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瓣膜压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20337发布日期:2024-01-06 23:16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瓣膜压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的,具体涉及一种瓣膜压缩装置。


背景技术:

1、经导管瓣膜介入通常是用缝线将心包组织缝合固定在瓣架上,在进行介入瓣膜手术前,利用特定的导管将瓣膜装载输送到靶向位置进行瓣膜的释放部署,装载输送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减少对人工瓣膜的损伤。

2、现有的人工瓣膜进行装载时,通过爪件等连接结构连接装载有人工瓣膜的瓣架,并拖动人工瓣膜进入带有锥度内径的压缩管腔,使人工瓣膜从压缩管腔的大端口进小端口出,人工瓣膜被拖动的过程中,管径不断减小实现对人工瓣膜尺寸的压缩,便于人工瓣膜导入导管装载到输送系统上,但是现有的装有人工瓣膜的瓣架在压缩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3、现有的瓣架本身存在强大的径向支撑力,在瓣膜被拖动的过程中阻力较大,同时装有人工瓣膜的瓣架随着管径不断减小实现对人工瓣膜尺寸的压缩,推动人工瓣膜的瓣架移动的力度不均匀,容易使得人工瓣膜与瓣架上的缝线处造成损伤甚至断裂,提高使用成本,因此涉及一种瓣膜压缩装置用于现有的医疗器械领域中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瓣膜压缩装置,能够快速对瓣膜进行压缩且避免瓣膜压缩过程中发生损伤。

2、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提供了一种瓣膜压缩装置,包括压缩外壳、连通管、漏斗管、压缩弧板和按压组件;所述连通管与漏斗管的小径端平滑相连,以形成容纳瓣膜的通道;所述压缩外壳的相对两侧均设有放置口,其中一个放置口与所述连通管相通,另一个放置口与所述漏斗管的大径端相通;所述漏斗管的周向设有多个贯穿管壁的操作口;

4、所述按压组件包括带有坡度的牵引板、弹力支撑组件和移动环;所述牵引板有多个且环绕漏斗管一周;所述弹力支撑组件的一端连接在牵引板内侧,另一端安装在连通管或者漏斗管的周面;所述移动环套设在多个牵引板的外侧,且能够沿着所述漏斗管的轴向移动;当所述移动环自连通管至漏斗管方向移动时,所述移动环同时挤压多个牵引板,以驱使牵引板朝向所述漏斗管移动;

5、所述压缩弧板与所述操作口一一对应,且通过连杆与牵引板相连;当所述牵引板朝向所述漏斗管移动时,所述压缩弧板穿过所述操作口,向所述漏斗管的轴线移动。

6、优选地,所述牵引板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平面部、第一坡度部、第二平面部、第二坡度部和第三平面部;所述第一平面部、第一坡度部和第二平面部位于所述连通管的外侧;所述第二坡度部和第三平面部位于漏斗管的外侧;所述第三平面部的内侧与连杆相连;多个所述第一平面部围合形成的环形内径等于或者小于移动环的内径;多个所述第二平面部围合形成的环形内径大于移动环的内径;多个所述第三平面部围合形成的环形内径大于多个所述第二平面部围合形成的环形内径。

7、优选地,所述第一平面部背离第一坡度部的端部设有第一限位板,第二平面部与第二坡度部的连接段设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在所述连通管径向方向的尺寸大于第二限位板在所述连通管径向方向的尺寸;所述第二限位板在所述连通管径向方向的尺寸小于第二平面部至第三平面部在所述连通管径向方向的距离。

8、优选地,所述弹力支撑组件有三组,第一组弹力支撑组件位于第一平面部与连通管之间,第二组所述弹力支撑组件位于第二平面部与连通管之间,第三组所述弹力支撑组件位于第三平面部与漏斗管之间;

9、所述弹力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弹簧和伸缩杆;所述支撑弹簧套设在伸缩杆的外侧;

10、所述漏斗管上还设有多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操作口一一对应,所述限位块自漏斗管表面延伸至操作口内;所述第三平面部朝向所述漏斗管侧还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连接有连接板;当所述第三平面板朝向所述漏斗管移动到位时,所述连接板抵在限位块表面,以便抑制压缩弧板向所述漏斗管的轴线移动。

11、优选地,所述压缩外壳的外侧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移动环移动的传动组件;所述把手上设有转动手轮,所述转动手轮连接所述传动组件。

12、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等径伞齿轮、第二等径伞齿轮、第三等径伞齿轮、第四等径伞齿轮和转动杆;所述把手内部设有操作腔;所述转动手轮的轴线上连接有手轮杆,所述手轮杆与把手转动连接,且背离转动手轮的端部伸至操作腔内;所述手轮杆伸进操作腔的端部套设第四等径伞齿轮;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在把手内,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位于操作腔内,另一端位于压缩外壳内部;所述转动杆位于操作腔的端部设有第三等径伞齿轮,位于压缩外壳内部的端部设有第二等径伞齿轮;所述第三等径伞齿轮与第四等径伞齿轮相啮合;

13、所述压缩外壳内还设有牵动块,所述牵动块的一侧开设有开槽,所述牵动块内转动连接有滚珠丝杆,所述移动环的外周连接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与滚珠丝杆的移动部相连;所述滚珠丝杆伸出牵动块的端部连接有第一等径伞齿轮;所述第一等径伞齿轮与第二等径伞齿轮相啮合。

14、优选地,所述移动环的内壁开设有多个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转动连接有多个压辊。

15、优选地,两个所述放置口之间的距离大于连通管和漏斗管的轴向尺寸之和;靠近所述漏斗管的所述放置口内连接有导通组件;所述导通组件包括导通管和导通引导杆;所述导通管同轴套设在放置口内,且能够沿着放置口的轴向平移;所述导通管的内径与所述漏斗管的大头端内径相适配;所述导通引导杆穿设压缩外壳且能够沿着压缩外壳来回移动,所述导通引导杆的一端与导通管伸出压缩外壳的端部相连,另一端正对压缩外壳内其中一连杆;当所述导通引导杆移动至位于压缩外壳内的端部抵靠在连杆时,所述导通管的管口与漏斗管的大径管口抵靠。

16、优选地,所述导通引导杆位于压缩外壳内的端部设有复位弹簧和压板;所述压板与导通引导杆伸进压缩外壳的端部相连;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导通引导杆的外侧,且一端连接在压缩外壳内壁,另一端连接压板。

17、优选地,所述压缩外壳上设有多个环绕在导通管外部一周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杆和转动块;所述转动块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杆的端部;所述导通管位于压缩外壳外部的端面设有向外延伸的凸缘;当所述导通管抵靠在漏斗管时,所述转动块能够转动至凸缘端面。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9、(1)瓣膜的压缩位于压缩外壳的内部,能够避免外界环境对瓣膜压缩的无菌环境产生影响;压缩外壳内设置有连通管和漏斗管,漏斗管上设有操作口,压缩弧板穿设操作口能够对瓣膜进行压缩,压缩弧板有多个且环绕在漏斗管外侧,漏斗管的外侧设置有牵引板,牵引板带有坡度,移动环套设在牵引板的外侧,移动环在移动时,能够同时挤压多个压缩弧板,使得多个压缩弧板能够同时挤压待压缩的瓣膜,从而能够快速对瓣膜完成压缩,且避免瓣膜压缩过程中发生损伤。

20、(2)压缩外壳的放置口与漏斗管之间设置有导通组件,导通组件的设置能够保证压缩外壳内部有足够空间,同时方便将待压缩的瓣膜放置在漏斗管的指定位置;导通管的初始位置为远离漏斗管的位置,从而避免导通管对瓣膜的压缩产生干涉,以及对瓣膜产生损伤;为了方便将待压缩的瓣膜放置在漏斗管,压缩外壳的外侧还设置有限位组件,从而能够限制导通管的自动复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