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控猪蓝耳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809351发布日期:2024-01-23 12:40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控猪蓝耳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防控猪蓝耳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各日龄猪只均可感染,以母猪繁殖能力下降,仔猪高热、呼吸困难、急性死亡等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可高达100%。一旦感染该病,可引起免疫抑制进而继发其他疾病,极大影响生猪养殖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效益。

2、普济消毒散是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20年版二部)的中药散剂,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消肿的功效,临床多用于畜禽热毒上冲的防治。方中黄芩和黄连清泻上焦热毒,为君药;牛蒡子、连翘、薄荷、荆芥、柴胡和升麻疏风透邪,为臣药;马勃、板蓝根和青黛解毒消肿、清利咽喉,玄参滋阴降火,陈皮理气散结,滑石和大黄导热下行,为佐药;桔梗开肺透邪、引药上行,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疏风消肿之功。本方对畜禽因多种病毒和细菌引起的反复发热和高烧不退症有确切的疗效,对目前流行的“猪高热病”、蓝耳病等热症型病毒病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然而在集约化养殖模式下,中药散剂存在拌料不均且质量难以控制等缺点,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3、已公开的专利cn108125912a普济消毒颗粒的制备方法,对不同活性成分采用不同处理方法进行提取,提取物溶于乙醇后加入淀粉、蔗糖混合制成颗粒,由于提取后没有进行纯化,溶于乙醇后会导致杂质析出。已公开的专利cn108079116a普济消毒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将黄连黄芩陈皮连翘等制成不同提取物,混合后溶于纯化水制成口服液。由于黄连含有小檗碱,黄芩含有黄芩苷,两者一起提取容易导致化学反应产生沉淀从而影响含量,同时薄荷、荆芥等药材含有大量挥发油,水煎提取时挥发油损失较多,从而影响疏风消肿的功效。已公开的专利cn106361987a一种可用于猪蓝耳病的中药组合物,将楮实、大树甘草、刺黄芩及观音竹加水混合煎煮,浓缩,醇沉后浓缩过滤制成成品,可去除大部分杂质,但未添加防腐剂,容易影响药液稳定性。已公开的专利cn104069478a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将板蓝根、大青叶、葛根等药材混合并利用乙醇水溶液浸泡提取,过滤浓缩制成成品,提取及制剂过程安全,但该工艺单纯利用乙醇水溶液浸泡药材,提取率较低,且无灭菌及添加防腐剂,容易影响药液的稳定性。

4、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普遍存在纯度低、含量和质量不稳定、未含挥发油、功效差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控猪蓝耳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防控猪蓝耳病的中药口服液中有效成分含量高,稳定性高好、能够有效对抗prrsv病毒,治疗猪蓝耳病。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防控猪蓝耳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将大黄、黄连、薄荷、柴胡、荆芥混合,加入乙醇水溶液,进行渗漉提取,减压浓缩,制得提取物a和药渣a;

5、s2、取黄芩、牛蒡子、陈皮、连翘、升麻、桔梗、甘草、马勃、玄参、板蓝根、青黛、滑石粉和步骤s1制得的药渣a混合,加入水进行加热回流提取,并收集蒸馏液,剩余药液过滤制得过滤液i和药渣b,过滤液i为提取物b;

6、s3、将步骤s2制得的提取物b采用乙醇进行醇沉处理,分离,取上清药液减压浓缩,制得提取物c;

7、s4、向步骤s1制得的提取物a中加入稳定剂,搅拌均匀后加热,然后加入步骤s3制得的提取物c,搅拌均匀后冷却,加入步骤s2制得的蒸馏液,搅拌均匀,加入纯净水和苯甲酸钠,搅拌溶解,调节ph值后过滤,即得。

8、本发明在研发过程中,申请人发现黄连药材中的小檗碱的盐酸盐在水中溶解度较低,且容易与黄芩药材中的黄芩苷结合形成难溶性盐,影响主要成分含量及药液澄清度,本发明中将黄连和黄芩分开提取,不仅显著提高了小檗碱和黄芩苷的提取率,而且有效提高了口服液的澄清度。

9、薄荷、柴胡、荆芥等药材中含有大量的脂溶性挥发油成分,其中挥发油是发挥疏风消肿功效的主要物质,本发明中采用渗漉提取后再加热回流提取挥发油,不仅显著提高药材中脂溶性成分的提取率,而且显著提高了口服液疏风消肿的功效。

10、进一步的,防控猪蓝耳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s1中大黄、黄连、薄荷、柴胡、荆芥混合后粉碎;所述乙醇水溶液的质量百分数为60-7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6-1.10g/ml。

11、进一步的,防控猪蓝耳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s1中渗漉提取具体为:将大黄、黄连、薄荷、柴胡、荆芥混合,粉碎,过筛,加入适量乙醇水溶液润湿后装入渗漉装置,然后加入20倍乙醇水溶液浸泡3h后再浸渍24h,减压浓缩,制得提取物a和药渣a。

12、进一步的,防控猪蓝耳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s2中还包括将药渣b进行煎煮,过滤,收集过滤液ii,合并过滤液i和过滤液ii,浓缩,制得提取物b。

13、进一步的,防控猪蓝耳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s2中过滤为过200目筛,加热回流提取2h,煎煮2h;浓缩至相对密度1.08-1.10g/ml。

14、进一步的,防控猪蓝耳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s3中乙醇加入至体系中含醇量为75%。

15、进一步的,防控猪蓝耳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s3中的醇沉处理具体为:在搅拌的状态下向步骤s2制得的提取物b中加入乙醇至体系中含醇量为75%,常温静置12h,得到上清药液i和沉淀物i;在搅拌的状态下向沉淀物i中加入质量百分数为75%的乙醇水溶液,常温静置12h,得到上清药液ii和沉淀物ii;合并上清药液i和上清药液ii,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6-1.10g/ml,制得提取物c。普济消毒散配方组分多,成分复杂,杂质多,本技术中进行二次醇沉,不仅可以显著减少药液中的杂质,而且可以提高主要成分的含量。

16、进一步的,防控猪蓝耳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s4中的稳定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n-甲基吡咯烷酮是一种极性的非质子传递溶剂,在本发明配方中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中药主要成分的溶解度,而且能够提高中药口服液的稳定性。

17、进一步的,防控猪蓝耳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s4中的加热温度为78-82℃,冷却温度为37-45℃;调节ph值至4.5-5.0。

18、进一步的,防控猪蓝耳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中各中药组分的重量用量为:大黄1-3份、黄芩1-2份、黄连1-2份、甘草1份、马勃1-2份、薄荷1-2份、玄参1-2份、牛蒡子3份、升麻1-2份、柴胡1-2份、桔梗1-2份、陈皮1-2份、连翘2份、荆芥1-2份、板蓝根2份、青黛1-2份、滑石粉5-6份,稳定剂0.1-0.5份,纯净水20-40份,苯甲酸钠0.1-0.5份。

19、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防控猪蓝耳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防控猪蓝耳病的中药口服液。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防控猪蓝耳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技术优势:

21、(1)本发明立足于生产实际,结合传统中医药理论和现代制药工艺特点,开发可通过饮水给药的中药口服液新产品,并通过体内和体外研究试验,验证本品对蓝耳病的防治作用,为方便临床用药提供技术支持;

22、(2)本发明采用动态浸出的渗漉法提取中药材原料,不仅溶剂利用率高,而且有效成分浸出完全,可直接收集浸出液;

23、(3)本发明提供的防控猪蓝耳病的中药口服液中含有中药挥发油,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具有更好的疗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