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视网膜病变模型的构建方法

文档序号:36933099发布日期:2024-02-02 21:58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视网膜病变模型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视网膜病变模型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1、视网膜变性(rd)是一组导致视力损伤的常见疾病,其特征性改变是视网膜神经细胞的进行性死亡。视网膜变性有不同的类型,主要分为遗传性或复杂性视网膜病变。遗传性视网膜变性,如视网膜色素变性,是由基因缺陷引起的,主要影响光感受器细胞;而复杂的视网膜变性则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所致,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和青光眼。为深入研究rd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手段,迫切需要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对此开展研究,以测试新的药物和治疗手段。

2、常用的rd模型包括遗传型(自然基因突变)和诱导型(基因编辑、物理诱导、化学试剂诱导)。遗传型rd模型包括rd1小鼠和皇家外科大鼠;绝大多数啮齿类rd动物模型是基因编辑鼠;物理诱导的rd模型主要是光诱导;用于诱导rd模型的化学试剂主要是碘酸钠和mnu。遗传型rd模型突变类型众多,仅仅是视网膜色素变性相关的基因和突变就分别超过60个和3100种,针对每种突变进行药物或治疗手段研究不具备普遍意义。物理诱导型rd模型的获得存在偶然性,基因编辑型rd模型技术难度大成本高,以碘酸钠和mnu为化学试剂诱导的rd模型,主要都是视杆细胞减少而导致视网膜变性,不具备临床视网膜病变性的全部特征。

3、链脲佐菌素(stz)是一种氨基葡萄糖-亚硝基脲复合物,对于哺乳动物产生胰岛素的胰腺β细胞具有特殊的毒性作用,因此被用于构建动物糖尿病模型。高鑫等,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小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的构建[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8,39(12)中以链脲佐菌素为化学试剂诱导rd模型,其方法构建模型需要长时间配合高脂饮食,成模时间长,有必要提供一种构建rd模型效率高,且能诱导视网膜中多种细胞减少,模拟严重的视网膜变性的rd模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视网膜病变模型的构建方法,它是采用皮下注射或玻璃体腔注射给予新生大鼠链脲佐菌素得到动物模型。

2、进一步地,所述皮下注射的时间是新生小鼠出生第1、3和5天。

3、进一步地,所述皮下注射的部位为背部皮下。

4、进一步地,所述皮下注射的链脲佐菌素剂量为60mg/kg。

5、更进一步地,所述链脲佐菌素溶解在0.1mmol/l,ph 4.5的灭菌柠檬酸钠缓冲液中,再用于皮下注射;所述柠檬酸钠缓冲液中链脲佐菌素浓度为2%。

6、进一步地,所述玻璃体腔注射的时间是新生大鼠出生第1天。

7、进一步地,所述玻璃体腔注射的链脲佐菌素剂量为5μg或10μg。

8、更进一步地,所述链脲佐菌素溶解在0.1mmol/l,ph 4.5的灭菌柠檬酸钠缓冲液中,再用于玻璃体腔注射;所述柠檬酸钠缓冲液中链脲佐菌素浓度为5μg/μl或10μg/μl的溶液。

9、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前述方法构建的动物模型在筛选治疗视网膜病变的药物中的应用。

10、本发明最后提供了一种前述方法构建的动物模型在研究视网膜病变病理机制中的应用。

11、本发明一种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通过对新生大鼠特定部位给予特定剂量的stz,可模拟显著的视网膜病变表型,包括视网膜祖细胞凋亡增加、增殖减少、分化减少,视网膜炎症,视网膜功能减退,视网膜形态异常和视网膜血管发育延迟,且成模时间短,仅需4~5天,重复性好,具备实际推广应用价值。

12、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13、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视网膜病变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采用皮下注射或玻璃体腔注射给予新生大鼠链脲佐菌素得到动物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皮下注射的时间是新生大鼠出生第1、3和5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皮下注射的部位为背部皮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皮下注射的链脲佐菌素剂量为60mg/kg。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脲佐菌素溶解在0.1mmol/l,ph4.5的灭菌柠檬酸钠缓冲液中,再用于皮下注射;所述柠檬酸钠缓冲液中链脲佐菌素浓度为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体腔注射的时间是新生大鼠出生第1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体腔注射的链脲佐菌素剂量为5μg或10μg。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脲佐菌素溶解在0.1mmol/l,ph4.5的灭菌柠檬酸钠缓冲液中,再用于玻璃体腔注射;所述柠檬酸钠缓冲液中链脲佐菌素浓度为5μg/μl或10μg/μl的溶液。

9.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方法构建的动物模型在筛选治疗视网膜病变的药物中的应用。

10.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方法构建的动物模型在研究视网膜病变病理机制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视网膜病变模型的构建方法,它是采用皮下注射或玻璃腔注射给予新生大鼠链脲佐菌素得到动物模型。本发明通过对新生大鼠特定部位给予特定剂量的STZ,可模拟显著的视网膜病变表型,包括视网膜祖细胞凋亡增加、增殖减少、分化减少,视网膜炎症,视网膜功能减退,视网膜形态异常和视网膜血管发育延迟,且成模时间短,仅需4~5天,重复性好,具备实际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陈大年,林宇,肖丽容,王钰娇,任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