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载α-倒捻子素在制备治疗骨关节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文档序号:36973991发布日期:2024-02-07 13:25阅读:20来源:国知局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载α-倒捻子素在制备治疗骨关节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具体涉及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载α-倒捻子素在制备治疗骨关节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hucmscs是一类从新生儿脐带中分离出来并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一类间充质干细胞。标准条件培养下,能够贴壁生长。cd73、cd90和cd105的表达不低于95%,cd11b/cd14、cd79a/cd19、cd34、cd45和hla-dr的表达不超过2%。同时,其还具有成骨、成脂及成软骨三向分化潜能。hucmscs免疫原性较低,低表达hla-ⅰ类分子,不表达hla-ⅱ类分子以及cd40、cd80、cd86等共刺激因子。由于mscs分化成软骨的能力明显优于分化为成骨的能力,因此,其对骨关节炎的治疗有着显著的优势。研究证明,hucmsc在治疗骨关节炎中是从以下几个方面作用:一是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促进软骨的修复,有学者认为自身免疫应答反应会加快oa的发展速度并引起相应的症状。mscs通过调节固有免疫系统(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和适应性免疫系统(b细胞、t细胞)在一定程度上修复骨关节炎,其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依赖细胞因子环境,抑制b细胞对刺激的反应。二是mscs可向软骨细胞分化,利用此分化能力来修复oa关节软骨缺损。三是关节腔注入未分化的mscs,通过旁分泌途径分泌一些细胞因子来抑制关节软骨细胞的退变,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四是mscs还可表达多种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有助于修复降解组织,恢复正常组织代谢,最重要的是可以抵抗炎症。在通过宿主免疫系统诱导的炎症信号或细胞凋亡许可后,治疗因子的分泌增加。除此之外,hucmscs还具有归巢作用,即:间充质干细胞在目标组织的脉管系统里被捕获,随后跨越血管内皮细胞迁移至目标组织的过程。也就是说自体或外源性干细胞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能定向趋向性迁移,越过血管内皮细胞至靶向组织并定植存活的过程,类似人体局部炎症反应后大量白细胞迁移至炎症周围。间充质干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具有相似性,易于迁移和植入。

2、微乳是水,油,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按适当的比例混合,自发形成的各向同性,透明,热力学稳定的分散体系。在体内有淋巴导向性,根据需要还可达到缓释或靶向的目的。采用亲脂性乳化剂制成的微乳在循环系统很快消失,并主要分布于肝、脾、肺;采用亲水性乳化剂制成的微乳可避免被内皮系统吞噬,从而延长在循环系统内的滞留时间,达到缓释的目的,药物在炎症部位的浓度较前者高7倍。微乳黏度低,其粒径小于血红细胞的粒径,同时由于微乳的靶向、缓释以及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从而注射剂量小、疼痛相继减少,所以常用于难溶性药物的注射给药系统。

3、α-倒捻子素,山竹果皮提取物,具有抗炎和抗滑膜细胞增殖作用,对类风湿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是,α-倒捻子素不溶于水,做成水溶性制剂,生物利用度不高,同时,其腐蚀性比较强,静脉输入或者腹腔注射会造成组织或器官腐蚀性损伤。

4、ra的基本病理改变是滑膜炎,由于滑膜的侵袭性生长和分泌的炎性介质的作用,导致患者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侵蚀性破坏,成熟的关节-软骨自身修复能力很差,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软骨缺乏血管和有修复能力的细胞。到目前为止,尚无治疗方法能修复这种软骨及骨破坏。目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药物很多,但是,最大的阻力来自于靶向性的缺乏,从而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也可以作为的靶向药物/基因递送的载体将载药纳米粒输送到肿瘤组织,释放药物引起细胞凋亡。相比传统的靶向方法具有更强的主动性和靶向性。mscs不但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并可迁移到损伤和炎症部位,在局部微环境作用下分化为外胚层或中胚层样细胞,参与组织重建和修复的功能,最长可达42天存在于组织炎症部位。

5、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发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如何通过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负载α-倒捻子素,从而将α-倒捻子素通过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迁移到骨关节炎处的问题,提供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载α-倒捻子素在制备治疗骨关节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载α-倒捻子素在制备治疗骨关节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3、所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载α-倒捻子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制备α-man微乳;

5、s2,制备hucmscs;

6、s3,制备载α-man hucmscs。

7、所述步骤s1中制备α-man微乳包括以下步骤:

8、s11,将油相肉豆蔻酸异丙酯,乳化剂蓖麻油和助乳化剂异丙醇按照21:9:20的比例混匀,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均匀;

9、s12,将步骤s11中得到的混合溶液于37±0.5℃水浴静置24h,再逐滴加入水,使用磁力搅拌器边搅拌边加入水,直至形成透明的澄清溶液,泛蓝光;

10、s13,向步骤s12得到的溶液中再加入5%的α-倒捻子素原料药,混匀,静置24h,得到α-man微乳。

11、所述步骤s2中制备hucmscs具体过程如下:培养hucmscs,使用高糖培养基进行培养,取p3-p5代对数生长期的细胞5*107个备用。

12、所述步骤s3中制备载α-man hucmscs具体如下:将hucmscs与α-man微乳在37℃,5%co2细胞培养箱共孵育得到载α-man hucmscs。

13、所述α-man微乳的浓度为5mg/ml,孵育时间为1h。

14、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利用mscs不但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并可迁移到损伤和炎症部位,在局部微环境作用下分化为外胚层或中胚层样细胞,参与组织重建和修复的功能,最长可达42天存在于组织炎症部位的特点,将α-man制成微乳后,摄入到mscs中,通过mscs的归巢作用使得mscs聚集到关节软组织的损伤部位,释放药物,达到治疗效果;通过huc-mscs-man治疗cia大鼠,说明huc-mscs-man的通过影响脂肪进而控制的炎症的发展。



技术特征:

1.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载α-倒捻子素在制备治疗骨关节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载α-倒捻子素在制备治疗骨关节炎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载α-倒捻子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载α-倒捻子素在制备治疗骨关节炎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制备α-man微乳包括以下步骤: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载α-倒捻子素在制备治疗骨关节炎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制备hucmscs具体过程如下:培养hucmscs,使用高糖培养基进行培养,取p3-p5代对数生长期的细胞5*107个备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载α-倒捻子素在制备治疗骨关节炎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制备载α-man hucmscs具体如下:将hucmscs与α-man微乳在37℃,5%co2细胞培养箱共孵育得到载α-man hucmscs。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载α-倒捻子素在制备治疗骨关节炎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α-man微乳的浓度为5mg/ml,孵育时间为1h。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载α‑倒捻子素在制备治疗骨关节炎的药物中的应用,首先将α‑MAN制成微乳,所制成的微乳溶液为透明或者半透明的、低黏度的、各向同性且热力学稳定的油水混合体系,能够增大α‑MAN的溶解度,且具有较强的组织亲和力。培养HUCMSCs,取对数生长期细胞与α‑MAN微乳在37℃细胞培养箱中共孵育,孵育1小时,得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载α‑倒捻子素,通过MSCs的归巢作用使得MSCs聚集到关节软组织的损伤部位,释放药物,达到治疗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宋静,江佳,许慧芳,左坚,栾家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