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窦道描述评估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文档序号:37853184发布日期:2024-05-07 19:27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窦道描述评估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属于窦道,涉及一种窦道描述评估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窦道是一类形态学和组织病理学复杂的创面,这种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往往以语言和文字的形式难以描述详尽,因此,建立“简易易懂”的窦道创面病历记录描述体系可以使该类创面的诊疗记录更为真实和规范。

2、内镜技术在观察及治疗窦道创面的过程中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其联合影像学检查可以有效地明确窦道与周围重要组织结构的解剖毗邻关系,避免盲目操作造成的风险。为保证影像学检查的有效性,临床上创面治疗师往往需要在检查前做内镜下窦道探查,尽可能看清窦道形态及病理特征,并清理窦道内存在的渗液、脱落坏死组织等,为保证窦道造影检查质量提供保障。

3、窦道创面形态千人千面,病理特征千头万绪,如何能快速、准确、清晰、直观地描述窦道创面,让临床医生们即使未亲自进行内镜探查,亦能迅速了解窦道部位、形态、病理特征等,一份由标准化语句书写的窦道创面描述尤为重要。

4、一般临床工作人员需记录窦道创面的部位、形态、深入组织层次、病理特征、及分型,方能令其他工作人员较直观地了解窦道概况。目前尚无此类快速记录和标准描述方法,临床相关内容只能通过自然语言描述,既不标准又耗费时间,降低临床工作质量及效率。

5、专利cn116509376a公开了一种创伤探测系统、探测装置及探测方法,创伤探测系统至少包括:用于采集患者伤口部位图像的采集模块和对采集模块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的处理模块;处理模块对图像的处理至少包括:利用建模单元对图像进行处理,以建立患者伤口部位的三维模型;通过分析单元对三维模型进行分析以获得患者伤口部位的特征参数和/或对患者伤口部位愈合情况的评估信息;创伤探测系统通过建立与患者伤口部位对应的三维模型以及对三维模型进行的分析,可以确定伤口变化,便于对伤口愈合情况进行监控;创伤探测系统还可以为伤口治疗及愈合监控提供有效参考信息,得到准确且全面的伤口信息,并对伤口治疗进行动态跟踪。该专利虽然可以收集创面图像并根据前后图像分析愈合情况,但是其属于过程观察,无法提示诊疗难度及预后。

6、专利cn116128848a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普外科术后居家伤口评估系统,包括用户端应用模块、云端服务器及医护端应用模块,其中:用户端应用模块进一步包括运行于智能移动终端上的信息录入模块以及图像采集模块以及设置于智能移动终端上的图像采集设备;云端服务器包括图像库、数据库、运算模块以及交互模块;基于图像分析进行多维度伤口评估,记录并分析伤口变化规律,包括伤口面积缩小程度、伤口深度减少程度,用以辅助医务人员制定伤口诊疗决策方案,针对伤口感染及其他伤口并发症情况进行尽早精准干预。但该专利的信息采集装置为需具有红外测距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功能的摄像头,若无,该专利也无法开展后续分析,且患者进行图像采集,很难保证图像能准确反应实际创面,易引起误判;且该专利虽然可以收集传输创面图像,但是其属于过程观察,无法提示诊疗难度及预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一种缺陷而提供一种窦道描述评估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只要是能使用内镜探查的窦道创面均可使用,有助于对窦道创面的评估认知和预后判断,更好地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窦道描述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获取来自光学成像模块和内镜检查的窦道信息,记录窦道开口分布数据,包括窦道开口的位置和数量,记录于人型图上;记录窦道走行的空间数据,包括窦道的尺寸和涉及层次,记录于窦道走行图和窦道深入组织层次图上;记录窦道内的详细特征;

5、s2、将各项数据、特征和图表,通过经过训练的深度学习模型分析,输出窦道的标准化的描述,涵盖窦道尺度和空间信息,如管道t(tract)、空腔c(cavity)、涉及组织d(deep),以及窦道内特征信息,如纤维化f(fibrous)、渗出e(exudate)、异物m(foreignmatters)、坏死组织n(necrotic tissue),进而获取窦道的标准化的描述语句和分型,记录于窦道描述及分型记录表上,据此预测评估结果。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1中窦道的位置和数量记录于人型图的正视图和后视图上。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1中单个窦道在人型图对应部位画圈表示,多个窦道在圈内标注数字,在人型图旁标注窦道数量。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1中窦道在体表的走行以雷达图表示,根据实际情况描绘窦道在体表的投影。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1中窦道走行图记录时以双轴交叉点为原点,描绘时作为窦道口中点。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1中窦道走行图的每格间距均相同。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1中窦道走行图设有常用比例标识供勾选。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1中投影包括方向、尺寸和形态,具体涉及组织在投影旁标注符号。

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1中窦道深入体内的涉及组织层次以矢状图表示。

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1中涉及组织包括皮肤、皮下组织、肌层或深部组织/体腔,以符号表示涉及组织。

15、进一步地,步骤s2中管道t的创面腔长度与口径比值≥2,空腔c的创面腔长度与口径比值<2,涉及组织d的创面腔相通于体腔或涉及深部组织。

16、进一步地,步骤s2中纤维化f的创面腔表面存在明显纤维增生,渗出e的创面腔内存在明显渗液积聚,异物m的创面腔内或创面中可见异物,坏死组织n的创面腔内存在积存或附着于创面上的明显失活坏死组织。

17、进一步地,步骤s2中窦道的分型包括简单型、形态复杂型、病理复杂型和难治型。

18、进一步地,所述简单型的创面为单个窦道,且不深入体腔、深部组织,创面无相关病理特征,t+c<2且d=0,f、e、m、n均为0。

19、进一步地,所述形态复杂型的创面的窦道数量在两个及以上,或深入体腔、深部组织,创面无相关病理特征,t+c≥2或d≥1,f、e、m、n均为0。

20、进一步地,所述病理复杂型的创面为单个窦道,且不深入体腔、深部组织,创面内存在相关病理特征,t+c<2且d=0,f、e、m、n合计≥1。

21、进一步地,所述难治型的创面的窦道数量在两个及以上,或深入体腔、深部组织,创面内存在相关病理特征,t+c≥2或d≥1,f、e、m、n合计≥1。

2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窦道描述评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所述的方法。

23、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所述的方法。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5、(1)适用范围广:窦道创面造成原因及形态多样,如:各类微创手术后切口不愈、植入型外科手术后排异、损伤后异物滞留感染外破等等,只要是能使用内镜探查的窦道创面均可使用本发明;

26、(2)对窦道创面的治疗有预见性:本发明引入窦道描述及分型记录表,有助于对窦道创面的评估认知和预后判断;

27、(3)使用便利:相对传统病例,本发明人工干预量更少,只需将检查的数据导入计算机,经过计算机处理分析就能得到简明直观的评估结果,更好地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28、(4)形象生动:与目前枯燥的文字描述病例相比,本发明可以通过图表更易对患者窦道情况做到“一目了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