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伤口修复的脂质体水凝胶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45779发布日期:2024-03-18 18:20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伤口修复的脂质体水凝胶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伤口修复的脂质体水凝胶材料,以及该水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及该水凝胶材料的应用。


背景技术:

1、创伤修复是一个复杂的进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不同的修复速率、修复质量。常见的伤口修复,以糖尿病感染性伤口修复为例,严重的糖尿病患者常发生足部溃疡,临床称为糖尿病足溃疡。糖尿病足的高糖环境容易引起创伤部位的氧化应激与内质网应激,从而最终引起严重的炎症反应进而延缓创伤修复。同时,高糖环境也容易导致细菌定殖,从而引起创口感染,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2、传统的处理方法仅仅为对伤口进行简单的清创、消毒,并使用医用纱布将伤口与外界进行隔离开来。该传统手法虽能于一开始避免修复进程受到细菌等外界因素的影响,然而医用纱布等传统敷料并不具备除隔离之外的功能,无法满足创伤修复过程中对抗氧化、抗炎、抗菌、成血管、再上皮化等复杂的功能需求,更无法满足像感染性创伤修复一类更加复杂且修复难度更高的修复场景。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新型复合功能材料,能够满足糖尿病伤口修复进程中抗炎、抗氧化、抗菌、促成血管的复杂需求,从而实现速率更快、质量更高的伤口修复。

3、对于材料的选择,出于抗氧化、抗炎、以及生物相容性的需求,人们选择把目光投向了食物提取物,如番茄红素,并将其应用到伤口修复当中:如公开为cn114522268a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一种皮肤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羟甲基壳聚糖、交联剂、水和其他辅料,还包括强抗氧化剂;强抗氧化剂为番茄红素和单宁酸,并披露了番茄红素可以促进对糖尿病性皮肤损伤后期伤口的愈合。

4、现有技术文献虽然披露了将番茄红素应用于皮肤损伤伤口的愈合,但其需要与羧甲基壳聚糖、单宁酸进行联用才能发挥较好的作用,并且对促进皮肤的修复作用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伤口修复的脂质体水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同时本发明还提供由该方法制得的水凝胶材料及其应用。

2、未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用于伤口修复的脂质体水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s1:载药脂质体制备:将脂质材料与第一活性成分制成脂质膜,然后将脂质膜、以及第二活性成分水溶液进行混合,接着搅拌、超声破碎分散,得到载药脂质体;

5、s2:脂质体水凝胶材料制备:取hama水溶液,加入步骤s1得到的载药脂质体,得到水凝胶前驱液,接着加入光引发剂、并进行光固化,得到脂质体水凝胶材料;

6、其中,所述第一活性成分选自类胡萝卜素和/或番茄提取物;所述第二活性成分选自抗生素;本发明中的“选自”是指选择所列举成分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如:“选自抗生素”指第二活性成分可以是一种抗生素或者两种以上抗生素的组合;“选自类胡萝卜素和/或番茄提取物”是指第一活性成分可以是类胡萝卜素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还可以是番茄提取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也可选择类胡萝卜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以及与番茄提取物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所得到的混合物。

7、本发明中,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为,所述步骤s1中:

8、所述脂质材料的摩尔量与第一活性成分的质量的比=21mol:1-100g;

9、所述脂质材料的摩尔量与第二活性成分的摩尔量的比=21:100-500。

10、本发明中,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为,所述脂质材料包括所述脂质材料包括按照摩尔量的比的如下组分: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胆固醇:mpeg-dspe=77:15-25:1-5;此处及本申请中其他对应的技术方案中是指三组分的摩尔量比,即: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为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的摩尔量)=m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或称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的质量)/m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或称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的摩尔质量),对应的胆固醇、以及mpeg-dspe亦可进行同样的类比/表述。

11、本发明中,更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为,所述脂质材料包括所述脂质材料包括按照摩尔量的比的如下组分: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胆固醇:mpeg-dspe=77:20:3;更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为,所述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的摩尔量与第一活性成分的质量的比=21mol:50g,所述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的摩尔量与第二活性成分的摩尔量的比=21:250。

12、本发明中,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为,所述步骤s1中的第二活性成分水溶液中第二活性成分的摩尔浓度为1mg/ml。

13、本发明中,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为,所述步骤s1中的经超声破碎分散得到载药脂质体的粒径为1-200nm。

14、本发明中,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为,所述步骤s1具体为:将脂质材料与第一活性成分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有机相溶液,然后将有机相溶液置于容器中、并通过真空旋蒸去除有机溶剂,得到脂质膜;然后将脂质膜置于55-65℃的水浴中,加入第二活性成分水溶液,搅拌,超声破碎分散,得到载药脂质体。

15、本发明中,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为,所述步骤s1中:所述类胡萝卜素选自β-类胡萝卜素、α-类胡萝卜素、γ-类胡罗卜素、β-隐黄质、叶黄素、玉米黄质和番茄红素中任意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番茄提取物选自维生素a、亚油酸、亚麻酸、番茄红素、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槲皮素和咖啡酸中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

16、本发明中,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为,所述第一活性成分为番茄红素,所述第二活性成分为妥布霉素。

17、本发明中,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为,所述步骤s2具体为:取hama水溶液,加入步骤s1得到的载药脂质体,得到水凝胶前驱液,接着加入光引发剂,然后利用紫外光和照射固化成型,得到脂质体水凝胶材料;所述hama水溶液中hama的质量体积浓度为2%(w/v);所述光引发剂在水凝胶前驱液中的质量体积百分数为0.1%(w/v)。

18、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脂质体水凝胶材料。

19、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上述脂质体水凝胶材料在制备敷料或感染性糖尿病伤口修复药物中的应用。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通过本发明制得的水凝胶材料,第一活性成分能够很好的嵌入/插入脂质材料中,使得水凝胶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可调节伤口氧化应激环境与伤口部位细胞内质网应激水平,实现促细胞迁移、促血管再生、抗炎、促再上皮化、促胶原沉积与抗菌的复合功能;在动物实验中,感染性糖尿病伤口模型于11天内即完成了愈合,且表现出了良好的再上皮率与胶原沉积率;材料所使用的各项材料取用简单、成本低廉,且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此外水凝胶材料制备简单,使用灵活,具备良好的适用性,可用于复杂的修复环境。

21、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伤口修复的脂质体水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质材料包括按照摩尔量的比的如下组分: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胆固醇:mpeg-dspe=77:15-25: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经超声破碎分散得到载药脂质体的粒径为1-20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将脂质材料与第一活性成分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有机相溶液,然后将有机相溶液置于容器中、并通过真空旋蒸去除有机溶剂,得到脂质膜;然后将脂质膜置于55-65℃的水浴中,加入第二活性成分水溶液,搅拌,超声破碎分散,得到载药脂质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类胡萝卜素选自β-类胡萝卜素、α-类胡萝卜素、γ-类胡罗卜素、β-隐黄质、叶黄素、玉米黄质和番茄红素中任意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番茄提取物选自维生素a、亚油酸、亚麻酸、番茄红素、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槲皮素和咖啡酸中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成分为番茄红素,所述第二活性成分为妥布霉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为:取hama水溶液,加入步骤s1得到的载药脂质体,得到水凝胶前驱液,接着加入光引发剂,然后利用紫外光和照射固化成型,得到脂质体水凝胶材料;所述hama水溶液中hama的质量体积浓度为2%(w/v);所述光引发剂在水凝胶前驱液中的质量体积百分数为0.1%(w/v)。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脂质体水凝胶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脂质体水凝胶材料,其在制备敷料或感染性糖尿病伤口修复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伤口修复的脂质体水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载药脂质体制备;S2、脂质体水凝胶材料制备。本发明还要求保护由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脂质体水凝胶材料、以及所述脂质体水凝胶材料的应用。本发明的脂质体水凝胶材料,具有良好的促进皮肤伤口修复作用,应用广泛。

技术研发人员:吴钧,吴昊凯锋,方奕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锑介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