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腰椎手术的腰椎后路撑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11404发布日期:2024-03-05 14:54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腰椎手术的腰椎后路撑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机械,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腰椎手术的腰椎后路撑开装置。


背景技术:

1、腰椎后路手术时需要对其腰椎处开刀并撑开,以便医生能够更好地观察和操作患者脊柱结构,它的主要用途是为脊柱手术提供准确定位和有效地撑开支持,它可以提供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

2、现有的腰椎后路撑开装置有钳类的撑开器、套筒类的撑开器等,钳类的撑开器在使用时,需要医护人员人工进行撑开工作,不仅稳定性不高、撑开的幅度也不好把握,钳爪接触处的开口处会因受力而二次损伤,且操作需要花费医护人员较多的力气,套筒类的撑开器在使用时,需要医护人员人工的将螺杆放入患者开刀口处,通过螺纹套筒一层一层往上螺接,最后通过套筒将伤口扩张开,这种放置虽然能提高一定的稳定性和幅度把控,但需要两人以上进行操作,不仅操作较为麻烦,同时也浪费较多的时间,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腰椎手术的腰椎后路撑开装置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腰椎手术的腰椎后路撑开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钳类的撑开器在使用时,需要医护人员人工进行撑开工作,不仅稳定性不高,撑开的幅度也不好把握,且操作需要花费医护人员较多的力气,套筒类的撑开器在使用时,需要医护人员人工的将螺杆放入患者开刀口处,通过螺纹套筒一层一层往上螺接,最后通过套筒将伤口扩张开,这种放置虽然能提高一定的稳定性和幅度把控,但需要两人以上进行操作,不仅操作较为麻烦,同时也浪费较多的时间。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腰椎手术的腰椎后路撑开装置,包括:撑开机构,所述撑开机构上安装有收紧机构、收卷机构、阻挡机构和收集机构,所述收紧机构和所述收卷机构相连接;所述撑开机构包括相连接的撑开环、一对翻边,位于所述撑开环上设置有一对贯穿孔;所述收紧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撑开环内侧壁的导线管,所述导线管内安装有牵引绳。

4、优选地,所述撑开环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强化段、第一弱化段、第二强化段和第二弱化段,所述贯穿孔贯穿所述第一强化段的顶端与侧壁。

5、优选地,所述导线管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安装段、第一管段、第一弯管段、第二管段、第二弯管段、第三管段、和第二安装段,所述第一安装段、所述第二安装段的一端贯穿所述贯穿孔并向上延伸。

6、优选地,所述收卷机构相连接的支撑组件、收卷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一强化段相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支撑部件以及加强部件,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收卷组件相连接;所述支撑部件包括相连接的安装单元和支撑杆,所述安装单元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段、所述第二安装段上的定位套筒,所述定位套筒上安装有旋转锁扣,一对所述定位套筒之间固定连接有托底架和连接杆,所述支撑杆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支杆段、第二支杆段、第三支杆段、第四支杆段和第五支杆段,所述第一支杆段与所述定位套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杆段上固定套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加强部件包括相连接的一对第一套筒、一对直杆段和加强段,所述第一套筒固定套接于所述第四支杆段上。

7、优选地,所述收卷组件包括相连接的一对安装支板、收卷单元和棘轮单元;所述安装支板包括相连接的第二套筒、直板,所述第二套筒通过螺母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直板上开设有第一工艺孔;所述收卷单元包括相连接的一对驱动杆、空心转动辊,所述驱动杆与所述直板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驱动杆的外端通过转杆固定连接有拧动杆。

8、优选地,所述空心转动辊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腰形通孔,所述空心转动辊的两端均开设有多个第二工艺孔,所述第二工艺孔、所述腰形通孔与所述空心转动辊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牵引绳的两端与所述空心转动辊相连接。

9、优选地,所述阻挡机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环板、第二环板和第三环板,所述第一环板的内部顶壁与所述翻边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环板上开设有一对第三工艺孔,所述第三环板的外壁和内壁均呈斜面设置。

10、优选地,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固定套接于所述撑开环上的垫环,所述垫环内开设有第一环槽、第二环槽,所述第二环槽内设置有增补单元,所述第一环槽内设置有多个输入管,所述输入管的一端贯穿所述垫环的外壁,所述垫环上固定连接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与所述第一环槽相连通,所述输出管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三工艺孔。

11、优选地,所述第二环槽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槽体、第二槽体和第三槽体;所述增补单元包括相连接的增补环和多个增补片体,所述增补片体包括相连接的连接段和弧形段,所述增补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槽体内,所述连接段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槽体内,所述弧形段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槽体内。

12、优选地,所述垫环为橡胶材质制成,所述增补环为弹性材质制成,所述输入管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弧形段之间。

1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上述方案中,通过撑开机构、收紧机构、收卷机构和阻挡机构的配合设置,在使用中,将撑开环挤压并将其放入手术伤口中,在捏住撑开环时,会使得第一弱化段、第二弱化段和翻边形变,同时会使得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形变,当撑开环位于伤口内,上方的翻边位于伤口上方时,第三环板会与伤口外部接触,放开对撑开环的挤压,会使得第一弱化段、第二弱化段复位,使得伤口得到初步的外扩,再拧拧动杆转动,使得空心转动辊通过转杆、驱动杆的导向而一起转动,进而会使固定在驱动杆上的牵引绳的得以收卷,同时会使第一弯管段、第二弯管段被拉动,并带动第一强化段移动,进一步地会使第一弱化段、第二弱化段向外弯曲,使得撑开环的内腔从椭圆趋向于圆变化,使患者开刀的伤口得以扩大,当伤口扩大至所需时,停止拧动杆的转动,同时棘轮单元上的棘爪会将棘轮限位,使得空心转动辊无法逆时针转动,使牵引绳得以定位,同时也使得撑开环保持形状而无法复原,相比较现有的技术,本发明通过上述配合设置,不仅实现了对患者伤口的稳定撑开,同时也可根据医生所需,对伤口撑开的大小进行适度调整,可很好的把控伤口张开幅度,操作简单、便捷。

15、通过收集机构的设置,在使用中,当撑开环需要放置伤口处时,撑开环的变形会使得垫环形变,进而会使得增补环形变,将垫环的外壁与伤口贴合时,放开对撑开环的挤压,会使得增补环、撑开环回弹,并通过垫环的外扩而扩张伤口,同时会加快翻边的复原,当拉动牵引绳收卷过程中,会使得增补环随着撑开环一起形变,同时,垫环、增补片体在此过程中会被挤压,当撑开环停止伤口扩张时,增补片体的回弹会使垫环与伤口内壁紧贴,在手术过程中,通过外接抽液设备可使垫环产生吸力,使得组织液进入到第一环槽内,进一步地被外接抽液设备抽走,同时,增补单元也有效地阻止了第一环槽的闭合与形变,相比较现有的撑开装置,本发明通过上述设置,避免了患者开口处因受力撑开而二次损伤,同时也可对组织液进行收集。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腰椎手术的腰椎后路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撑开机构,所述撑开机构上安装有收紧机构、收卷机构、阻挡机构和收集机构,所述收紧机构和所述收卷机构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腰椎手术的腰椎后路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环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强化段、第一弱化段、第二强化段和第二弱化段,所述贯穿孔贯穿所述第一强化段的顶端与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腰椎手术的腰椎后路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管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安装段、第一管段、第一弯管段、第二管段、第二弯管段、第三管段、和第二安装段,所述第一安装段、所述第二安装段的一端贯穿所述贯穿孔并向上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腰椎手术的腰椎后路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机构相连接的支撑组件、收卷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一强化段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腰椎手术的腰椎后路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组件包括相连接的一对安装支板、收卷单元和棘轮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腰椎手术的腰椎后路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转动辊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腰形通孔,所述空心转动辊的两端均开设有多个第二工艺孔,所述第二工艺孔、所述腰形通孔与所述空心转动辊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牵引绳的两端与所述空心转动辊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腰椎手术的腰椎后路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机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环板、第二环板和第三环板,所述第一环板的内部顶壁与所述翻边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环板上开设有一对第三工艺孔,所述第三环板的外壁和内壁均呈斜面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腰椎手术的腰椎后路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固定套接于所述撑开环上的垫环,所述垫环内开设有第一环槽、第二环槽,所述第二环槽内设置有增补单元,所述第一环槽内设置有多个输入管,所述输入管的一端贯穿所述垫环的外壁,所述垫环上固定连接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与所述第一环槽相连通,所述输出管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三工艺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腰椎手术的腰椎后路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槽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槽体、第二槽体和第三槽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腰椎手术的腰椎后路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环为橡胶材质制成,所述增补环为弹性材质制成,所述输入管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弧形段之间。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腰椎手术的腰椎后路撑开装置,属于及医疗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撑开机构,所述撑开机构上安装有收紧机构、收卷机构、阻挡机构和收集机构,所述收紧机构和所述收卷机构相连接;所述撑开机构包括相连接的撑开环、一对翻边,位于所述撑开环上设置有一对贯穿孔;所述收紧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撑开环内侧壁的导线管,所述导线管内安装有牵引绳。本发明通过撑开机构、收紧机构、收卷机构和阻挡机构配合设置,不仅实现了对患者伤口的稳定撑开,同时也可根据医生所需,对伤口撑开的大小进行适度调整,可很好的把控伤口张开幅度,操作简单、便捷,通过收集机构设置,避免了患者开口处因受力撑开而二次损伤,同时也可对组织液进行收集。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峰,蔡东岭,沈超,李茜,李浩,郭伟俊,李天,魏其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