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用试管消毒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38488发布日期:2024-02-02 22:07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室用试管消毒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试管消毒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实验室用试管消毒柜。


背景技术:

1、试管通常类指用于承载液体或者固体用的圆柱形容器,大多应用在实验、医学和化学等相关工作中;具有圆柱形的普通试管、具支试管、离心试管等多种形状;在普通试管使用完毕后,通常需要使用清水进行清洗、将其尽量擦干,然后放入消毒柜通过高温进行灭菌杀毒,得以保证试管的正常使用。

2、如申请文件1,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0172147u,公开了名为一种具有清洗消毒功能的医学基层检验装置,其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内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左右两侧面分别通过若干个弹簧与两个夹板的相背面固定连接,且两个夹板的相对面与第一试管的外表面搭接,试管的底端与吸盘搭接,可以保证清洗和高温消毒的工作。

3、如申请文件2,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9896469u,公开了名为一种实验室玻璃试管消毒设备,包括消毒盘,所述消毒盘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连接块,每个所述连接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一和固定块二,每个所述固定块一的内部均卡接有扎带,该方案通过设置有消毒盘、连接块、固定块一和扎带等部件,在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将需要消毒的试管放置在连接块的斜面位置,然后通过将扎带穿过固定块二,当扎带缩小到与试管大小相同时,卡板将扎带卡住,此时试管被固定,当需要取出消毒后的试管时,向上拔出试管即可。

4、上述申请文件1中通过液压缸带动浸湿的毛刷对试管内侧壁进行清理,但是在消毒过程中,试管的外侧壁和底端不能得到有效消毒处理,申请文件2中由于扎带与试管局部的紧贴接触导致难以得到消毒,上述多个现有技术中的试管消毒装置在使用时,均存在试管的局部无法充分消毒,容易存在消毒死角,消毒全面性较差,同时无法将清洗后的试管中的残留液体及时排出,影响消毒效率。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实验室用试管消毒柜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室用试管消毒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试管消毒装置在使用时,容易存在消毒死角,消毒全面性较差和无法将试管中的残留液体及时排出,影响消毒效率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实验室用试管消毒柜,包括柜壳,所述柜壳内设置有可移出的放置座,所述放置座的顶面上开设有多个对试管进行容纳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部和放置槽的上方设置有相互配合通过热风悬置试管进行全面高温消毒的内吹组件和外吹组件,所述放置座的底部设置有通过调节热风使得试管产生振动以使得试管上残留液体快速排出的调闭组件,通过调闭组件间歇式调节内吹组件吹出的热风,以间歇性中断试管上下方向的悬置平衡,使得试管在放置槽内产生往复窜动,使得试管上残留的液体能够快速从试管上排出。

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内吹组件包括开设于放置座内部的通风腔,所述放置座内部开设有位于放置槽的外围且与通风腔连通的环形腔,所述放置槽的柱侧面上开设有多个与环形腔连通的第二吹风口,多个所述第二吹风口均呈倾斜朝上设置,所述放置槽的底面中心处开设有与通风腔连通的第一吹风口,所述柜壳的侧壁上贯穿设置有第一进风管,所述第一进风管外接有第一热风机,所述第一进风管的端部连通有软管,所述放置座的底面上固定有下接座,所述下接座内开设有与软管远离第一进风管一端连通的输风通道,所述输风通道和通风腔之间连通有第一输送管。

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放置槽的侧面和底端均贴合固定有橡胶垫。

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外吹组件包括固定于柜壳顶端处的顶置板,所述顶置板内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连通有第二进风管,所述第二进风管外接有第二热风机,所述顶置板的底面上固定有多个与内腔连通的吹风管,多个所述吹风管与多个放置槽相对应且吹风管位于放置槽的正上方设置。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调闭组件包括开设于下接座内部且位于输风通道中间处的插槽,所述插槽内滑动连接有对输风通道进行封堵的插板,所述插板的侧面上开设有通风口,所述插板的外侧端上固定有回形齿板,所述下接座的外侧壁上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上固定有与回形齿板啮合连接的不完全齿轮。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通风口设置有多个且多个通风口呈等距分布。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放置座的内部设置有对放置槽底部的液体进行导排出的排液组件,所述排液组件包括开设于放置槽底面上的排液槽,所述放置座的内部开设有与通风腔相互隔离的盛液腔,所述盛液腔和排液槽之间连通有排管。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放置座的侧面上开设有与盛液腔连通的排出口,所述排出口内适配有橡胶塞。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放置槽的底面上固定有与第一吹风口同轴心布置且与第一吹风口连通的端管。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2、1.通过将内吹组件和外吹组件将热风导送同步吹出到试管的侧面、底面和试管内部,从而通过内吹组件和的外吹组件吹出的热风配合使得试管上下方向上受力达到力平衡,此时试管在放置槽内部一定程度悬浮,从而通过热风可以对试管的侧面、底面、试管内部和试管端口进行同步加热高温消毒,实现试管全面高温消毒,避免试管消毒死角,提高消毒充分性,悬浮状态下的试管能够均匀受热,提高对试管加热的均匀性,同时热风相对集中吹出到试管上,使得热能充分聚集到试管上,实现对试管进行集中加热消毒,而不需要对整个柜壳内部空间空气进行加热,提高试管的加热升温速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13、2.通过调闭组件间歇式关闭内吹组件吹出的热风,从而间歇性中断试管上下方向的力平衡,使得试管在放置槽内产生一定位移量的往复上下运动,使得试管产生一定振动,试管在放置槽内呈倒置,从而使得试管上残留的液体能够快速从试管的开口端流出,将试管上的残留液体快速排出,提高热风对试管的加热速率,从而进一步提高试管消毒效率和消毒效果;

14、3.通过排液组件将放置槽底部的液体快速排出,自动排液,避免水汽过多蒸发影响对试管的高温消毒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实验室用试管消毒柜,包括柜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柜壳内设置有可移出的放置座,所述放置座的顶面上开设有多个对试管进行容纳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部和放置槽的上方设置有相互配合通过热风悬置试管进行全面高温消毒的内吹组件和外吹组件,所述放置座的底部设置有通过调节热风使得试管产生振动以使得试管上残留液体快速排出的调闭组件,通过调闭组件间歇式调节内吹组件吹出的热风,以间歇性中断试管上下方向的悬置平衡,使得试管在放置槽内产生往复窜动,使得试管上残留的液体能够快速从试管上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用试管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吹组件包括开设于放置座内部的通风腔,所述放置座内部开设有位于放置槽的外围且与通风腔连通的环形腔,所述放置槽的柱侧面上开设有多个与环形腔连通的第二吹风口,多个所述第二吹风口均呈倾斜朝上设置,所述放置槽的底面中心处开设有与通风腔连通的第一吹风口,所述柜壳的侧壁上贯穿设置有第一进风管,所述第一进风管外接有第一热风机,所述第一进风管的端部连通有软管,所述放置座的底面上固定有下接座,所述下接座内开设有与软管远离第一进风管一端连通的输风通道,所述输风通道和通风腔之间连通有第一输送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室用试管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的侧面和底端均贴合固定有橡胶垫。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室用试管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吹组件包括固定于柜壳顶端处的顶置板,所述顶置板内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连通有第二进风管,所述第二进风管外接有第二热风机,所述顶置板的底面上固定有多个与内腔连通的吹风管,多个所述吹风管与多个放置槽相对应且吹风管位于放置槽的正上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验室用试管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闭组件包括开设于下接座内部且位于输风通道中间处的插槽,所述插槽内滑动连接有对输风通道进行封堵的插板,所述插板的侧面上开设有通风口,所述插板的外侧端上固定有回形齿板,所述下接座的外侧壁上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上固定有与回形齿板啮合连接的不完全齿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验室用试管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设置有多个且多个通风口呈等距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室用试管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座的内部设置有对放置槽底部的液体进行导排出的排液组件,所述排液组件包括开设于放置槽底面上的排液槽,所述放置座的内部开设有与通风腔相互隔离的盛液腔,所述盛液腔和排液槽之间连通有排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验室用试管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座的侧面上开设有与盛液腔连通的排出口,所述排出口内适配有橡胶塞。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验室用试管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的底面上固定有与第一吹风口同轴心布置且与第一吹风口连通的端管。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试管消毒柜,属于试管消毒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柜壳和设置于柜壳内的放置座,放置座的顶端侧面上开设有放置槽,多个放置槽分布于多个区域内,放置槽内部和放置槽的上方分别设置有内吹组件和外吹组件,放置座的内部设置有排液组件,放置座的底部设置有调闭组件;本发明通过内吹组件和的外吹组件吹出的热风配合使得试管上下方向上受力达到力平衡,此时试管在放置槽内部一定程度悬浮,实现试管全面高温消毒,避免试管消毒死角,提高消毒效果,通过调闭组件间歇性中断试管上下方向的力平衡,使得试管产生一定振动,使得试管上残留的液体能够快速从试管的开口端排出,进一步提高试管消毒效率和消毒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毛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