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外用药膏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716468发布日期:2024-01-16 12:15阅读: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药膏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外用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现有跌打损伤膏药虽然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它治疗效果还是不大明显,治疗周期比较长,还需辅入其它药物治疗,且存在间断的复发性较大。人体经受直接外伤,或者间接外伤以及长期劳损的组织,出现了微循环障碍。由于毛细血管壁渗液或者出血,造成了组织的血液沉积物的形成,而发生了无菌性炎症,致使组织肿胀疼痛。肿痛是气血凝滞的两种不同反应。瘀阻于肢体局部,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消散与排出,引起出血或局部肿痛、青紫,多为隐隐作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外用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2、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外用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砭石粉10-15份、六环石粉6-10份、麻油18-25份、红枣1-2份、杜仲1-2份、牛膝2-4份、续断3-5份、胎菊0.5-1份、枸杞1-2份、木瓜1-3份、红花0.5-1份、桂枝0.3-0.5份、桃仁0.5-1份、田七2-3份。

4、优选的,所述砭石粉的粒径为100-120目。

5、优选的,所述六环石粉的粒径为100-120目。

6、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砭石粉12份、六环石粉8份、麻油22份、红枣1.5份、杜仲1.5份、牛膝3份、续断4份、胎菊0.8份、枸杞1.5份、木瓜2份、红花0.7份、桂枝0.4份、桃仁0.7份、田七2.5份。

7、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步骤一,将红枣、杜仲、牛膝、续断、胎菊、枸杞、木瓜、红花、桂枝、桃仁、田七按所需重量份称重后,混合研磨至粒径介于80-120目;

9、步骤二,将砭石粉、六环石粉按所需重量份称重后,混合焙烧至80-90℃,停火保温,加入步骤一中获得的粉末,混合均匀,保温10-20min后,冷却至室温;

10、步骤三,将麻油加热至100℃,然后加入步骤二获得的粉末,混合搅拌均匀,均匀涂覆在牛皮纸或者纱布上,得到所述外用药膏。

11、优选的,步骤三中,涂覆的厚度为2-3um。

12、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配伍合理,通过各味药物的协同作用,使制备的外用药膏具有活血化瘀、舒经活络、消肿止痛、祛湿祛风的功效,且疗效显著,见效快,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可靠,标本兼治;其中,引入砭石粉,在其作用于人体时,可产生红外效应,循经络而行;配合具有促进循环与代谢功能的六环石粉,及其他药物,以达到通络、活血、止痛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砭石粉10-15份、六环石粉6-10份、麻油18-25份、红枣1-2份、杜仲1-2份、牛膝2-4份、续断3-5份、胎菊0.5-1份、枸杞1-2份、木瓜1-3份、红花0.5-1份、桂枝0.3-0.5份、桃仁0.5-1份、田七2-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砭石粉的粒径为100-120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六环石粉的粒径为100-12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砭石粉12份、六环石粉8份、麻油22份、红枣1.5份、杜仲1.5份、牛膝3份、续断4份、胎菊0.8份、枸杞1.5份、木瓜2份、红花0.7份、桂枝0.4份、桃仁0.7份、田七2.5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涂覆的厚度为2-3um。


技术总结
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外用药膏及其制备方法,外用药膏包括以下原料:砭石粉、六环石粉、麻油、红枣、杜仲、牛膝、续断、胎菊、枸杞、木瓜、红花、桂枝、桃仁、田七,本发明配伍合理,通过各味药物的协同作用,使制备的外用药膏具有活血化瘀、舒经活络、消肿止痛、祛湿祛风的功效,且疗效显著,见效快,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可靠,标本兼治。

技术研发人员:邓小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森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