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79873发布日期:2024-01-23 11:51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病患检测,具体说是一种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足底压力检测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可能会出现糖尿病足部并发症,其中包括足底溃疡和神经病变。糖尿病导致高血糖水平,这可能损害周围神经(神经病变)和血管(血管病变)。这意味着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失去对足部的正常感觉(神经病变),并且对足部血液循环的影响可能较差(血管病变);当足部出现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时,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失去对足部的痛觉和压力感知能力,无法感知到足部的疼痛或压力。这使得他们对足部的损伤和创伤难以察觉。当他们在行走或站立时,足底可能会受到过大或异常分布的压力,增加了发生足底溃疡的风险。

2、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检测一般是患者光脚放置在检测装置的足底压力传感器上,通过足底压力传感器来感应患者的足底压力分布情况,由于患者光脚检测的精度更加准确,故光脚检测是不可避免的,而为了避免患者足部在足底压力检测过程中细菌感染,一般会在检测装置的足底压力传感器上方放置薄膜,为了避免薄膜偏移,一般会将薄膜的两端固定拉紧,拉紧后的薄膜会对患者的足部造成一定的束缚限位,从而影响患者的足底检测精确度,而松弛下的薄膜在患者脚部踩踏和远离过程中造成薄膜的移位,尤其是在夏天汗液较多的情况下会造成松弛的薄膜褶皱移位,甚至是撕裂,造成薄膜上的杂质落在检测装置的足底压力传感器上。

3、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检测装置,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检测装置,本发明随着活动板的继续下移,使得第一转棒以及第二转棒相互靠近运动,活动板上方的薄膜在第一转棒以及第二转棒相互靠近后松弛,如此解除对患者足底以及足底传感器的束缚,使得患者能够自由与足底传感器接触,提高患者足底压力检测的准确性;并且第一转棒与第二转棒在患者脚部离开薄膜之前将薄膜拉紧,从而避免出现患者脚部在离开薄膜的瞬间将薄膜移位或者撕裂的情况,进而对活动板或者足底传感器上方的薄膜进行保护,使得薄膜能够将表面的杂质顺利被带走,使得检测装置的检测环境更加洁净。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检测装置,包括活动板以及所述活动板上方的足底传感器;所述足底传感器能够在患者踩踏后进行足底压力的检测;所述足底传感器上表面覆盖薄膜;

3、所述活动板的两端均设置有活动槽;其中一个所述活动槽靠近活动板的足尖位置,另一个所述活动槽靠近活动板的足根位置;其中一个所述活动槽的两槽壁均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着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之间转动连接着第一转棒;另一个所述活动槽的两槽壁之间转动连接着第二转棒;所述薄膜一端绕过第一转棒延伸至活动板下方,另一端绕过第二转棒延伸至活动板的下方;所述活动板外侧罩设回形座;所述回形座内侧与活动板上下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在下移过程中能够带动薄膜从绷紧状态朝着松弛状态转变;所述活动板在上移过程中能够带动薄膜从松弛状态朝着绷紧状态转变。

4、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靠近第二转棒的一侧与第一滑槽槽壁之间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第一滑槽远离第二转棒的槽壁贯穿设置有第一方形槽;所述第一方形槽内滑动连接着第一活动条;所述回形座内壁与第一方形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靠上一端的深度大于靠下一端的深度;所述第一活动条一端与第一滑块固连,另一端延伸至第一导向槽槽底;所述活动板在回形座内侧下移过程中带动第一活动条另一端在第一导向槽内活动,第一活动条受到第一导向槽挤压克服第一弹簧带动第一转棒靠近第二转棒运动。

5、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下表面靠近其中一个活动槽的位置通过第一支块转动连接着收卷辊;所述收卷辊的端部连接着第一电机输出轴;所述第一电机外壁与活动板下表面固连;所述活动板的下表面靠近另一个活动槽的位置通过第二支块转动连接着放卷辊;所述放卷辊的端部连接着第二电机输出轴;所述第二电机外壁与活动板下表面固连;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自动运行;所述薄膜一端绕过第一转棒缠绕在收卷辊外壁,另一端绕过第二转棒缠绕在放卷辊外壁;所述回形座的底部固连着底板;所述底板与活动板通过复位弹簧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两侧设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与活动板下表面固连。

6、优选的,另一个所述活动槽的两槽壁均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着第二滑块;所述第二转棒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二滑块之间;所述第二滑块靠近第一转棒的一侧与第二滑槽槽壁之间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所述第二滑槽远离第一转棒的槽壁贯穿设置有第二方形槽;所述第二方形槽内滑动连接着第二活动条;所述回形座内壁与第二方形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靠上一端的深度大于靠下一端的深度;所述第二活动条的一端与第二滑块固连,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导向槽槽底;所述第二活动条受到第二导向槽挤压克服第二弹簧带动第二转棒靠近第一转棒运动。

7、优选的,第一导向槽以及第二导向槽的槽底均由上部的竖直槽底和下部的倾斜槽底组成;所述第一导向槽的竖直槽底与第二导向槽的竖直槽底之间的距离自上而下相等;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倾斜槽底与第二导向槽的倾斜槽底之间的距离自上而下减小;所述回形座的外壁靠下位置设置有排屑槽。

8、优选的,所述排屑槽位于第一导向槽下方;所述排屑槽上槽壁固连着柔性膜的一端;所述柔性膜一端靠近回形座内壁,另一端从排屑槽内伸出固连着档棒;所述档棒长度大于排屑槽长度;所述柔性膜长度等于排屑槽长度。

9、优选的,所述活动板中部贯穿设置有单向进气孔;所述单向进气孔在薄膜移动方向上均匀分布;所述薄膜在活动板上移过程中受到活动板上的单向进气孔形成的负压贴紧活动板上表面。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槽以及第二导向槽的竖直槽底设置成波纹状;所述第一导向槽的竖直槽底上的波峰与第二导向槽的竖直槽底上的波谷位置在竖直方向上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导向槽的竖直槽底上的波谷与第二导向槽的竖直槽底上的波峰位置在竖直方向上一一对应;所述活动板在第一导向槽以及第二导向槽的竖直槽壁区域上下移动过程中能够带动薄膜来回活动。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发明随着活动板的继续下移,使得第一转棒以及第二转棒相互靠近运动,活动板上方的薄膜在第一转棒以及第二转棒相互靠近后松弛,如此解除对患者足底以及足底传感器的束缚,使得患者能够自由与足底传感器接触,提高患者足底压力检测的准确性;并且第一转棒与第二转棒在患者脚部离开薄膜之前将薄膜拉紧,从而避免出现患者脚部在离开薄膜的瞬间将薄膜移位或者撕裂的情况,进而对活动板或者足底传感器上方的薄膜进行保护,使得薄膜能够将表面的杂质顺利被带走,使得检测装置的检测环境更加洁净。

13、2.本发明中患者的脚在活动板进入第一导向槽的竖直槽底区域过程中离开薄膜,故第一转棒以及第二转棒带动薄膜在活动板上来回活动过程中不受患者足部的限制,在薄膜被踩踏在足底传感器或者活动板上表面后会贴紧,通过第一转棒以及第二转棒带动薄膜的来回活动,从而接触薄膜在活动板或者足底传感器的吸附贴紧状态,避免后续薄膜收卷造成拉扯撕裂的情况出现。

14、3.本发明中活动板在第一导向槽的竖直槽底自下而上运动过程中会形成回形座内侧的负压,使得单向进气孔在负压下打开,并对薄膜中部进行吸附,故患者的最后一个脚离开薄膜的瞬间,薄膜中部不会随着脚上的汗液与薄膜的粘附力而翘起,相反边缘的薄膜在脚上汗液与薄膜的粘附力而轻微翘起下,杂质会从薄膜边缘朝着薄膜的中部移动,避免杂质的散落同时,也为后续的薄膜将杂质移走做准备,进而使得检测装置或者足底传感器洁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