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极紫外灯消毒杀菌装置

文档序号:37306994发布日期:2024-03-13 20:54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极紫外灯消毒杀菌装置

本发明属于消毒杀菌,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无极紫外灯消毒杀菌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如今人们越加重视消毒杀菌工作。紫外光源可以利用紫外线对微生物(细菌、病毒、芽孢等病原体)的辐射损伤和破坏核酸的功能使微生物致死或不能繁殖,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这种消毒杀菌方式无二次污染、无需储存且无残留。

2、目前传统的紫外灯杀菌消毒方式一般是采用直流、交流紫外灯,需要通过电极将紫外灯接入电路中;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灯内电极与石英的封接存在着一些问题,紫外灯中电极容易被氧化变黑,引起灯的寿命变短。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型化无极紫外灯消毒杀菌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无极紫外灯消毒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外壳、微波耦合孔、微波源、至少一组灯管插孔和至少一个无极紫外灯。

4、所述金属外壳,为厚度均匀的金属板围成的长方体外壳,其内部为反应腔。

5、所述一组灯管插孔,包括分别设置于金属外壳两个宽面的两个通孔。

6、所述无极紫外灯,主体为圆柱体结构,通过一组灯管插孔贯穿反应腔并垂直于所述金属外壳宽面。

7、所述微波耦合孔,设置于金属外壳的任一宽面。

8、所述微波源的微波输出端插入所述微波耦合孔并产生微波,从而激发无极紫外灯中的等离子体发出紫外光。

9、进一步地,所述反应腔的长为236mm~244mm,宽为88mm~96mm,高为42mm~46mm;所述灯管插孔与邻近的窄边间距为40mm~50mm,使灯管插孔与窄边间距约为微波1/4波长,所述微波耦合孔与较远窄边的间距为160mm~200mm,使微波耦合孔与较远窄边的间距约为整数倍波长,从而使灯管插孔处电场达到最大。

10、进一步地,所述无极紫外灯位于金属外壳外部的两段高度相同。

11、进一步地,所述微波源为磁控管。

12、本发明装置将磁控管产生的微波通过微波耦合孔馈入反应腔,在金属反应腔中激励微波电磁场;紫外灯管内气体在微波电磁场的作用下放电激发出等离子体,从而激发紫外灯辐射紫外线进行环境消杀。

13、本发明的优点主要体现在:本发明装置整体结构规格小,可应用于较为狭小的空间进行环境消杀;本发明通过微波电磁场激发紫外线,因此灯管内不需要存在电极,相比于有极紫外灯而言,采用无极微波紫外灯的结构更加简单,且具有启辉更快、发光更稳定、寿命更长的优势。



技术特征:

1.一种无极紫外灯消毒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外壳、微波耦合孔、微波源、至少一组灯管插孔和至少一个无极紫外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极紫外灯消毒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腔的长为236mm~244mm,宽为88mm~96mm,高为42mm~46mm;所述灯管插孔与邻近的窄边间距为40mm~50mm;所述微波耦合孔与较远窄边的间距为160mm~200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极紫外灯消毒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极紫外灯位于金属外壳外部的两段高度相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极紫外灯消毒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源为磁控管。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极紫外灯消毒杀菌装置,属于消毒杀菌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金属外壳、微波耦合孔、微波源、至少一组灯管插孔和至少一个无极紫外灯;其中,金属外壳内部为反应腔,无极紫外灯通过一组灯管插孔贯穿反应腔,微波源微波通过耦合孔插入反应腔。本发明装置利用磁控管产生的微波在金属反应腔中激励微波电磁场;紫外灯管内气体在微波电磁场的作用下放电激发出等离子体,从而激发紫外灯辐射紫外线进行环境消杀。本发明装置具有小型化、启辉快、发光稳定、寿命长的优势。

技术研发人员:张彩虹,柳建龙,曾葆青,东智尖木措,闫宗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电子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