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加工用物理微磁除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471894发布日期:2024-03-28 18:54阅读:11来源:国知局
羽绒加工用物理微磁除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微磁除菌,尤其涉及羽绒加工用物理微磁除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羽绒加工用物理微磁除菌装置可对填充后的羽绒件进行杀菌、净菌以及抗菌操作,主要是通过红外抑菌微磁波发生器发出远红外抑菌微磁波段,与面料上沾染的细菌建立共振场,让细菌细胞萎缩、死亡,并形成保护层,使纤维从病菌载体变成病菌抗体,从而实现抗菌抑菌功效,无需添加任何化学物质或助剂,在不破坏面料的基础上通过物理技术达到抑菌效果;然而,微磁除菌装置为一方形的舱体,为保证抗菌效果,舱体内仅在底部铺设一层羽绒件,空间利用率差,因此,如何提升对舱体的利用率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2、如申请号为“202211114611.x”,名称为“一种羽绒蛋白抗菌面料、物理微磁净菌处理装置及方法”,其通过设置多个圆周运动的翼臂,并在每一翼臂上再设置轨道,大大提高了方舱内成卷面料的堆放利用率,且各面料卷之间不会直接接触;同时,利用齿形带和齿轮的配合,实现各个横架上装载的面料卷靠近远红外抑菌微磁波发生器的频次相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2、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羽绒加工用物理微磁除菌装置,包括舱体,所述舱体一端的内壁上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

3、四组呈矩形分布的支撑柱;

4、一呈矩形设置的第一滑道;

5、滑动设置于第一滑道内的滑竿,所述滑竿上连接有羽绒件,所述滑竿受一外力驱动可沿第一滑道轨迹滑动以将羽绒件铺设为矩形状态。

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道外还等比例放大有一第二滑道,所述舱体上并列开设有两组滑槽,两组所述滑槽皆贯穿所述第一滑道并将其分割为一段滑道与二段滑道,两组所述滑槽内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所述第一滑板内开设有第一横向滑道和下滑道,所述第二滑板内开设有第二横向滑道和回转滑道;

7、所述滑竿在第一状态下可驱动羽绒件沿第一滑道的轨迹旋转,所述第一状态为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上移,一段滑道、第二横向滑道、二段滑道以及第一横向滑道相互连通;

8、所述滑竿在第二状态下可驱动羽绒件翻面,所述第二状态为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下移,第二滑道、下滑道、二段滑道以及一段滑道以及回转滑道依次连通。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舱体内壁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设置于一段滑道于回转滑道的连接处以限制羽绒件完成翻面。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舱体内壁上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于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滑竿中部开设有一竖向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一个端口上盖合有盖板,所述盖板通过阻尼或扭簧与所述滑竿转动连接。

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舱体远离第一滑道一侧的内壁上转动设置有一驱动臂,所述驱动臂包括:

13、套筒,转动连接于舱体并与所述第一滑道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轴线上;

14、延长臂,一端插设于所述套筒内,所述延长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滑竿转动连接;

15、弹簧,设置于套筒内,所述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并驱动延长臂朝向远离套筒的一侧运动。

16、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羽绒加工用物理微磁除菌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7、s1,将羽绒件与所述滑竿相连接;

18、s2,驱动滑竿绕第一滑道轨迹旋转;

19、s3,对羽绒件翻面;

20、s4,重复上述的s2,完成除菌。

2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s3的具体步骤如下:

22、s31,驱动第一滑板以及第二滑板下移,驱动滑竿由一段滑道经回转滑道进入第二滑道内,此时滑竿的移动方向发生变化,通过限位杆的限制,可将羽绒件的背面翻出,随着滑竿继续沿第二滑道逆方向运动,可以将羽绒件全部翻面;

23、s32,当滑竿由第二滑道经下滑道进入二段滑道内时,此时驱动第一滑板以及第二滑板上移,使第一横向滑道、二段滑道以及第二横向滑道处于同一水平线并相互连通,此时第一滑道再度成型,且滑竿位于第一滑道内。

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5、1、本申请中,通过将羽绒件呈单层的矩形设置于舱体内,既保证了红外抑菌微磁波发生器对羽绒件的除菌效果,同时提升了舱体内的空间利用率,并且随着滑竿的不停运动,羽绒件可沿第一滑道的轨迹不停旋转,以保证羽绒件除菌的均匀性;

26、2、本申请中,通过第二滑道、滑槽、第一滑板以及第二滑板的设置,可在羽绒件除菌过程中对其进行翻面,从而对羽绒件双面除菌。



技术特征:

1.羽绒加工用物理微磁除菌装置,包括舱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00)一端的内壁上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绒加工用物理微磁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道(120)外还等比例放大有一第二滑道(140),所述舱体(100)上并列开设有两组滑槽(150),两组所述滑槽(150)皆贯穿所述第一滑道(120)并将其分割为一段滑道(121)与二段滑道(122),两组所述滑槽(150)内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160)和第二滑板(170),所述第一滑板(160)内开设有第一横向滑道(161)和下滑道(162),所述第二滑板(170)内开设有第二横向滑道(171)和回转滑道(17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羽绒加工用物理微磁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00)内壁连接有限位杆(180),所述限位杆(180)设置于一段滑道(121)于回转滑道(172)的连接处以限制羽绒件完成翻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绒加工用物理微磁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00)内壁上连接有气缸(200),所述气缸(200)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板(210),所述连接板(210)连接于第一滑板(160)和第二滑板(1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绒加工用物理微磁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竿(130)中部开设有一竖向的贯穿孔(131),所述贯穿孔(131)的一个端口上盖合有盖板(132),所述盖板(132)通过阻尼或扭簧与所述滑竿(130)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羽绒加工用物理微磁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00)远离第一滑道(120)一侧的内壁上转动设置有一驱动臂(190),所述驱动臂(190)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羽绒加工用物理微磁除菌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羽绒加工用物理微磁除菌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的具体步骤如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羽绒加工用物理微磁除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舱体,所述舱体一端的内壁上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四组呈矩形分布的支撑柱;一呈矩形设置的第一滑道;滑动设置于第一滑道内的滑竿,所述滑竿上连接有羽绒件,所述滑竿受一外力驱动可沿第一滑道轨迹滑动以将羽绒件铺设为矩形状态。本发明通过将羽绒件呈单层的矩形设置于舱体内,既保证了红外抑菌微磁波发生器对羽绒件的除菌效果,同时提升了舱体内的空间利用率,并且随着滑竿的不停运动,羽绒件可沿第一滑道的轨迹不停旋转,以保证羽绒件除菌的均匀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华英新塘羽绒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