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盆骨折微创弹性髓内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71653发布日期:2024-03-28 18:54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盆骨折微创弹性髓内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骨盆固定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骨盆骨折微创弹性髓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骨盆,连结脊柱和下肢之间的盆状骨架,由后方的骶、尾骨(脊柱最低的两块骨)和左右两髋骨连接而成的完整骨环。从解剖上看,骨盆是由两侧的髋骨和后方的骶尾骨组成。髋骨属于不规则骨,由上部的髂骨、前下部的耻骨和后下部的坐骨融合而成。髋骨上部扁阔,中部窄厚,下部有闭孔,后外侧面上部平坦,有臀肌附着。髂骨由髂骨翼和髂骨体构成;坐骨由坐骨支和坐骨体构成;耻骨由耻骨上支、耻骨下支和耻骨体三部分构成,耻骨支最细,最易发生骨折。髋骨构成骨盆的外侧壁和前壁,中部的圆形深窝即为髋臼。根据骨折特点,可将骨盆分为骨盆环和髋臼两部分。骨盆环以髋臼为界,可分为前后两环。髋臼分为前柱(即髂耻柱)、后柱(即髂坐柱)和臼顶。骨盆骨折髓内固定因其创伤小,效果好,二次取出方便,在近年来成为骨科领域热门的新技术。随着术中影像检查技术发展和手术器械的进步,医生可以在x线和ct引导下,利用特殊的手术器械对患者的骨盆骨折进行髓内固定,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内针内固定术是将大小、长短适合的髓针插置于骨折断端两侧的骨髓腔内,使骨折得以固定的手术。髓内针有不同类型,如“v”形、梅花形、三角形等。“v”形、梅花形、三角形髓内针,适用于长管状骨骨折;三翼钉,适用于股骨颈骨折;克氏钢针,常用于手足的短骨骨折。临床上分闭合性髓内针固定术和开放性髓内针固定术。

2、髓内钉属医疗器械中的骨科内固定器械。结构具有髓内钉杆,在髓内钉杆近端设有近端锁定螺钉孔,在髓内钉杆表面设置有减压平面。在髓内钉杆表面设有一条以上呈长条形的减压平面,减压平面可从髓内钉杆近端直至髓内钉杆远端。在髓内钉杆近端设置有锁紧螺杆定位螺孔、连接套定位槽。

3、在出现盆骨骨折的情况下,由于骨折的位置不同,从而导致髓内钉需要针对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深度进行调整,且由于盆骨的不规则形态,传统髓内钉无法实现需要的效果,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控制髓内钉的进入方向,固定好髓内钉可以保证骨折的位置能够更好的恢复,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骨盆骨折微创弹性髓内固定装置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骨盆骨折微创弹性髓内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盆骨骨折传统髓内钉无法使用和髓内钉不易控制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骨盆骨折微创弹性髓内固定装置,包括底部支架,所述底部支架的一侧套接有横向连接块,所述横向连接块的内部卡接有小弹簧,所述小弹簧的一侧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卡接有竖向连接块,所述竖向连接块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竖向连接块的一侧设有连接球,所述连接球的另一端套接有上螺纹板,所述上螺纹板的下表面卡接有下螺纹板,所述底部支架的内部插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一侧设有操作板,所述操作板的内部卡接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另一端卡接有操作块,所述操作板的上表面插接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的外表面套接有挤压块,所述操作板的另一侧卡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的一侧设有气腔。

4、可选地,所述小弹簧的数量为十,所述连接板的数量为十,所述小弹簧和连接板之间相互适配。

5、可选地,所述上螺纹板的底部开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数量为四。

6、可选地,所述固定装置的数量为四,所述气腔的数量为二。

7、可选地,所述气腔的一侧设有气孔,所述气孔的一侧插接有右侧气管。

8、可选地,所述底部支架的内部插接有下侧气管,所述底部支架的内部插接有上侧气管,所述底部支架的内部插接有左侧气管。

9、可选地,所述气腔的内部卡接有密封管,所述密封管的上表面设有操控架。

10、可选地,所述操作板的一端卡接有针筒,所述针筒的外表面套接有延长管道,所述延长管道的一端设有气囊,所述延长管道的外表面套接有橡胶管。

11、可选地,所述延长管道的外表面套接有底部固定架,所述底部固定架的内部插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套接有上部固定架,所述底部固定架的内部卡接有卡扣。

12、可选地,所述底部支架的一侧卡接有档板。

13、一种骨盆骨折微创弹性髓内固定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步骤一、首先便是进行正常的手术流程,对病人的皮肤进行消毒杀菌等操作,然后割开皮肤,将盆骨骨折部位进行对其,然后开始利用钻孔工具对其进行打孔操作;

15、步骤二、根据病人盆骨受伤部位的需求调节螺钉的长度,可以通过添加或减少竖向连接块或横向连接块来调整螺钉的长度,然后便是将四根不同部位的气管与两个气腔一侧的四个气孔进行对接,这时可以将连接架插入到底部支架的内部进行固定;

16、步骤三、接下来就可以将上螺纹板和下螺纹板插入到盆骨一侧的孔洞当中,由于盆骨的形态特殊,因此需要使用四个操控架控制四个密封管对四个不同的气管分别进行内部加压或降压,从而做到控制上螺纹板与下螺纹板进入的方向与位置,并能够减少螺钉与盆骨的摩擦,使手术能够更快的进行下去;

17、步骤四、然后就是将橡胶管与气囊塞入底部支架的内部,当橡胶管进入底部支架的内部时会挤压两侧的连接板,使连接板向前进入到下一个零件的内部,当连接板进入一段距离后就会因为橡胶管的挤压导致连接板锁死两侧的零件,让设备从柔性状态进入到刚性状态,拿出橡胶管后连接板就会通过小弹簧回到原位取消锁定并恢复柔性状态;

18、步骤五、当气囊抵达上螺纹板与下螺纹板之间的位置时,就可以通过针筒对气囊进行加压,使其膨胀将上螺纹板和下螺纹板分开,从而利用上螺纹板和下螺纹板外表面的螺纹加大摩擦力,防止螺钉掉落出来,然后就是通过合并底部固定架与上部固定架,利用卡扣卡主上部固定架使气囊内部的气体不会泄露出去;

19、步骤六、最后当螺钉固定好后,就可以通过按压和推动挤压块与操作块使操作板脱离底部支架,四根气管塞入底部支架的内部,拔出针筒,剩余延长管道也塞入底部支架的内部,再盖上档板即可完成所有操作。

2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连接板与小弹簧收缩使设备处于柔性状态,橡胶管插入底部支架中心,当橡胶管接触到连接板后,就会让连接板向前移动进入到横向连接块的内部,再经过橡胶管的推动下使连接板的方位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横向连接块与底部支架处于一个锁定状态,因此处于刚性状态,橡胶管抽出后,连接板通过小弹簧复位,从而变回柔性状态,可以在安装螺钉时使用柔性状态,当连接架进入到底部支架内部后,挤压块通过挤压弹簧固定住底部支架,操作块通过拉伸弹簧固定底部支架,挤压块按住脱离底部支架,操作块向内部挤压脱离底部支架,通过气腔内部的操控架控制密封管,四个操控架分别控制四个方向气管内部的气体,通过四个气管不同的气压来调整螺钉的方向,螺钉进入到盆骨最深处后,将气囊塞入底部支架的内部,橡胶管挤压连接板,当气囊进入到最深处后,就可以通过针筒将气体充入气囊的内部,气囊膨胀会导致最顶部的上螺纹板和下螺纹板被顶开,顶开后的上螺纹板和下螺纹板会通过其表面的螺纹牢牢的固定在盆骨最深处,气囊充好气后,就可以将上部固定架盖在底部固定架的上表面,然后滑动卡扣,从而保证气囊内部的气体不会泄露,当螺钉固定好,就可以通过操作块和挤压块拆卸掉操作板,四根气管塞进底部支架,然后用挡板盖在底部支架的表面,从而保证内部的零件不会掉落出来,后续拆解需要先将气囊内部的气体放出来,然后再一步一步的将零件拿出来,通过四根不同方向气管控制螺钉扭出来即可。

22、通过拉伸弹簧,操控架和橡胶管等结构,极大的加强了设备的使用效果,既保证了该螺钉可以在柔性与刚性之间切换,又可以通过四根气管来控制螺钉的进出,减少意外情况破坏盆骨内部结构,减少了手术难度,大大减少了盆骨因不规则骨折的手术时间,减轻了医生了手术负担。

23、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传统髓内钉没有的柔性与刚性,减少了手术繁琐步骤,并保证了患者能够快速恢复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