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俯卧位垫

文档序号:36724663发布日期:2024-01-16 12:30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俯卧位垫

本发明涉及手术体位垫,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俯卧位垫。


背景技术:

1、俯卧位手术体位是手术治疗常用的体位之一,尤其在背部脊柱外科的手术中应用较广。患者采取俯卧位进行手术时,其身下通常需要衬垫俯卧位垫,用以保持患者良好的手术体位,俯卧位垫的衬垫区域通常由患者的锁骨到骼前上棘。但是不同患者的体型身长都各有差异,现目前常规的俯卧位垫尺寸单一,难以适应患者的身长并无法准确地衬垫在患者的身下,导致衬垫效果不佳。鉴于此,亟需提出一种能够根据患者身长进行适应性调节的俯卧位垫,以准确地衬垫于患者身下。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可调节俯卧位垫,以根据患者身长进行适应性调节,并准确地衬垫于患者身下。

2、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调节俯卧位垫,包括:

4、底板,其顶部设置有第一滑轨;

5、移动座,两个所述移动座分别滑动安装于第一滑轨上,每个所述移动座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滑轨垂直的第二滑轨和第一齿条;

6、调节机构,于每个所述移动座上各设置一个,其包括固定块、滑动块、气囊和收卷辊,所述固定块安装于第二滑轨的一端且滑动块滑动安装于第二滑轨上,所述滑动块靠近固定块的一侧底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收卷辊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板上且所述收卷辊上设置有与第一齿条传动连接的第一齿轮,所述气囊的一端缠绕固定于收卷辊上,另一端固定于固定块上,所述固定块内设置有与气囊连通的充气泵和抽气泵;及

7、驱动机构,其能够驱动两个移动座靠近或远离彼此以及驱动两个滑动块同步移动。

8、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两根相互靠近的挤压杆,所述气囊被压紧于两根挤压杆之间。

9、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缸、推块和第二电缸,所述第一电缸安装于底板顶部并位于两个移动座之间,其伸缩轴与第二滑轨平行且其伸缩轴端部设置有推块,两个所述第二电缸分别安装于推块靠近两个滑动块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电缸的伸缩轴与第一滑轨平行并分别与对应的滑动块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的顶部覆盖有垫毯。

11、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机构,其包括转柱和条带,两根所述转柱分别位于第二滑轨的两侧并转动安装于安装板上,所述转柱上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滑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两根所述条带分别位于气囊的两侧,所述条带的一端与固定块连接,另一端缠绕于对应的转柱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条带上线性均布有多根支撑杆。

12、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开设有供条带穿过的导向通道。

13、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安装板顶部等高的垫台,所述垫台的外侧设置有挡板。

14、进一步的,所述挡板的内侧线性均布有多个弹性卡置部,所述弹性卡置部的内侧设置有圆弧卡槽,能够卡置位于气囊两侧的支撑杆。

15、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调节俯卧位垫:

16、1、通过第二电缸可调节两个移动座之间的间距;通过第一电缸与调节机构可同步调节两个移动座的支撑长度,调节机构能够根据滑动块的移动来自行调节支撑范围,当滑动块移动时,收卷辊将同步转动并松开或绕卷气囊,以此根据滑动块与固定块之间的区域范围改变气囊的支撑范围;可事先根据患者身形调整两个移动座的间距以及支撑长度,以达到最适宜当前患者的衬垫位置,保证装置能够准确地衬垫于患者身下;

17、2、支撑机构通过位于气囊两侧的条带以及条带上均匀分布的支撑杆,能够在气囊的两侧形成辅助支撑,并通过随着滑动块移动而同步转动的两根转柱来松放或绕卷条带,以此来随着滑动块的移动而自适应调节支撑范围;

18、3、支撑机构与调节机构对支撑范围的调节能够同步进行,仅通过改变滑动块与固定块之间的距离,支撑机构和调节机构即可自动调节以在滑动块与固定块之间形成特定距离的支撑,使用方便且支撑效果好。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俯卧位垫,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俯卧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两根相互靠近的挤压杆,所述气囊被压紧于两根挤压杆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俯卧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缸、推块和第二电缸,所述第一电缸安装于底板顶部并位于两个移动座之间,其伸缩轴与第二滑轨平行且其伸缩轴端部设置有推块,两个所述第二电缸分别安装于推块靠近两个滑动块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电缸的伸缩轴与第一滑轨平行并分别与对应的滑动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俯卧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的顶部覆盖有垫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俯卧位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机构,其包括转柱和条带,两根所述转柱分别位于第二滑轨的两侧并转动安装于安装板上,所述转柱上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滑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两根所述条带分别位于气囊的两侧,所述条带的一端与固定块连接,另一端缠绕于对应的转柱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条带上线性均布有多根支撑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俯卧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开设有供条带穿过的导向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调节俯卧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安装板顶部等高的垫台,所述垫台的外侧设置有挡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调节俯卧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内侧线性均布有多个弹性卡置部,所述弹性卡置部的内侧设置有圆弧卡槽,能够卡置位于气囊两侧的支撑杆。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节俯卧位垫,包括底板、移动座、调节机构和驱动机构,底板顶部设置有第一滑轨;两个移动座分别滑动安装于第一滑轨上,移动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滑轨和第一齿条;调节机构于每个移动座上各设置一个,其包括固定块、滑动块、气囊和收卷辊,固定块安装于第二滑轨的一端且滑动块滑动安装于第二滑轨上,滑动块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板,收卷辊转动安装于安装板上且收卷辊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气囊的一端缠绕固定于收卷辊上,另一端固定于固定块上,固定块内设置有与气囊连通的充气泵和抽气泵。本发明可事先根据患者身形调整两个移动座的间距以及支撑长度,以达到最适宜当前患者的衬垫位置,保证装置能够准确地衬垫于患者身下。

技术研发人员:吕学菊,王家玲,贺敏,李海英,熊欢,周娅颖,张玲琳,游月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