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批量自动移动坐姿配合式脑机检测设备与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689652发布日期:2024-04-18 21:06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座椅批量自动移动坐姿配合式脑机检测设备与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pet或ct快速检测,具体涉及座椅批量自动移动坐姿配合式脑机检测设备与方法,该方法可显著地加快实践中的对pet或ct检测对象的快速检测速度,尤其是现场检测需要快速检测大量检测人的情况,且能够较好地适应每个人坐下身高不同的情况,提高检测效率。


背景技术:

1、在进行pet或ct扫描的时候,目前的技术都普遍没有想到,或者不重视的一种技术方向,是快速替换式的检测,现有技术中,不知是出于哪些原因,可能是出于患者隐私保护,或者保护仪器,或者便于医患沟通,留出医患沟通的时间,或者避免操作失误,避免操作人员过于疲劳等等,并没有设置或设计快速检测(或者说是替换式检测),没有考虑如何通过快速设置或者切换式设置,使得一台pet或ct仪器可以快速地在不同地患者间切换检测,讯速地检测多个患者,并连续第给出数据。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具体详细地探讨如何进行这样的检测的详细的技术。

2、但是研究这种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按部就班,是有意义的,例如如果对一个较大数量的老年人群体性地进行体检,如果按照一般技术,患者的进门,出门,换衣,与医生沟通的环节,全都需要独占时间,人为地将这个时间拉得很长,pet或ct仪器设备很贵,对于这种很浪费时间,只能轮流一个人一个人慢慢检测的方式来讲,花费的时间很长,难以将单次检测的成本降下来,难以应对需要大规模检测(老年人头部pet或ct大病排查,可以扫描分辨率不高,但是要快),或者短时间内进行大量检测的情况(救灾时检测,特殊地区/地域集中医疗救助等)。

3、现有技术中没有为pet或ct设备的设置或设计快速检测(或者说是替换式检测)作出实际的技术方案,或者明确的技术启示,或者说,没有意识到在这条技术路线上作出明确细节。现有技术中的pet或ct检测设备(包含托架、轨道等的各项设置),都只是围绕单人单次检测的,每个人检测完毕后,要彻底离开,才针对下一个检测人进行操作,这样符合现代医院中的医患关系,但是这种常规设置不能适应需要大批量快速检测的场合要求。

4、换个角度而言,现有技术中虽然具有了整体体积较小的脑pet和脑ct机(规格例如进来销量较大的实验动物用的小型pet机和小型ct机),但是尚且没有想到将其利用到前出的外出式检测,没有意识到这种技术在前出式检测重大意义。例如,如果将该仪器车载,就可以外出到任意地方,对有需要的人群快速地切换检测,非常快速且方便地获取大量人群的检测结果。但是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具体地提出脑pet和脑ct机如何应用于车载地前出检测。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发明构思虽然是是为了解决快速检测,与同申请人的某些申请或者现有技术申请类似,但是本技术是基于独特的专门设计而提出的,其延长导轨的设置具有明显的独创性,与现有技术设计均不同。

5、而且,进一步地,如果是用脑机进行快速切换检测,有三个实际问题,一个是吞吐量不够的问题,还有一个突出问题是,就脑机而言,每次下降检测腔的高度都要不同,因为人坐下的高度不同,站立的头部高度也不同,例如小孩和成年人不同,因为身材比例,同样身高的男女一般站立身高,坐下身高都不同,这就意味着快。同时,移动脑机的机架一般移动速度慢,而且这种高度不同导致的要求机架移动幅度不同,也容易造成检测人受伤,机器受损,碰撞损失等,不仅无法保证检测快速,而且还容易出现事故,如何合理地解决检测人身高(坐下、站立)不同造成的高度补正问题,还有批量检测吞吐量不够的问题,是现实的紧迫要求,但是现有技术中没有技术启示。还有第三个问题,就是检测人往往身体并不灵活,并没有健壮的体魄,例如儿童、老人、残障人士,让他们非常配合地走上载台,检测后再快速离开,往往有问题,而摔伤的风险,对快速检测时间的耽搁,都是不可忽视的,如果在批量快速检测中规避部分检测人行动能力不足的问题,也是一个实践中的突出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实际问题,没有pet或ct设备如何设置或设计快速检测(或者说是替换式检测)的实际问题,给出实际的解决方案,给出一种具体的快速切换检测的技术方案,同时还解决了,只是用脑机支架的上下移动,不好解决检测人高度(站立、坐下)不同的问题,而且还容易出事故,本技术用高度补正的方式解决,脑机移动只需要移动固定高度即可,同时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机位同时并行检测,解决了快速大批量的检测问题,本技术还用电动检测椅代替检测人自己完成检测中的切换运动的方式,克服了在批量快速检测中规避部分检测人行动能力不足的问题,也是一个明显的突出特点。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表述,即解决现有的pet或ct设备不适于快速切换检测人的技术问题,现有的pet或ct设备只适用于医患一对一的逐个问诊检测,不适于多个检测人的快速切换检测。或者说,没有从装置自身设置上考虑如何为替换式快速检测节约时间。本技术适于大量检测人快速替换式检测,可以做到基本不浪费检测时间,大部分仪器都在满负荷工作。

2、本技术提供一种座椅批量自动移动坐姿配合式脑机检测设备,包括载台、液压升降机组、探测器装置组,相机系统组,电动检测椅组。

3、载台是实心或空心的,呈长方体形,其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长方体形的空洞;每一个空洞对应一个液压升降机、一个探测器装置、一个相机系统以及两个电动电动检测椅;载台四面配有便于上下的斜坡部。

4、液压升降机组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液压升降机,每个液压升降机具备机体和上板、控制部,机体和上板放置在空洞内,上板保持水平地在z轴方向上下移动,控制部带动上板在载台上表面垂直±1m的范围内移动。

5、探测器装置组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探测器装置,每个探测器装置包括脑机、电控设备和脑机支架,脑机包含下方具有开口的检测腔,脑机支架支撑起脑机,并使脑机与电控设置连接;脑机是pet探测器或ct探测器;脑机相对于脑机支架能够在z轴方向上下移动。

6、电动检测椅组包含四个或四个以上的电动检测椅,每个电动检测椅具有四个椅腿,每个椅腿下方固定在一个万向轮上,每个电动检测椅都是无线控制移动的,电动检测椅具有直立的靠背和双扶手。

7、相机系统组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机系统,每个相机系统位于空洞的侧方,每个相机系统包括相机、数据线、支架,相机从右侧拍摄其对应的空洞上方,每个空洞相对于相机的另一侧的侧后方具有至少一个竖直固定的定位标尺。

8、进一步地,载台和斜坡部均是空心或实心的工程塑料材质,内部有不锈钢或铝合金框架支撑。

9、每个检测腔上每个pmt均接入电控设备;脑机支架有线或无线地接入plc控制器。

10、机体是剪叉机械结构式的,由液压油进出液缸以控制剪叉的升降程度。

11、限位块对应检测人的肩部,限位杆位于检测者的头部侧方、肩部以上,且在椅背的一定范围内位置可调。

12、每台相机拍摄的图像均经由数据线输送到pc,pc端具有用于分析高度校正值的校正软件。

13、载台上相对于相机系统的另一侧边缘,挑挂有背景板,背景板上具有若干横纵交错的辅助定位线组。

14、每个电动检测椅上均具有电池、椅控制部和无线模块,无线模块的连接方式是蓝牙、wifi、4g、5g中的一种或多种,检测腔下部单侧具有一个限位块或者两侧均具有一个限位块,电动检测椅的椅背上具有至少一个限位杆;每个电动检测椅均无线地连接到无线控制部。

15、每个空洞下方的地面有横截面与空洞相同的坑洞,供机体的下部放入其中。

16、还包括位置定位装置组,包括复数个位置定位装置,位置定位装置是红外探测装置或者相机。

17、一种座椅批量自动移动坐姿配合式脑机检测方法,其利用如前所述的一种座椅批量自动移动坐姿配合式脑机检测设备以实施,其特征在于:(1)准备步骤:在载台四面靠接好斜坡部,使每一个液压升降机,探测器装置、相机系统、电动检测椅均通电测试,每一个液压升降机测试升降后均使上板停在载台上表面同平面,测试每一台脑机在z轴上下的移动,每一台相机系统测试拍照并回传,测试每一台电动检测椅的四方向移动,转动以及移上和移下;将n台电动检测椅上均坐好一个检测人且停在载台的一侧,n为正整数且与空洞数目相同。

18、(2)检测步骤:基于每一个空洞处对应的液压升降机、探测器装置以及相机系统进行如下操作:坐好检测人的对应电动检测椅移到上板上放正,对应的相机系统对检测人进行拍照,并至少依据传回的照片和定位标尺的位置,计算出上板需要上移或者下移的补正高度差,并依据补正高度差,操控控制部对上板高度进行调整,控制检测腔下降预定高度减去补正高度差,使检测人头部位于检测腔之内,进行检测;检测腔移回,电动检测椅带动检测人离开,在载台另一侧将n台电动检测椅上均坐好一个检测人,液压升降机上板回平。每一个空洞处同时进行上述操作。

19、(3)重复检测步骤:反复重复步骤(3),直至预定检测人全部检测完毕。

20、进一步地,每个上板上表面具有使电动检测椅便于定位的四个凹坑。

21、四面的斜坡部的上坡距离不小于50cm。

22、计算补正高度差时,参考背景板上的辅助定位线组。

23、当补正高度差为负值时,预定高度减去补正高度差,是预定高度加上补正高度差的绝对值。

24、在以下每个位置至少设置一个位置定位装置:在台上每个空洞的前缘上方,载台左侧的电动检测椅准备处,载台右侧的电动检测椅准备处;并在相机每次拍照前以及电动检测椅载人移动前,经由定位装置的检测结果判断检测人已到位。

25、一种座椅批量自动移动坐姿配合式脑机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载台、液压升降机组、探测器装置组,相机系统组,电动检测椅组。

26、载台是实心或空心的,呈长方体形,其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长方体形的空洞;每一个空洞对应一个液压升降机、一个探测器装置、一个相机系统以及两个电动电动检测椅;载台处于地面挖出的长方体坑洞中,而且载台的上表面与地面同高。

27、液压升降机组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液压升降机,每个液压升降机具备机体和上板、控制部,机体和上板放置在空洞内,上板保持水平地在z轴方向上下移动,控制部带动上板在载台上表面垂直±1m的范围内移动。

28、探测器装置组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探测器装置,每个探测器装置包括脑机、电控设备和脑机支架,脑机包含下方具有开口的检测腔,脑机支架支撑起脑机,并使脑机与电控设置连接;脑机是pet探测器或ct探测器;脑机相对于脑机支架能够在z轴方向上下移动。

29、电动检测椅组包含四个或四个以上的电动检测椅,每个电动检测椅具有四个椅腿,每个椅腿下方固定在一个万向轮上,每个电动检测椅都是无线控制移动的,电动检测椅具有直立的靠背和双扶手。

30、相机系统组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机系统,每个相机系统位于空洞的侧方,每个相机系统包括相机、数据线、支架,相机从右侧拍摄其对应的空洞上方,每个空洞相对于相机的另一侧的侧后方具有至少一个竖直固定的定位标尺。

31、进一步地,载台是空心或实心的工程塑料材质,内部有不锈钢或铝合金框架支撑。

32、每个检测腔上每个pmt均接入电控设备;脑机支架有线或无线地接入plc控制器。

33、机体是剪叉机械结构式的,由液压油进出液缸以控制剪叉的升降程度。

34、限位块对应检测人的肩部,限位杆位于检测者的头部侧方、肩部以上,且在椅背的一定范围内位置可调。

35、每台相机拍摄的图像均经由数据线输送到pc,pc端具有用于分析高度校正值的校正软件。

36、载台上相对于相机系统的另一侧边缘,挑挂有背景板,背景板上具有若干横纵交错的辅助定位线组。

37、每个电动检测椅上均具有电池、椅控制部和无线模块,无线模块的连接方式是蓝牙、wifi、4g、5g中的一种或多种,检测腔下部单侧具有一个限位块或者两侧均具有一个限位块,电动检测椅的椅背上具有至少一个限位杆;每个电动检测椅均无线地连接到无线控制部。

38、每个空洞下方的长方体坑洞的下表面之下,还有横截面与空洞相同的坑洞,供机体的下部放入其中。

39、还包括位置定位装置组,包括复数个位置定位装置,位置定位装置是红外探测装置或者相机。

40、一种座椅批量自动移动坐姿配合式脑机检测方法,其利用如前所述的一种座椅批量自动移动坐姿配合式脑机检测设备以实施,其特征在于:(1)准备步骤:使每一个液压升降机,探测器装置、相机系统、电动检测椅均通电测试,每一个液压升降机测试升降后均使上板停在载台上表面同平面,测试每一台脑机在z轴上下的移动,每一台相机系统测试拍照并回传,测试每一台电动检测椅的四方向移动,转动;将n台电动检测椅上均坐好一个检测人且停在载台的一侧,n为正整数且与空洞数目相同。

41、(2)检测步骤:基于每一个空洞处对应的液压升降机、探测器装置以及相机系统进行如下操作:坐好检测人的对应电动检测椅移到上板上放正,对应的相机系统对检测人进行拍照,并至少依据传回的照片和定位标尺的位置,计算出上板需要上移或者下移的补正高度差,并依据补正高度差,操控控制部对上板高度进行调整,控制检测腔下降预定高度减去补正高度差,使检测人头部位于检测腔之内,进行检测;检测腔移回,电动检测椅带动检测人离开,在载台另一侧将n台电动检测椅上均坐好一个检测人,液压升降机上板回平。

42、每一个空洞处同时进行上述操作。

43、(3)重复检测步骤:反复重复步骤(3),直至预定检测人全部检测完毕。

44、进一步地,每个上板上表面具有使电动检测椅便于定位的四个凹坑。

45、四面的斜坡部的上坡距离不小于50cm。

46、计算补正高度差时,参考背景板上的辅助定位线组。

47、当补正高度差为负值时,预定高度减去补正高度差,是预定高度加上补正高度差的绝对值。

48、在以下每个位置至少设置一个位置定位装置:在台上每个空洞的前缘上方,载台左侧的电动检测椅准备处,载台右侧的电动检测椅准备处;并在相机每次拍照前以及电动检测椅载人移动前,经由定位装置的检测结果判断检测人已到位。

49、一种座椅批量自动移动坐姿配合式脑机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前的一种座椅批量自动移动坐姿配合式脑机检测设备。

50、检测设备放置在厢型车的车厢之内,而且厢型车至少具有后开门和一个侧开门。

51、后开门和侧开门在检测时安装有后斜坡和侧斜坡,后斜坡和侧斜坡的横向长度不小于3m。

5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如前任一种的座椅批量自动移动坐姿配合式脑机检测方法之一的代码。

5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首先,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认识盲区,现有技术一般认为pet或ct无需为快速切换患者的检测作出改变,但这是过时观点,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pet或ct设备成本的降低,使用pet或ct设备连续检测多人的需求很快将提上台面,灾区救援,医疗队体检,老年人集中体检等,都迫切地需要pet或ct设备连续检测多人,这方面的现实需求是非常迫切的,但是现有技术中没有相关的设置,当前一般的技术人员还没有设想到这个方向的技术发展。其次,目前随着头部pet或ct被业界普遍关注,在要求不高的情况下,pet或ct机器本体越来越小,已经开始可以满足车载等需求,但是业界还没有意识到这可以配合前端的快速检测。在pet或ct的源和检测器都足够小的前提下,适于现场检测,快速检测,速检多人的实际技术方案将有很大的实践意义,本技术具体地提出了一种完整的具备可操作性的快速检测装置和方法,让检测人能够连续不断地被检测,这属于本技术提出的具体构思,又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

54、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创新设置,更加具体的优点是四点,第一个是通过液压升降进行高度校正,替代了单纯的脑机支架的移动,速度慢,容易出问题的缺陷,使得创意与快速检测更加配合,更加适应需要快速检测的场合。二是本技术介于当前相机的高分辨率和pc机的算力充足,依照拍照方式计算补正高度费时非常短,有效地解决了快速检测间隙所需要的不同人身高的补正问题,较好地解决了单靠脑机调整速度慢的问题,而且全速运转也能够在短时间内检测大量需要检测的人员。这是现有技术都没有启示的。三是,针对行动不便的或者不能短时间做出精确动作的人群(儿童、失能人士、老人、病人、身体虚弱的人等等),采用电动轮椅切换检测,只要检测人能够在别人辅助下坐到座椅上即可,大大降低了对检测人自行运动的要求,适合各种各样的人群进行检测。进一步提高了系统对于检测人群的适应性。四是本技术针对很多需要现场检测,前出检测,而不是到医院检测的情况,只要将本技术的设备放置在厢型车之内(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载台不是陷入地面的方式,可以装在厢型车之内使用),被检测人只要能攀登阶梯/或者能够移动到液压升降平台(的低位置)之上,就能到车上进行切换检测,这样是现有技术中所没有启示的,特定地满足了外出检测,而且在外出检测中也能同时克服单纯的脑机支架的移动,速度慢,容易出问题的缺陷。

55、本技术的pet或ct检测器只要是空心柱型即可满足要求实施,如常见的胸部pet或ct、头部pet或ct、腹部pet或ct(长度在20-60cm),都可以,实践中以以上四种pet或ct检测器为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