在新生儿中非常常见,约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现象,约占住院新生儿病例的49%,是新生儿最常见的临床问题之一。自然分娩的新生儿一般在出生后3天左右出院,而黄种人新生儿的胆红素峰值通常出现在出生后5-7天。新生儿胆红素水平增长过快、过高可引起脑损伤,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智力障碍、听力障碍,特别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压力;因此,对新生儿黄疸进行适时、有效、安全、经济的评估及预测,避免高胆红素引发的疾病后遗症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3、小时龄胆红素变化曲线的需求与意义:美国儿科学会(aap)于1994年制定了首个新生儿黄疸干预指南,该指南提出使用日龄胆红素值来指导新生儿黄疸的临床干预。但随着临床研究及实践的深入,这种使用日龄胆红素值指导治疗的方案,已经不适合现阶段的诊疗。2004年美国儿科学会以循证医学为依据,总结经验,制定了新的指南并提出使用小时龄胆红素曲线代替日龄胆红素值来指导临床诊断及干预。他们举例说明如:24.1小时检测总胆红素值8mg/dl,位于高危区,应予以评估及密切随访;而47.9小时对应同样胆红素值,位于低危区,无需随访。两个数字均属于生后第2天的日总胆红素值,处理方式则不同。日龄不能正确及时地指导临床诊疗。而国内儿科专家也进行了相关研究:2010年丁国芳指出:经调查约44%的儿科医生认为按照出生时龄胆红素值进行干预日龄好。bhutani等人于1999年首次制备小时总胆红素百分位曲线图,我国各地区医生合作制定了我国新生儿小时胆红素百分位曲线图。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于2014年制定了《新生儿黄疸重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4)》,其中也明确采用小时总胆红素曲线图作为新生儿黄疸监测的重要参考。

4、虽然美国儿科学会和中华医学会均提出了采用小时总胆红素曲线图作为新生儿黄疸监测的重要参考,但实际中缺乏有效的工具用来获取精确的黄疸小时变化曲线。目前临床实践中采用经皮黄疸仪每日测量2-4次形成小时总胆红素变化曲线,因为每日采样的点较少,得到的小时胆红素变化曲线极为粗糙。

5、现有的技术方案按照测量方式分类,可以分为血清胆红素测定(有创式)和经皮胆红素测定(无创式)。

6、有创式通过抽血,并在体外检测血液中的胆红素的含量。血清总胆红素检测:抽取动脉血或静脉血进行离心处理得到上清液,通过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

7、无创式是通过光学的方式进行检测,将特定波长的光打入皮肤,然后该波长的光在人体内被胆红素吸收,从而在体外检测到的流出光信号减小;胆红素浓度越高,被检测到的信号也就越小。从而可以定量的分析出体内胆红素的浓度。

8、现有的技术方式普遍应用于现有的测量设备中,而且也都宣称测量的精度非常高;但是经过申请人的测定,发现现有的测量技术再测量精度和准确性上有着先天性的不足;在测量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环境温度,设备温度,系统预热)和人体因素(人体的运动,体表体温)的影响,但是现有的仪器设备本身并没有针对以上问题做过特别的优化,仍然需要靠有经验的医生和护士,通过自己的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来对实验结果进行矫正,这使得给新生儿提供胆红素浓度测量服务,仍然具有较高的门槛。

9、而且肤色影响测量精度,其实质是仪器以外的因素给光学测量带来了系统性的误差,瞬时误差:在传感器工作的瞬间,环境光信息会叠加在被测信息上,这样就产生了瞬时误差;长时误差:人体的肤色本身也会吸收特定的光信号,这个是随着个体肤色不同而不同;皮肤会随着人的精神状态的改变而改变,从而影响皮肤的光学性质。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肤色矫正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2、一种肤色矫正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连续通过检测仪器对待检测的皮肤区域进行皮下胆红素的初步测量,获得若干个初步测量结果,所述初步测量结果包括受肤色信息影响的胆红素浓度bcm、肤色信息;

4、确定待检测的皮肤区域的动态肤色信息dsc;

5、确定待检测的皮肤区域的静态态肤色信息ssc;

6、根据所述待检测的皮肤区域的动态肤色信息dsc和静态态肤色信息ssc对所述受肤色信息影响的胆红素浓度bcm进行矫正,确定真实的胆红素浓度信息tcb。

7、上述方案中,所述连续通过检测仪器对待检测的皮肤区域进行皮下胆红素的初步测量,获得若干个初步测量结果,所述初步测量结果包括受肤色信息影响的胆红素浓度bcm、肤色信息,具体包括:所述检测仪器在蓝光光源和绿光光源产生光照射到待检测的皮肤区域上,采集到胆红素对光的吸收信号,再通过对所述胆红素对光的吸收信号进行解析确定受肤色信息影响的胆红素浓度bcm。

8、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待检测的皮肤区域的动态肤色信息dsc,具体包括:所述检测仪器产生的白光光源产生光照射到待检测的皮肤区域上,采集到宽带宽光学测量信号,再通过对所述宽带宽光学测量信号进行解析确定待检测的皮肤区域的动态肤色信息dsc。

9、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待检测的皮肤区域的静态态肤色信息ssc,具体包括:

10、获取待检测的皮肤区域和已知颜色的比色卡的对照图像;

11、通过图像处理算法从所述对照图像中提取,获得待检测的皮肤区域的静态肤色信息ssc。

12、上述方案中,所述比色卡中间设置有一缺口,所述缺口的面积和待检测的皮肤区域的区域面积相当;所述缺口的上下两侧设置已知并且不同的标准颜色。

13、上述方案中,当所述待检测的皮肤区域设置若干个时,对于每个待检测的皮肤区域使用缺口的形状不同的比色卡;通过比色卡的缺口的形状确定对应位置的待检测的皮肤区域。

14、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待检测的皮肤区域的动态肤色信息dsc和静态态肤色信息ssc对所述受肤色信息影响的胆红素浓度bcm进行矫正,确定真实的胆红素浓度信息tcb,具体包括:根据公式确定真实的胆红素浓度信息tcb;其中,函数f(ssc,dsc)用于计算dsc和ssc两个色温信息之间的差值或比例;v(t,h)是光信号强度随环境温度t和环境湿度h的变化关系;a、b、c、d、e是系数。

15、一种肤色矫正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测量单元、矫正单元;

16、所述测量单元,用于连续通过检测仪器对待检测的皮肤区域进行皮下胆红素的初步测量,获得若干个初步测量结果,所述初步测量结果包括受肤色信息影响的胆红素浓度bcm、肤色信息;;

17、所述矫正单元,用于确定待检测的皮肤区域的动态肤色信息dsc;还用于确定待检测的皮肤区域的静态态肤色信息ssc;还用于根据所述待检测的皮肤区域的动态肤色信息dsc和静态态肤色信息ssc对所述受肤色信息影响的胆红素浓度bcm进行矫正,确定真实的胆红素浓度信息tcb。

18、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

19、连续通过检测仪器对待检测的皮肤区域进行皮下胆红素的初步测量,获得若干个初步测量结果,所述初步测量结果包括受肤色信息影响的胆红素浓度bcm、肤色信息;

20、确定待检测的皮肤区域的动态肤色信息dsc;

21、确定待检测的皮肤区域的静态态肤色信息ssc;

22、根据所述待检测的皮肤区域的动态肤色信息dsc和静态态肤色信息ssc对所述受肤色信息影响的胆红素浓度bcm进行矫正,确定真实的胆红素浓度信息tcb。

2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

24、连续通过检测仪器对待检测的皮肤区域进行皮下胆红素的初步测量,获得若干个初步测量结果,所述初步测量结果包括受肤色信息影响的胆红素浓度bcm、肤色信息;

25、确定待检测的皮肤区域的动态肤色信息dsc;

26、确定待检测的皮肤区域的静态态肤色信息ssc;

27、根据所述待检测的皮肤区域的动态肤色信息dsc和静态态肤色信息ssc对所述受肤色信息影响的胆红素浓度bcm进行矫正,确定真实的胆红素浓度信息tcb。

28、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9、本发明通过待检测的皮肤区域的动态肤色信息dsc和静态态肤色信息ssc对胆红素浓度信息进行矫正,为后续黄疸预测提供准确数据基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