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膜透析设备及其称重校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432195发布日期:2024-03-25 19:26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腹膜透析设备及其称重校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腹膜透析,尤其涉及一种腹膜透析设备及其称重校验方法。


背景技术:

1、腹膜透析(简称“腹透”)是利用人体腹腔内的腹膜作为半渗透膜,将配制好的腹膜透析药液经导管灌入患者的腹膜腔,在腹膜两侧存在溶质的浓度梯度差,高浓度一侧的溶质向低浓度一侧移动(弥散作用),水分则从低渗一侧向高渗一侧移动(渗透作用),通过腹腔透析液与人体体液的交换,以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毒性物质以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目的。常见的腹膜透析方式有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间歇性腹膜透析(ipd)、持续循环腹膜透析(ccpd)、夜间间歇性腹膜透析(nipd)、潮式腹膜透析(tpd)等。

2、传统的腹膜透析治疗采用人工操作,操作步骤多,耗时耗力。自动化腹膜透析(automatic peritoneal dialysis,简称apd)通过采用计算机程序控制的自动循环腹膜透析设备实现腹膜透析过程自动化,并可根据患者需求及临床特点灵活采取不同的透析模式。apd设备使用方便,为患者提供更多自由活动的机会,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和使用。

3、现有技术中,常见的自动化腹膜透析设备可以分为重力型腹膜透析设备(简称重力型apd)和动力型腹膜透析设备(简称动力型apd)。重力型apd设备主要利用重力作用驱动液体流动,不使用其他机械动力或仅使用机械动力作为辅助动力。动力型apd则主要采用机械动力驱动液体流动,使透析液在透析管路中流动形成透析液流。

4、现有的动力型apd通过隔膜液腔的压力变化来计算每次注入人体的药液量和从人体内引流出来的废液量,由于使用单一计量装置来测量药液注入量和废液引流量,因此在患者使用过程中,无法对计量装置进行校验,当计量装置出现较大偏差或故障时,可能难以发现。

5、现有的重力型apd虽然设有两个重量传感器,但是两个重力传感器相互独立工作,分别用于计量注入量和引流量,测量不同的目标数据,无法进行相互校验。当起到重要计量作用的重量传感器发生较大偏差时,设备无法及时发现故障并通知用户。

6、因此,现有的apd都缺少计量校准系统,无法及时发现计量装置可能出现的较大测量误差,可能存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或缺陷,提供一种腹膜透析设备及其称重校验方法。

2、本发明通过第一重量检测器、第二重量检测器两个称重传感器之间的相互校验,可以有效排除因称重传感器故障产生计量误差,大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用户使用安全性。本发明的称重校验结构,液体的整体行程较短,校验过程更方便快捷。由于称重校验过程无需将药液排放至废液收集器或废液管,避免了药液浪费。第一重量检测器和第二重量检测器可以都设置在腹膜透析设备的外壳内,从而减少外界因素对称重校验的干扰,提高校验的可靠性和速度。

3、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4、首先,本发明提供一种腹膜透析设备,用于与液体中转腔配合以进行腹膜透析,所述液体中转腔可通过液体管路分别与加热袋及废液收集器流体连通,所述腹膜透析设备包括,用于计量所述加热袋的重量的第一重量检测器,以及用于计量所述液体中转腔内的液体重量的第二重量检测器;

5、所述腹膜透析设备还包括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可接收并处理所述第一重量检测器的数据及所述第二重量检测器的数据,并校验所述第一重量检测器与第二重量检测器是否存在称重异常。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腹膜透析设备还包括预警装置,所述预警装置可在所述第一重量检测器或所述第二重量检测器存在称重异常时向用户发送预警信息。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警装置为显示器、扬声器、指示灯、蜂鸣器和震动马达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腹膜透析设备还包括压力控制机构,所述压力控制机构用于监测和控制液体中转腔内的压力。具体地,所述压力控制机构通过气体控制管路与所述液体中转腔气体连通。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腹膜透析设备还包括外壳,所述第一重量检测器及第二重量检测器均设于所述外壳内。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体中转腔安装于所述外壳内。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体中转腔的容积为20-1000ml,例如20ml、30ml、40ml、50ml、80ml、100ml、150ml、200ml、300ml、500ml、800ml、1000ml,优选为50-200ml。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内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液体中转腔的舱室。优选地,所述腹膜透析设备还包括用于对所述舱室的开闭状态进行监控的舱门状态检测器。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袋放置于所述外壳内。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腹膜透析设备还包括用于承托加热袋的托盘,所述外壳包括封盖,托盘与封盖之间形成相对封闭的加热腔,加热袋置于所述加热腔内。

15、其次,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腹膜透析设备的称重校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6、将加热袋内的至少部分药液输送至液体中转腔,或者将液体中转腔内的至少部分药液输送至加热袋;

17、采用第一重量检测器采集加热袋的重量值;

18、采用第二重量检测器采集液体中转腔的重量值;

19、基于所述加热袋的重量值和所述液体中转腔的重量值校验所述第一重量检测器与第二重量检测器是否存在称重异常。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加热袋的重量值和所述液体中转腔的重量值校验所述第一重量检测器与第二重量检测器是否存在称重异常的步骤中,包括以下任意一个或多个子步骤:

21、子步骤一:比较所述加热袋与所述液体中转腔在药液输送过程中的一个或多个时刻相对于第一基准时刻的重量变化值,所述第一基准时刻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刻之前;

22、子步骤二:比较所述加热袋与所述液体中转腔在药液输送前后的重量变化值;

23、子步骤三:比较所述加热袋与所述液体中转腔在药液输送过程中的一个或多个时间段内的重量变化过程。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步骤一和/或所述子步骤二的步骤包括:

25、计算所述加热袋的重量变化值与所述液体中转腔对应的重量变化值之间的差值;

26、将所述差值与预设的偏差阈值相比较,若所述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偏差阈值,则判定所述第一重量检测器与所述第二重量检测器为正常状态;若所述差值大于预设的偏差阈值,则判定所述第一重量检测器与所述第二重量检测器存在称重异常。

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步骤三的步骤包括:

28、绘制所述加热袋与所述液体中转腔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时间段内的重量变化曲线,判断重量变化曲线的形状是否匹配。

2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所述加热袋与所述液体中转腔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时间段内的重量变化曲线的匹配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匹配度阈值,则判定所述第一重量检测器与所述第二重量检测器为正常状态;若所述重量变化曲线的匹配度小于预设的匹配度阈值,则判定所述第一重量检测器与所述第二重量检测器存在称重异常。

3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步骤三的步骤包括:

31、计算所述一个或多个时间段内所述加热袋的重量变化速率及所述液体中转腔的重量变化速率;

32、比较所述加热袋的重量变化速率与所述液体中转腔的重量变化速率。

3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34、若所述第一重量检测器与所述第二重量检测器存在称重异常,向用户发送预警信息。

3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加热袋内的至少部分药液输送至液体中转腔的步骤在管路排气过程中执行。

3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加热袋内的至少部分药液输送至液体中转腔的步骤在药液注入过程中执行。

3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液体中转腔内的至少部分药液输送至加热袋的步骤在补液过程中执行。

3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39、本发明中,通过使药液由加热袋流动至液体中转腔,或者,使药液由液体中转腔流动至加热袋,由此使得第一重量检测器、第二重量检测器能够获得同一批输送药液的重量变化,数据处理单元在接收并处理第一重量检测器的数据及第二重量检测器的数据后,校验第一重量检测器与第二重量检测器是否存在称重异常。通过第一重量检测器、第二重量检测器两个称重传感器之间的相互校验,可以有效排除因称重传感器故障产生计量误差,大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用户使用安全性。本发明的称重校验结构,整体行程较短,校验过程更方便快捷。由于称重校验过程无需将药液排放至废液收集器或废液管,避免了药液浪费。第一重量检测器和第二重量检测器可以都设置在腹膜透析设备的外壳内,从而减少外界因素对称重校验的干扰,提高校验的可靠性和速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