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角度的按摩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17792发布日期:2024-02-22 21:17阅读:12来源:国知局
可变角度的按摩椅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按摩椅,特别是指一种可变角度的按摩椅架。


背景技术:

1、按摩椅能够利用机械的滚动力作用和机械力挤压来进行按摩,用户在坐或躺的状态下就能享受到自动按摩,实现令血液循环通畅、改善腰酸背痛、预防病症、提高睡眠质量和缓解全身疲劳等许多益处。

2、按摩椅的机架方面,一般包括底架和背架,背架活动安装在底架上,可以由驱动装置调整背架相对于底架的角度,从而改变用户使用按摩椅时坐或躺的状态。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背架通常设计成l型结构,其包括一体连接的靠背与座位部分,导致用户在使用按摩椅时即使将背架调整至平躺的状态,用户身体的实际状态仍是近似l型的半蜷缩状态,无法完全舒展开来,用户体验不佳。

3、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将背架的靠背部分与座位部分拆分设计成相对独立的组件,使得两者之间可以调整相对角度,但由于背架内侧需要安装/设计供按摩机芯行走配合的导轨,导轨也会因此被拆分成两段式结构,则按摩机芯的齿轮行走至两段式导轨的衔接处时容易产生窜动等现象,导致按摩机芯发生晃动而施加一个面向用户的冲击力,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角度的按摩椅架,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实现背架机构的角度可调节,并且保证按摩机芯在背架机构上行走时能够在角度调节处顺畅过渡、不会发生窜动。

2、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3、一种可变角度的按摩椅架,包括背架机构和行走机构;所述背架机构包括镜面对称设置的两组上背架组件与下背架组件,以及转接组件;所述上背架组件包括上安装板和固定在所述上安装板内侧的上机芯导轨,所述下背架组件包括下安装板和固定在所述下安装板内侧的下机芯导轨;所述上安装板与所述下安装板的相邻端转动连接;所述上机芯导轨设置有上齿条轨道,所述下机芯导轨设置有下齿条轨道,所述上齿条轨道与所述下齿条轨道的相邻端分别设置有上平面轨道、下平面轨道;所述转接组件的上表面设置有位于所述上平面轨道、下平面轨道内侧面且等间距设置的若干圆柱体,其一圆柱体与所述上安装板、下安装板之间的旋转轴线同轴设置,且所述转接组件的两端分别衔接至所述上齿条轨道、下齿条轨道;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装配于按摩椅的按摩机芯侧面且受按摩机芯驱动的行走齿轮,以及与所述行走齿轮同轴连接的链轮;所述链轮设置在所述行走齿轮的内侧;所述行走齿轮活动配合在所述上齿条轨道或所述下齿条轨道上实现齿传动,并在移动至所述上平面轨道或所述下平面轨道时悬空;所述行走齿轮悬空时,所述链轮与所述转接组件的圆柱体配合实现链传动。

4、所述背架机构还包括若干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垂直连接在所述上背架组件的内侧面之间或所述下背架组件的内侧面之间。

5、所述背架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安装板与所述下安装板的相邻端外侧的上枢接件、下枢接件,所述上枢接件与所述下枢接件通过转轴实现转动连接。

6、所述上机芯导轨在所述上齿条轨道的外侧方向设置有上滚轮轨道,所述下机芯导轨在所述下齿条轨道的外侧方向设置有下滚轮轨道,所述上滚轮轨道的下端衔接至所述下滚轮轨道的上端;所述行走机构还包括同轴设置在所述行走齿轮外侧的行走滚轮;所述行走滚轮滚动配合在所述上滚轮轨道或所述下滚轮轨道上。

7、优选地,所述上滚轮轨道与所述下滚轮轨道衔接处的上方设置有压条;所述压条在所述行走滚轮移动至所述上滚轮轨道与所述下滚轮轨道的衔接处时防止所述行走滚轮向上窜动。

8、所述上机芯导轨与所述下机芯导轨相邻端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相匹配的若干对弧形凸块、弧形插槽;所述弧形凸块、弧形插槽的圆心均位于所述上安装板与所述下安装板的旋转轴线上。

9、所述的可变角度的按摩椅架还包括底架机构和驱动装置;所述上安装板、下安装板的外侧分别安装有上背架直轨、下背架直轨,所述上安装板的内侧之间连接有背架连接件;所述底架机构包括底部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架两侧的两对底架滚轮,同侧的底架滚轮分别滚动配合在同侧的上背架直轨、下背架直轨内;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底部支架上,并与所述背架连接件传动连接。

10、优选地,所述底部支架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杆,所述底架滚轮转动配合在所述支撑杆的内侧;所述驱动装置为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固定端枢接配合在所述底部支架上,其活动端与所述背架连接件传动连接。

11、所述转接组件包括分别固定在所述上平面轨道、下平面轨道内侧面的上连接件、下连接件,以及链条;所述圆柱体为所述链条的销轴,且所述链条分为两部分并分别固定在所述上连接件、下连接件上表面。或者,所述转接组件包括分别固定在所述上平面轨道、下平面轨道内侧面的上连接件、下连接件,所述上连接件、下连接件的上表面均一体成型有所述圆柱体,且与所述上安装板、下安装板之间的旋转轴线同轴设置的圆柱体位于所述上连接件与所述下连接件的相邻端。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3、①本发明的上背架组件相对于下背架组件可以转动,可以实现按摩椅靠背角度调节的功能;

14、②本发明通过在上机芯导轨与下机芯导轨的衔接处设置上平面轨道与下平面轨道以及具有若干圆柱体的转接组件,其一圆柱体与上安装板、下安装板之间的旋转轴线同轴设置,行走机构则包括装配于按摩机芯侧面的行走齿轮以及与行走齿轮同轴连接的链轮,按摩机芯行走至上背架组件与下背架组件的衔接处时,行走齿轮位于上平面轨道或下平面轨道的上方而呈现悬空的状态,此时则由链轮与圆柱体进行链传动配合以继续传递按摩机芯输出的动力,实现按摩机芯的继续行走,而由于相邻圆柱体的间距始终不变,链轮与圆柱体链传动的配合方式不易受到上背架组件与下背架组件之间角度调整的影响,保证按摩机芯在背架机构上行走时能够在角度调节处顺畅过渡、不会发生窜动。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变角度的按摩椅架,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角度的按摩椅架,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角度的按摩椅架,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角度的按摩椅架,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角度的按摩椅架,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角度的按摩椅架,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角度的按摩椅架,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角度的按摩椅架,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可变角度的按摩椅架,其特征在于:

10.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可变角度的按摩椅架,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变角度的按摩椅架,使背架机构角度可调并保证按摩机芯行走在背架机构时于角度调节处顺畅过渡、不窜动,其包括背架机构和行走机构;背架机构包括对称的两组上、下背架组件及转接组件;背架组件包括安装板和固定在安装板内侧的机芯导轨;上、下安装板的相邻端转动连接;机芯导轨设有上齿条轨道,齿条轨道的相邻端设有平面轨道;转接组件上表面设有位于平面轨道内侧面且等间距设置的若干圆柱体,其一圆柱体与安装板之间的旋转轴线同轴设置,且转接组件两端分别衔接至上、下齿条轨道;行走机构包括同轴连接的行走齿轮和链轮;行走齿轮与齿条轨道配合实现齿传动,并在移动至平面轨道时悬空,此时链轮与圆柱体配合实现链传动。

技术研发人员:李锦,林文华,罗奕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橙叻(厦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