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科雾化给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14887发布日期:2024-02-09 13:05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吸科雾化给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给药装置,具体是一种呼吸科雾化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1、雾化治疗主要指的是气溶胶吸入疗法,所谓气溶胶是指悬浮于空气中微小的固体或液体微粒,是通过雾化的装置将药物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并进入呼吸道及肺内,达到洁净气道,湿化气道。

2、但是,现有的雾化给药装置产品使用较为不便,雾化喷洒方式对雾化气没有导引性,雾化气比较弥散,直喷式也容易导致使用者不适;同时,其雾化液体没有量化,不能保证雾化量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科雾化给药装置,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2、一种呼吸科雾化给药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一端通过气道连接设置有面罩,壳体上还通过药罐安装座安装有药液罐,药液罐内装有调配好的药液;所述壳体上还固定设置有液缸、第二气缸和第一气缸;

3、所述液缸的顶端通过进液管道与药罐安装座连接,进液管道上设置有进液单向阀,进液单向阀用于使得药液罐内的药液通过进液管道单向进入到液缸内;所述液缸呈竖向设置,所述液缸的底部一侧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与设置在气道内的雾化喷头连接,且所述出液管上还设置有出液单向阀,出液单向阀用于使得液缸内的药液通过出液单向阀单向送入到雾化喷头内进行雾化喷出;另外,所述液缸顶部一侧还连接有第一气管;

4、所述第二气缸内设置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安装在第一活塞杆的一端,第一活塞杆的另一端伸出到第二气缸外部,所述第二气缸呈横向放置,所述第二气缸的端部分别连接设置有第二气管和第三气管,所述第三气管端部伸入到所述气道内,当第一活塞在第二气缸内移动时,可以将第二气缸内的气体通过第三气管排出,使得第三气管向气道内吹气,实现对雾化喷头所喷洒的雾化药液进行引流;其中,第三气管上安装有第二气流单向阀,第二气流单向阀用于使得第一活塞内的空气通过第三气管单向进入到气道内;而第二气管上安装有第一气流单向阀,第一气流单向阀用于使得第二气缸外的空气通过第二气管单向进入到第二气缸内,因此,当第一活塞在第二气缸内进行移动时,根据第一活塞的移动方向,可以向气道内送入气流;

5、所述第一气缸呈竖向设置,所述第一气缸内升降式密封滑动设置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与第二活塞杆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二活塞的顶端延伸到第一气缸外部,所述第一气缸底部一侧连接设置有第四气管,第四气管的另一端与第一气管连接。

6、作为本发明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转盘,驱动转盘转动设于壳体内,所述驱动转盘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以利用启动的伺服电机驱动驱动转盘旋转,驱动转盘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导柱,当驱动转盘旋转时,带动第一导柱进行圆周运动。

7、作为本发明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升降框架,第二活塞杆的顶端与升降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框架上固定连接设置有框架杆,所述第一导柱位于框架杆与升降框架之间合围形成的长方形区域内,当第一导柱在做圆周运动的上移过程中,第一导柱抵在框架杆上,以推动框架杆、升降框架上移;相反的,当第一导柱在做圆周运动的下移过程中,第一导柱与框架杆分离,且第一导柱抵在升降框架的内侧壁上。

8、作为本发明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升降框架上开设有支撑通道,所述支撑通道上贯穿滑动设置有支撑滑杆,支撑滑杆的一端与支杆固定连接,支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导柱,第二导柱滑动抵在横向框内。

9、作为本发明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撑滑杆表面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多槽板,多槽板与第一导柱相适配,当第一导柱抵在升降框架的内侧壁上时,第一导柱抵在多槽板内。

10、作为本发明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撑通道内壁上还固定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伸入到支撑滑杆内,支撑滑杆与定位板之间通过连接弹簧连接,以使得支撑滑杆相对于升降框架产生横向位移时,可利用连接弹簧的弹性复位力实现复位。

11、作为本发明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框架杆上固定安装有竖向导块,竖向导块上下滑动设于竖向导轨槽内,实现对框架杆、升降框架进行上下移动时的导向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竖向导块的侧壁上通过支撑弹簧支撑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的表面为糙面结构,在支撑弹簧的弹性支撑作用下,使得滑板的糙面抵在竖向导轨槽的内壁上,使得第一导柱在没有推动框架杆、升降框架上下移动时,使得竖向导块能够在竖向导轨槽内停留固定;

12、竖向导轨槽的内壁上同样采样糙面结构,糙面结构为若干弧面凸起,使得滑板与竖向导轨槽内壁之间的滑动具有一定的阻力。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雾化给药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14、第一,顺时针做圆周运动的第一导柱在驱动转盘的左半部分上移的时候,将框架杆抬起,以使得升降框架向上移动,此过程使得第二活塞在第一气缸内上移,在第一气管与第四气管之间的连接作用下,将液缸内空气抽入到第一气缸内,使得液缸气压变小,此时,进液单向阀打开,药液罐内的药液通过进液管道加入液缸内;

15、第二,当第一导柱顺时针圆周运动到驱动转盘顶部时,随着第一导柱的继续顺时针运动,使得第一导柱与框架杆脱离,然后第一导柱抵在支撑滑杆上的其中一个多槽板内,随着第一导柱的继续顺时针圆周运动,推动支撑滑杆有一个先右后左的移动过程,在支杆、第二导柱的连接拉动作用下使横向框移动,进而向右的过程中,带动第一活塞在第二气缸内向右移动,使得外部空气通过第二气管进入到第二气缸内;在向左的过程中,第一活塞在第二气缸内向左移动,使得第二气缸内气流通过第三气管排出;

16、第三,第二活塞在第一气缸内下移,在第一气管与第四气管之间的连接作用下,将第一气缸内空气送入液缸内,使得液缸气压变大,此时,出液单向阀打开,液缸内的药液通过出液管后利用雾化喷头雾化喷洒而出;且在第三气管进行吹气的时候,有助于雾化喷头喷洒的雾化药液沿气道引流到面罩的位置,便于患者的吸入;

17、第四,在雾化喷头进行药液的雾化喷洒过程中,第一活塞在第二气缸内移动有个先右后左的过程中,这样有利于雾化喷头先喷洒雾化的药液,然后第三气管的气流在跟进进行导流,也就是说,气流相比于药液雾化有个滞后性,使得气道内先充满雾化药液,然后利用气流可以一并送入到面罩处,便于患者吸入雾化药液进行治疗。



技术特征:

1.一种呼吸科雾化给药装置,包括壳体(100),壳体(100)的一端通过气道(301)连接设置有面罩(300),壳体(100)上还通过药罐安装座(201)安装有药液罐(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科雾化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上还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转盘(1021),驱动转盘(1021)转动设于壳体(100)内,所述驱动转盘(1021)与伺服电机(102)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驱动转盘(102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导柱(1022),当驱动转盘(1021)旋转时,带动第一导柱(1022)进行圆周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科雾化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升降框架(700),第二活塞杆(602)的顶端与升降框架(700)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框架(700)上固定连接设置有框架杆(702),所述第一导柱(1022)位于框架杆(702)与升降框架(700)之间合围形成的长方形区域内,当第一导柱(1022)在做圆周运动的上移过程中,第一导柱(1022)抵在框架杆(702)上,推动框架杆(702)、升降框架(700)上移;当第一导柱(1022)在做圆周运动的下移过程中,第一导柱(1022)与框架杆(702)分离,第一导柱(1022)抵在升降框架(700)的内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科雾化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框架(700)上开设有支撑通道(701),支撑通道(701)上贯穿滑动设置有支撑滑杆(703),支撑滑杆(703)的一端与支杆(704)固定连接,支杆(70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导柱(705),第二导柱(705)滑动抵在横向框(107)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呼吸科雾化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滑杆(703)表面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多槽板(706),多槽板(706)与第一导柱(1022)相适配,当第一导柱(1022)抵在升降框架(700)的内侧壁上时,第一导柱(1022)抵在多槽板(706)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呼吸科雾化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通道(701)内壁上还固定设置有定位板(708),定位板(708)伸入到支撑滑杆(703)内,支撑滑杆(703)与定位板(708)之间通过连接弹簧(709)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呼吸科雾化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杆(702)上固定安装有竖向导块(707),竖向导块(707)上下滑动设于竖向导轨槽(105)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呼吸科雾化给药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一端通过气道连接设置有面罩,壳体上还通过药罐安装座安装有药液罐,药液罐内装有调配好的药液;所述壳体上还固定设置有液缸、第二气缸、第一气缸和驱动机构。本发明提供的雾化给药装置利用驱动机构,可以使得液缸内的药液通过出液管后利用雾化喷头雾化喷洒而出,且同步使得第三气管吹气,在第三气管进行吹气的时候,有助于雾化喷头喷洒的雾化药液沿气道引流到面罩的位置,便于患者的吸入;另外,气流相比于药液雾化有个滞后性,使得气道内先充满雾化药液,然后利用气流可以一并送入到面罩处,便于患者吸入雾化药液进行治疗。

技术研发人员:吴珍,徐月,郭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