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无针注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44385发布日期:2024-01-06 23:28阅读:34来源:国知局
大剂量无针注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大剂量无针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1、无针喷射注射是一种将液体药物以大于100m/s的狭窄射流的形式穿过皮肤进行注射的技术,其仅使用流动液体的能量就能够穿透表皮并达到肌内的深度。

2、经实验证实,在无针喷射注射中,注射深度对喷射速度和喷射时间非常敏感。对于大剂量的药物注射,现有的无针注射装置往往无法提供足够大的注射压力来刺破皮肤到达所需深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无针注射装置很难实现大剂量药液注射的问题,提供一种大剂量无针注射装置。

2、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大剂量无针注射装置,包括:

3、外壳,所述外壳内形成有主安装腔;

4、注射模组,装设于所述外壳的主安装腔内,且所述注射模组包括喷射口、药液腔、第一活塞头、第二活塞头和活塞杆组件;所述第一活塞头和第二活塞头分别位于所述药液腔内,并由所述活塞杆组件推动第二活塞头使药液腔内药液以第一流速射出喷射口,以及推动所述第一活塞头使药液腔内药液以第二流速射出喷射口,且所述第一流速大于第二流速;

5、推送模组,装设于所述外壳的主安装腔内,所述推送模组包括两组分别连接到所述活塞杆组件的尾端的推杆组件,且每一所述推杆组件通过释放蓄能推动所述活塞杆组件向喷射口方向移动进行药液注射,以及在蓄能时带动活塞杆组件向远离喷射口的方向移动进行药液加注;

6、动力模组,装设于所述外壳的主安装腔内并用于两组推杆组件进行蓄能。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药液腔包括第一药液腔和第二药液腔;

8、所述注射模组包括活塞套筒,且所述第一药液腔和喷射口分别位于所述活塞套筒:所述第一活塞头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药液腔内并与所述第一药液腔的内侧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药液腔位于第一活塞头内,且所述第二药液腔通过连通口与第一药液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活塞头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药液腔内并与所述第二药液腔的内侧壁密封连接;

9、所述活塞杆组件的端部穿过所述活塞套筒上的第一活塞口和第一活塞头上的第二活塞口与第二药液腔内的第二活塞头相连,并带动所述第二活塞头在第二药液腔内移动以及带动第一活塞头在第一药液腔内移动,且在所述活塞杆组件推动第一活塞头向喷射口方向移动之前,先推动第二活塞头到达第一活塞头内的预设位置。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塞杆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且所述第二活塞杆的至少一部分突出于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前端面;

11、所述第一活塞杆的横截面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活塞口的孔径并大于所述第二活塞口的孔径,且所述第一活塞杆的首端穿过所述第一活塞口延伸到所述第一药液腔内;所述第二活塞杆的横截面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活塞口的孔径,且所述第二活塞杆的首端穿过所述第二活塞口与第二活塞头相连接。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活塞杆上朝向第一活塞头的端面与第一活塞头的后端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活塞头的前端面与所述第一活塞头的前端面之间的距离。

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滑动杆以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装设于所述滑动杆上,且所述动力模组通过推动滑动杆朝背向喷射口的方向移动使所述弹性件产生弹性形变蓄能;每一所述滑动杆与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尾端相连接,且每一所述滑动杆的中心轴与所述活塞杆组件的中心轴相平行。

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大剂量无针注射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推送模组和动力模组分别通过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外壳的主安装腔内;

15、所述推送模组包括套筒和推块,所述套筒固定于注射模组的尾端与支架之间,所述套筒内具有滑动块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套筒的尾端的固定块;每一所述滑动杆以与滑动块固定连接并与固定块滑动连接的方式装设到所述套筒,且所述滑动杆的首端经所述滑动块与活塞杆组件的尾部相连接,所述滑动杆的尾端露出于支架背向喷射口的一侧,所述推块固定在两根所述滑动杆的尾端,且所述动力模组通过推动推块远离支架使弹性件蓄能。

1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模组包括电动组件和动力转换件,所述电动组件包括与所述推杆组件的中心轴平行的旋转轴,所述动力转换件装设在所述电动组件的旋转轴的尾端;

17、所述动力转换件上远离电动组件的一端具有螺旋形曲面,所述推块上设有滚轮并通过所述滚轮与螺旋形曲面相接触,所述动力转换件在被所述电动组件驱动转动过程中通过所述螺旋形曲面推动所述推块使所述弹性件蓄能,且所述推块被所述动力转换件释放时由弹性件释放的蓄能推动滑动杆及活塞杆组件进行注射。

1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大剂量无针注射装置还包括限位模组,所述限位模组装设于所述外壳的主安装腔内并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且所述推送模组在所述限位模组处于第一状态时释放所有蓄能进行全剂量药液注射,并在所述限位模组处于第二状态时释放部分蓄能进行预设剂量药液注射。

1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模组包括卡板、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片和曲杆,所述第一驱动片固定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曲杆的第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驱动片上并远离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所述卡板通过第一销轴铰接于所述曲杆的第二端,且所述卡板在所述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片及曲杆驱动下旋转到所述推送模组的移动行程范围内使所述限位模组处于第一状态,以及在所述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片及曲杆驱动下旋转离开所述推送模组的移动行程范围使所述限位模组处于第二状态。

2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塞套筒上具有若干分别与所述第一药液腔相连通的入药口;

21、所述注射模组包括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所述喷射口外,且在所述第一活塞头和第二活塞头朝向喷射口移动时,所述第一药液腔内的药液经所述喷射口和第一单向阀喷出;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所述入药口外,且在所述第一活塞头和第二活塞头背向喷射口移动时,外部药液经所述第二单向阀和入药口进入第一药液腔。

22、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两组推杆组件释放储能,推动药液腔内的第二活塞头形成高速穿刺射流使药液到达所需深度,以及推动药液腔内的第一活塞头形成低速射流完成剩余药液的注射,从而满足大剂量药液注射的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大剂量无针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剂量无针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腔包括第一药液腔和第二药液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剂量无针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且所述第二活塞杆的至少一部分突出于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前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剂量无针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杆上朝向第一活塞头的端面与第一活塞头的后端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活塞头的前端面与所述第一活塞头的前端面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剂量无针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滑动杆以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装设于所述滑动杆上,且所述动力模组通过推动滑动杆朝背向喷射口的方向移动使所述弹性件产生弹性形变蓄能;每一所述滑动杆与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尾端相连接,且每一所述滑动杆的中心轴与所述活塞杆组件的中心轴相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剂量无针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剂量无针注射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推送模组和动力模组分别通过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外壳的主安装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剂量无针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模组包括电动组件和动力转换件,所述电动组件包括与所述推杆组件的中心轴平行的旋转轴,所述动力转换件装设在所述电动组件的旋转轴的尾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剂量无针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剂量无针注射装置还包括限位模组,所述限位模组装设于所述外壳的主安装腔内并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且所述推送模组在所述限位模组处于第一状态时释放所有蓄能进行全剂量药液注射,并在所述限位模组处于第二状态时释放部分蓄能进行预设剂量药液注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剂量无针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模组包括卡板、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片和曲杆,所述第一驱动片固定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曲杆的第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驱动片上并远离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所述卡板通过第一销轴铰接于所述曲杆的第二端,且所述卡板在所述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片及曲杆驱动下旋转到所述推送模组的移动行程范围内使所述限位模组处于第一状态,以及在所述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片及曲杆驱动下旋转离开所述推送模组的移动行程范围使所述限位模组处于第二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剂量无针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套筒上具有若干分别与所述第一药液腔相连通的入药口;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剂量无针注射装置,包括:外壳,形成有主安装腔;注射模组,包括喷射口、药液腔、第一活塞头、第二活塞头和活塞杆组件;所述第一活塞头和第二活塞头分别位于所述药液腔内,并由活塞杆组件推动第二活塞头使药液腔内药液以第一流速射出喷射口,以及推动第一活塞头使药液腔内药液以第二流速射出喷射口,且第一流速大于第二流速;推送模组,包括两组分别连接到活塞杆组件的尾端的推杆组件,且每一推杆组件通过释放蓄能推动活塞杆组件向喷射口方向移动进行药液注射,以及在蓄能时带动活塞杆组件向远离喷射口的方向移动进行药液加注;动力模组,用于两组推杆组件进行蓄能。本发明可满足大剂量药液注射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张安杰,钟威,曾庆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朗格立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