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苏单元外固定装置及转运车

文档序号:37009173发布日期:2024-02-09 12:56阅读:18来源:国知局
复苏单元外固定装置及转运车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复苏单元外固定装置及转运车。


背景技术:

1、在医院急救和抢救过程中,复苏室和抢救室通常需要对患者进行转运,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然而,这种转运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特别是对于那些依赖呼吸机的患者来说。传统的转运方式通常涉及将患者从一个房间转移到另一个房间,需要拆卸和重新连接呼吸机、监护仪以及其他生命支持设备;而且所有的设备都放在狭小的床上,有些设备比较沉重,对患者的肢体产生压迫;管道线路混乱易缠绕。这个过程不仅繁琐,而且还存在患者呼吸机脱落、导管脱位和其他机械故障的风险,可能会导致患者状况恶化甚至危及生命。为了减少转运过程中的风险,需要一种便携式的复苏单元装置,可以方便地将患者从复苏室或抢救室转移到其他地方,同时保持呼吸机和其他生命支持设备的连通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复苏单元外固定装置及转运车。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苏单元外固定装置,包括与转运车可拆卸安装的连接板,该外固定装置包括:

4、第一固定件,其包括与所述连接板一端铰接的若干第一立杆、以及与所述第一立杆连接的第一放置盒;以及

5、第二固定件,其包括与所述连接板另一端铰接的若干第二立杆、以及与所述第二立杆连接的第二放置盒;

6、所述第一放置盒和第二放置盒的大小可调整以满足不同型号的呼吸机和监护仪的放置。

7、进一步地,第一盒底板,其底部与所述第一立杆连接;

8、固定于所述第一盒底板四周的若干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内部设有空腔;

9、伸缩布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内部的若干第一伸缩杆;

10、与所述第一伸缩杆连接的若干第一横杆;

11、固定于所述第一盒底板一个侧面且具有开口槽的第二侧板;

12、以及盖住于第一横杆和第二侧板的保护件;

13、所述第一盒底板、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形成放置所述呼吸机的放置空间,并通过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伸缩满足不同大小的呼吸机的放置。

14、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杆包括:

15、若干第一圆杆,其呈空心圆柱状并均匀布置于所述第一侧板的空腔内;以及

16、第二圆杆,其伸缩设置于所述第一圆杆内部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第二圆杆连接。

17、更进一步地,第二圆杆呈圆柱形且其最大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圆杆的最大直径。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放置盒包括:

19、第二盒底板,其底部与所述第二立杆连接;

20、固定于所述第二盒底板三个侧面的若干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内部设有空腔;

21、伸缩布置于所述第二侧板内部的若干第二伸缩杆;

22、固定于所述第二盒底板一个侧面且具有开口槽的透明侧板;

23、以及与所述第二伸缩杆连接的若干第二横杆;

24、所述第二盒底板、第一侧板、以及透明侧板形成放置所述监护仪的放置空间,并通过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伸缩满足不同大小的呼吸机的放置。

25、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伸缩杆包括:

26、若干第三圆杆,其呈空心圆柱状并均匀布置于所述第二侧板的空腔内;以及

27、第四圆杆,其伸缩设置于所述第三圆杆内部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二横杆与所述第四圆杆连接。

28、更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圆杆呈圆柱形且其最大直径小于所述第三圆杆的最大直径。

29、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连接板靠近于第一放置盒方向上的若干氧气瓶放置架,所述氧气瓶放置架的形状与氧气瓶匹配。

3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放置盒的底部还设有用于引出监护仪导联线的若干圆孔,所述外固定装置还包括设于连接板一端且用于收纳导联线的收纳盒。

3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转运车,包括上述的一种复苏单元外固定装置。

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3、(1)本发明将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固定于转运车旁边,方便医护人员的抢救行为的进行,并且防止了设备对患者造成肢体压迫。

34、(2)本发明设置了第一放置盒,可以适应不同大小的呼吸机。装置可以根据呼吸机的尺寸进行调节,确保呼吸机放置安全且避免在转运过程中发生松动或脱落的情况。

35、(3)本发明设置了第二放置盒,可以适应不同大小的监护仪。装置可以根据监护仪的尺寸进行调节,确保监护仪放置安全且避免在转运过程中发生松动或脱落的情况。

36、(4)本发明设置了氧气瓶放置架以牢固地固定氧气瓶,确保其在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7、(5)本发明设置了保护件,用于覆盖呼吸机,防止呼吸机受到污染。

38、(6)本发明设置了收纳盒,用于收纳监护仪的导联线,避免线缆的纠缠和混乱,确保转运过程中的整洁和顺畅。



技术特征:

1.一种复苏单元外固定装置,包括与转运车可拆卸安装的连接板(100),其特征在于,该外固定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苏单元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置盒(102)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苏单元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105)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苏单元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杆(108)呈圆柱形且其最大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圆杆(107)的最大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苏单元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放置盒(202)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苏单元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杆(205)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苏单元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圆杆(109)呈圆柱形且其最大直径小于所述第三圆杆(208)的最大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苏单元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连接板(100)靠近于第一放置盒(102)方向上的若干氧气瓶放置架(3),所述氧气瓶放置架(3)的形状与氧气瓶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苏单元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放置盒(202)的底部还设有用于引出监护仪导联线的若干圆孔(210),所述外固定装置还包括设于连接板(100)一端且用于收纳导联线的收纳盒(211)。

10.一种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复苏单元外固定装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苏单元外固定装置及转运车,包括与转运车可拆卸安装的连接板,该外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件,其包括与连接板一端铰接的若干第一立杆、以及与第一立杆连接的第一放置盒;以及第二固定件,其包括与连接板另一端铰接的若干第二立杆、以及与第二立杆连接的第二放置盒;第一放置盒和第二放置盒的大小可调整以满足不同型号的呼吸机和监护仪的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适应了不同大小的呼吸机、适应了不同大小的监护仪、避免了呼吸机和监护仪在转运时脱落、以及提高了转运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倪童天,毛恩强,陈尔真,王义辉,陈影,杨之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