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肌肉运动后快速恢复装置及恢复方法

文档序号:37123799发布日期:2024-02-22 21:32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肌肉运动后快速恢复装置及恢复方法

本发明涉及肌肉恢复,具体的,涉及一种肌肉运动后快速恢复装置及恢复方法。


背景技术:

1、在人进行剧烈运动之后为了防止肌肉酸痛和肌张力,需要对肌肉进行水敷和牵拉来降低肌肉酸痛和降低肌张力,经常性地并有步骤地牵拉肌肉可以增加肌肉力量的协调性;可以改善一或至少是维持肌肉系统和有腱系统本身的功能,在人进行热烈运动之后,通过水敷袋、按摩器和牵拉带对肌肉进行恢复。

2、现有技术中对于不同部位的肌肉需要通过不同仪器或辅助物品来进行牵拉等恢复,通过水敷袋来进行冷敷或者热敷,通过按摩器和牵拉带对不同部位的肌肉进行牵拉,对于肌肉的恢复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出一种肌肉运动后快速恢复装置及恢复方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肌肉恢复需要通过不同仪器或物品对肌肉进行冰敷、热敷和对不同部位的肌肉进行牵拉,费时费力,回复效率较低的问题。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肌肉运动后快速恢复装置,包括:

3、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海绵垫;

4、头部支撑组件,所述头部支撑组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头部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用于支撑人的头部;

5、按摩机构,所述按摩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用于对上体肌肉进行按摩恢复;

6、腿部牵拉机构,所述腿部牵拉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用于对腿部肌肉进行牵拉按摩;

7、水敷机构,所述水敷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用于对人体肌肉进行冰敷或热敷;

8、其中,所述按摩机构包括:

9、第一支撑壳体,所述第一支撑壳体通过连接弯杆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

10、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壳体上;

11、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壳体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一支撑壳体与所述第一螺纹杆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螺纹杆两侧设置有第一滑动轴;

12、第一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块设置在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一滑动轴上,并且所述第一调节块上设置有支撑架;

13、进退组件,所述进退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用于调节按摩机构;

14、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设置在所述进退组件上,用于对肌肉进行按摩恢复。

15、进一步的,所述头部支撑组件包括:

16、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

17、支撑弧板,所述支撑弧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

18、再进一步的,所述进退组件包括:

19、第二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通过连接管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

20、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壳体上,所述第二螺纹杆两侧设置有第二滑动轴;

21、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二支撑壳体与所述第二螺纹杆连接;

22、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二调节块设置在所述第二螺纹杆和第二滑动轴上。

23、更进一步的,所述按摩组件包括:

24、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块上;

25、第三支撑壳体,所述第三支撑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壳体的一侧;

26、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壳体上;

27、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贯穿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壳体上,并且所述第三螺纹杆两侧设置有第三滑动轴;

28、支撑管,所述支撑管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管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壳体上;

29、按摩轴,所述按摩轴套设在两个所述支撑管之间,并且按摩轴上开设有第二空腔。

3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腿部牵拉机构包括:

31、牵拉组件,所述牵拉组件设置有两组,其中一组所述牵拉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所述支撑台上开设有与所述牵拉组件相匹配的第一开口,另一组所述牵拉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方;

32、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两组所述牵拉组件之间。

33、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

34、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架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第四螺纹杆,另一个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连接轴;

35、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架上,所述第四电机与所述第四螺纹杆连接;

36、滑动块,所述第四螺纹杆和连接轴上均设置有所述滑动块;

37、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通过两个连接杆与两个滑动块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架上开设有与两个所述连接杆相匹配的第二开口,其中一个所述牵拉组件设置在所述升降平台上,所述升降平台上开设有与所述牵拉组件相匹配的第三开口。

38、进一步的,所述牵拉组件包括:

39、转轴,所述转轴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支撑台和升降平台上,多个所述转轴上开设有第三空腔;

40、连通管,每个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四个所述连通管,四个所述连通管与所述第三空腔连通,每个所述连通管均套设有牵拉套筒;

41、支撑罩,所述支撑罩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支撑罩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另一个所述支撑罩设置在所述升降平台上;

42、齿轮,所述齿轮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齿轮与多个所述转轴一一对应;

43、第五电机,所述第五电机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五电机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罩上,并且两个所述第五电机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转轴连接。

44、再进一步的,所述水敷机构包括:

45、水泵,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一侧;

46、供水主管,所述供水主管与所述水泵连通;

47、第一供水支管,所述支撑台通过所述第一供水支管与所述供水主管连通,并且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第一排放管;

48、第二供水支管,所述支撑管通过所述第二供水支管与所述供水主管连通,所述支撑管上设置有第二排放管;

49、第三供水支管,所述第三供水支管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转轴通过第三供水支管与所述供水主管连通,每个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第三排放管。

50、一种肌肉运动后快速恢复方法,使用了上述的一种肌肉运动后快速恢复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51、s1、上体按摩:在运动完后,人体趴到支撑台上,上体趴到海绵垫上,第二电机启动,第二螺纹杆随着转动,第二调节块随着第二螺纹杆的转动带动固定块和第三支撑壳体移动,使按摩轴移动到合适位置后,第三电机启动,第三电机带动第三螺纹杆转动,第三支撑壳体随着第三螺纹杆的转动向下移动,使按摩轴与肌肉接触,然后第一电机启动,第一螺纹杆随着第一电机转动,第二支撑壳体和第三支撑壳体随着往复移动,按摩轴在对肌肉上来回移动,按摩轴通过与肌肉往复移动的同时,按摩轴与肌肉摩擦会在支撑管上转动,对人上体肌肉进行按摩恢复;

52、s2、腿部牵拉,在对人的上体按摩同时。第四电机启动,第四电机带动第四螺纹杆转动,滑动块随着第四螺纹杆的转动带动升降平台和升降平台上的牵拉组件向下移动,使人的腿部置于两组牵拉组件的中间,然后两个第五电机同时启动,第五电机带动齿轮转动,多个齿轮带动相对应的转轴转动,连通管随着转动,通过转轴转动,使牵拉套筒对人的腿部进行挤压按摩的同时,对人体腿部肌肉进行牵拉恢复;

53、s3、水敷恢复,在对人的上体和腿部进行按摩和牵拉的同时,水泵启动, 水进入到供水主管内,然后通过第一供水支管进入支撑台内,支撑台内的水通过第一排放管通过第一排放管排出,同时,水通过第二供水支管进入到支撑管内,按摩轴将支撑管内的水的温度传送到人的上体肌肉,支撑管内的水通过第二排放管排出,同时,水通过第三供水支管进入到转轴内,转轴内的水进入连通管内,连通管将水的温度传递给牵拉套筒,再由牵拉套筒传递给人的腿部肌肉,对人体肌肉进行热敷或冷敷。

54、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55、1、本发明中,通过安装按摩机构,在运动完后,人体趴到支撑台上,上体趴到海绵垫上,第二电机启动,第二螺纹杆随着转动,第二调节块随着第二螺纹杆的转动带动固定块和第三支撑壳体移动,使按摩轴移动到合适位置后,第三电机启动,第三电机带动第三螺纹杆转动,第三支撑壳体随着第三螺纹杆的转动向下移动,使按摩轴与肌肉接触,然后第一电机启动,第一螺纹杆随着第一电机转动,第二支撑壳体和第三支撑壳体随着往复移动,按摩轴在对肌肉上来回移动,按摩轴通过与肌肉往复移动的同时,按摩轴与肌肉摩擦会在支撑管上转动,对人上体肌肉进行按摩恢复;

56、2、本发明中,通过安装腿部牵拉机构,在对人的上体按摩同时。第四电机启动,第四电机带动第四螺纹杆转动,滑动块随着第四螺纹杆的转动带动升降平台和升降平台上的牵拉组件向下移动,使人的腿部置于两组牵拉组件的中间,然后两个第五电机同时启动,第五电机带动齿轮转动,多个齿轮带动相对应的转轴转动,连通管随着转动,通过转轴转动,使牵拉套筒对人的腿部进行挤压按摩的同时,对人体腿部肌肉进行牵拉恢复;

57、3、本发明中,通过安装水敷机构,在对人的上体和腿部进行按摩和牵拉的同时,水泵启动, 水进入到供水主管内,然后通过第一供水支管进入支撑台内,支撑台内的水通过第一排放管通过第一排放管排出,同时,水通过第二供水支管进入到支撑管内,按摩轴将支撑管内的水的温度传送到人的上体肌肉,支撑管内的水通过第二排放管排出,同时,水通过第三供水支管进入到转轴内,转轴内的水进入连通管内,连通管将水的温度传递给牵拉套筒,再由牵拉套筒传递给人的腿部肌肉,对人体肌肉进行热敷或冷敷;

58、4、本发明中,通过水敷机构、头部支撑组件、腿部牵拉机构和水敷机构相互配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按摩器和牵拉带对不同部位的肌肉进行牵拉,对于肌肉的恢复效率较低,并且费时费力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