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束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09274发布日期:2024-01-16 11:45阅读:93来源:国知局
前列腺束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前列腺束钉装置,属于医疗器械的。


背景技术:

1、前列腺在男性的一生中不断增大。在一些男性中,前列腺周围的前列腺包膜可能会阻止前列腺进一步增大。这会导致前列腺的内部区域挤压尿道。尿道上的这种压力增加了尿液流过被前列腺包围的尿道区域的阻力。

2、已有的治疗方法可以经尿道这一自然腔道在患者被阻塞的前列腺段尿道植入前列腺束钉,类似钉书器一样从尿道向肥大的前列腺组织打“钉子”,特殊的结构会把前列腺组织收紧,几个“钉子”的配合使用即可以“束缚”前列腺,扩开尿道,在不切除组织的情况下,“收紧”尿道部位增生的前列腺腺体,解除腺体对尿道的压迫,恢复尿道的通畅。

3、在公开号为cn114980823a的中国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减轻对治疗器械的损害的设备,其中该设备包括:治疗工具,在治疗工具的近侧部分处联接到可移动组件;以及限力元件,其连接到治疗工具的近侧部分并连接到可移动组件。

4、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治疗工具包括模块和配置为容纳模块的手柄,手柄和模块组合推动针、缝线进行前列腺束钉操作,但该结构只能单次使用,在实际手术中,需要进行多次前列腺束钉操作,该治疗工件使用一次便会丢弃,而该治疗工件的手柄和闸盒(即模块)使用成本极大,且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对患者来说单次治疗所需费用更大,且医疗负担很重,由此大大限制了该治疗工具的适用人群和适用范围,不利于该治疗工具的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列腺束钉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手术费用高,器械使用成本高,为患者带来较重负担等问题。

2、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前列腺束钉装置,包括驱动手柄和与驱动手柄传动连接的闸盒,所述驱动手柄上设有与闸盒配合并固定闸盒的安装槽,所述闸盒内设有与穿刺针传动连接的针滑块、与束钉线连接且与针滑块传动连接的线滑块及用于激发针滑块的蓄能滑块,所述安装槽底部设有多个传动槽,所述针滑块和蓄能滑块分别穿过各个传动槽延伸至驱动手柄内,所述驱动手柄内设有可转动的轮盘,所述轮盘的端面上设有用于驱动针滑块的第一弧形凸条和用于驱动蓄能滑块的第二弧形凸条,所述轮盘转动时,所述第一弧形凸条和第二弧形凸条可分别推动针滑块和蓄能滑块分别沿各个传动槽移动;上述驱动手柄与闸盒装配使用,且在闸盒单次使用后,可在手术过程中更换新的闸盒,将新的闸盒装配至旧驱动手柄上,进行重复使用,有效降低了手术器械的使用成本,从而降低了手术所需费用,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同时驱动手柄可通过轮盘上的第一弧形凸条和第二弧形凸条稳定驱动闸盒内的针滑块和蓄能滑块进行手术操作,装配简单,驱动稳定可靠,有效提高了手术时的操作效率和器械使用的稳定性,保证手术的正常进行。

3、作为优选,所述闸盒包括装配在安装槽内的下盒体,所述蓄能滑块位于下盒体内,所述针滑块设于蓄能滑块的邻侧,所述蓄能滑块侧壁上设有沿蓄能滑块的移动方向设置的蓄能弹簧,所述针滑块的侧壁上延伸出与蓄能弹簧端部连接的连接部;上述蓄能滑块在轮盘初次转动时进行移动,而蓄能弹簧端部通过连接部连接针滑块,使得蓄能弹簧被蓄能滑块拉伸,实现蓄能操作,以便于为穿刺针的激发提供动力,且激发时蓄能滑块可通过连接部带动针滑块和线滑块同步移动实现激发操作。

4、作为优选,所述蓄能滑块的移动终点的一侧对应于针滑块的移动终点处设有限制块,所述限制块上朝向蓄能滑块的一面上设有用于阻止蓄能滑块自动复位的限制勾,所述限制勾上另一面上设有与下盒体连接的限位弹簧;上述限制块可在蓄能完成时通过限制勾将蓄能滑块卡住,避免蓄能滑块回弹,而限位弹簧为限制块提供动力,使得限制块可保持对蓄能滑块的限制阻挡作用,且可通过限位弹簧的伸缩能力随时解除限制块对蓄能滑块的限制阻挡。

5、作为优选,所述限制勾的顶面上设有朝限位弹簧所在位置倾斜的斜槽,所述针滑块的顶部设有顶杆,所述顶杆端部向下弯曲延伸至斜槽内,所述线滑块中部设有沿针滑块的移动方向设置的条形槽,所述针滑块的端部设有向上延伸至条形槽内的传动块;上述斜槽的设置,以便于在激发操作过程中,针滑块被蓄能弹簧的作用力带动朝限制块移动时,针滑块可同步带动顶杆朝斜槽内移动并通过斜槽的侧壁卡住顶杆端部,避免针滑块自动回位,而针滑块的传动块在条形槽内,使得针滑块在激发移动时可带动线滑块同步移动。

6、作为优选,所述条形槽内设有沿条形槽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传动块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条形槽端部侧壁连接,所述线滑块上远离针滑块的一端侧向设有凸块,所述下盒体的底面上设有用于限制线滑块复位且可上下浮动的弹性勾;上述复位弹簧连接传动块和线滑块,使得针滑块和线滑块可分别独立运动,同时可通过复位弹簧连接针滑块的传动块和线滑块,保证后续的正常联动,上述弹性勾以便于在激发操作后,卡住凸块,从而实现对线滑块的阻挡,避免线滑块在下一步操作时回退。

7、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手柄包括相互连接配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侧边设有握持部,所述握持部的邻侧设有扳机,所述扳机包括延伸至下壳体内的传动段和位于下壳体外且位于握持部邻侧的驱动段,所述传动段的端部与下壳体转动连接且可驱动轮盘间歇转动,所述下壳体内设有用于推动蓄能滑块且可朝扳机的所在方向移动的第一传动齿条,所述针滑块侧壁上的连接部的初始位置处对应于下盒体下方设有与下盒体底部转动连接的锁勾,所述第一传动齿条的顶面设有沿蓄能滑块的移动方向设置的限位槽,所述锁勾的一端向下弯曲至限位槽内,所述锁勾的另一端向上弯曲穿过下盒体盒体且突出于下盒体底面;上述扳机通过传动段连接在下壳体上并可转动,以驱动轮盘随扳机转动而转动,轮盘从而可通过多次转动驱动束钉逐步打入前列腺组织,而扳机的驱动段可同步驱动第一传动齿条移动,以便于推动蓄能滑块实现蓄能,上述锁勾可在蓄能操作时锁定连接部,避免连接部随之移动,保证蓄能的正常进行,而第一传动齿条的移动可推动限位槽内的锁勾部分被限位槽端部侧壁推动,使得锁勾向上突出部分脱离针滑块的连接部,从而使得针滑块和线滑块随着连接部移动,实现穿刺针激发操作。

8、作为优选,所述下壳体内设有与第一传动齿条啮合且可水平转动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上与第一传动齿条相对的一侧设有与驱动段传动连接且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传动齿条,所述下壳体上设有分别穿过第一传动齿条和第二传动齿条的第一导向条和第二导向条,所述第一导向条和第二导向条均分别沿第一传动齿条的移动方向和第二传动齿条的移动方向设置;上述第二传动齿条可被驱动段驱动,使得第二传动齿条驱动第一齿轮并通过第一齿轮带动第一传动齿条移动,实现对扳机和第一传动齿条的稳定传动作用,上述第一导向条和第二导向条可分别对第一传动齿条和第二传动齿条进行导向定位,并支撑第一传动齿条和第二传动齿条稳定进行移动。

9、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段上靠近第二传动齿条的位置处设有上下贯穿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穿设有可沿弧形槽的弧形轨迹移动的销轴,所述第二传动齿条的侧边设有与销轴配合且朝握持部所在方向斜向设置的开槽,所述驱动段上对应于弧形槽的圆心处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端部和销轴的端部对应于驱动段顶面上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有凸部,所述上壳体上对应于第二传动齿条上方设有可对凸部导向且朝握持部倾斜的限位板;上述弧形槽的设置,可对销轴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定,在驱动段移动时,销轴可顺着弧形槽移动并始终卡在开槽内,以便于随着驱动段的移动驱动第二传动齿条同步移动,上述转轴通过连接块与销轴连接,以便于销轴对转轴传动,在销轴经过限位板时,凸部受限位板的限位作用带动销轴在弧形槽内移动,并逐渐与开槽分离,销轴与开槽分离时,可通过凸部控制销轴和转轴并通过凸部控制转轴和销轴移动使得销轴与开槽重新连接。

10、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段上设有用于供转轴穿过的活动槽,所述弧形槽的内弧面一端设有与活动槽配合将转轴和销轴卡住的卡槽,所述转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销轴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驱动段连接,所述卡槽设于弧形槽上朝外的一端处,所述活动槽和卡槽的连线方向与弧形槽的弧形轨迹的半径方向相同;上述活动槽和卡槽的设置,使得销轴受限位板的限位作用移动至弧形槽端部时,可自动卡入卡槽内,而转轴在活动槽内受连接块的作用带动移动,使得销轴被定位在卡槽内,在将销轴移出卡槽内时,销轴通过扭簧的作用,可自动移动至弧形槽另一端,销轴从而重新卡入开槽,连接驱动段和第二传动齿条,上述销轴卡入卡槽内时,销轴的轴线与活动槽和卡槽的连线重合,从而在销轴移动至弧形槽端部的卡槽所在处时,销轴受扭簧的作用滑入卡槽内,继而实现对销轴的限位,使得销轴与开槽分离,且驱动段的后续移动不再驱动第二传动齿条。

11、作为优选,所述轮盘底面圆心处与下壳体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轮盘底面圆心处设有与下壳体转动连接且可带动轮盘单向转动的第二齿轮,所述扳机的传动段侧壁上设有靠近第二齿轮侧边的弧形齿组,所述弧形齿组与第二齿轮的部分啮齿啮合连接,所述轮盘的底面上设有与第二齿轮的端面抵接的棘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侧壁延伸出可带动棘轮单向旋转的连接臂,所述轮盘的底面对应于棘轮周侧设有斜齿圈,所述下壳体底面上设有与斜齿圈配合限制轮盘单向转动的阻挡条;上述第二齿轮可通过传动段的弧形齿组驱动转动,使得第二齿轮可带动轮盘同步转动,使得轮盘可带动第一弧形凸条和第二弧形凸条逐步转动,实现结构传动,上述棘轮可通过连接臂与第二齿轮连接,使得第二齿轮转动时,可通过连接臂带动棘轮同向转动,棘轮从而可以带动轮盘同步单向转动,且在扳机复位时,第二齿轮可脱离棘轮独立转动,且轮盘通过斜齿圈和阻挡条的配合作用保持不动,从而实现第二齿轮的复位而轮盘停转,且第二齿轮可继续驱动棘轮同向转动,继而通过扳机的往复转动实现轮盘的间歇性旋转驱动。

12、因此,本发明具有降低手术器械的使用成本,降低手术所需费用,减轻患者的负担,同时驱动稳定可靠,可提高手术时的操作效率和器械使用的稳定性,保证手术的正常进行等特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