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髋动脉内皮细胞源性外泌体在制备细菌疫苗中的应用

文档序号:37519691发布日期:2024-04-01 14:34阅读:16来源:国知局
猪髋动脉内皮细胞源性外泌体在制备细菌疫苗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特别是涉及猪髋动脉内皮细胞源性外泌体在制备细菌疫苗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外泌体(exosome)是一种在体内发现的天然存在的细胞外囊泡结构,直径35-120nm,由源自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外泌体能够递送细胞内的各类分子至相邻或远处的细胞和器官,介导各种生物功能。

2、外泌体可以作为细胞之间物质和信号通讯的途径,不同的细胞通过分泌携带不同组分的外泌体来实现细胞间通讯,这些外泌体被受体细胞吸收,通过物质交换或释放内含物实现物质和信号的交流。由于外泌体具有能够在机体的不同细胞之间递送分子货物(dna,rna,蛋白,脂质)的天然属性,这使其成为一种新型的物质递送纳米载体。

3、目前研究表明外泌体的产生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例如外泌体能够影响肿瘤发生、肿瘤生长和转移、副肿瘤综合征和治疗耐药性等,也可作为疾病诊断的标志物,且外泌体在诱导适应性和先天免疫反应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功能。当然,外泌体的天然递送机制也可以用于新型纳米疫苗的开发,它作为非细胞类疫苗,具有结构稳定、组成相对明确、安全性高、易保存、适合批量生产、可提高免疫应答的特异性等优势。

4、细菌感染往往引起机体产生败血症、菌血症,最终通过血液循环导致机体各个脏器发生损伤。目前,对于细菌感染后是否通过血管内皮细胞后产生的外泌体作用于全身各个脏器,以及血管内皮细胞被细菌感染后分泌的外泌体在抵御细菌感染方面的应用还尚未知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猪髋动脉内皮细胞源性外泌体在制备细菌疫苗中的应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研究发现细菌感染的猪髋动脉内皮细胞分泌的外泌体能够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下游宿主细胞,并发挥抵御细菌感染的作用,因此该外泌体可应用于制备新型细菌疫苗。

2、细菌感染在临床上是人和动物健康的重要威胁,它往往引发人和动物机体产生败血症、菌血症,通过全身血液循环最终造成机体各个脏器发生损伤,导致巨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针对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一般为抗生素治疗,通过破坏细菌细胞生长和增殖来发挥作用,但细菌的适应性很强,过度使用抗生素可能会造成细菌对抗生素的抵御能力增强,从而导致耐药,因此,针对细菌感染的最有效的方法是疫苗接种,而目前许多细菌疫苗存在副反应大、免疫效果差等缺点。本发明使用副猪格拉瑟菌(glaesserellaparasuis,g.parasuis)作为革兰氏阴性菌的代表,2型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 2,ss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作为革兰氏阳性菌的代表,研究细菌感染血管内皮细胞后分泌的外泌体在介导下游宿主细胞抵御细菌感染方面的应用,并通过小鼠试验验证外泌体在抵御细菌感染中的作用,旨在为制备新型细菌疫苗提供新的思路。

3、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4、本发明提供猪髋动脉内皮细胞源性外泌体在制备细菌疫苗中的应用,所述猪髋动脉内皮细胞源性外泌体是利用细菌感染的猪髋动脉内皮细胞的培养上清液提取得到。

5、进一步地,所述细菌疫苗为抵御革兰氏阴性菌和/或革兰氏阳性菌的疫苗。

6、进一步地,所述革兰氏阴性菌为副猪格拉瑟菌(glaesserellaparasuis);所述革兰氏阳性菌为2型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 2)或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

7、进一步地,所述猪髋动脉内皮细胞源性外泌体是利用差速离心法提取得到。

8、进一步地,所述差速离心法依次采用500×g、2000×g、10,000×g和100,000×g离心力进行离心处理。

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细菌疫苗,其成分包括猪髋动脉内皮细胞源性外泌体,所述猪髋动脉内皮细胞源性外泌体是利用细菌感染的猪髋动脉内皮细胞的培养上清液提取得到。

10、进一步地,所述猪髋动脉内皮细胞源性外泌体是利用差速离心法提取得到。

11、进一步地,所述差速离心法依次采用500×g、2000×g、10,000×g和100,000×g离心力进行离心处理。

12、进一步地,所述细菌疫苗为抵御革兰氏阴性菌和/或革兰氏阳性菌的疫苗。

13、进一步地,所述细菌疫苗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14、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15、本发明使用副猪格拉瑟菌(glaesserellaparasuis,g.parasuis)作为革兰氏阴性菌的代表,2型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 2,ss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s.aureus)作为革兰氏阳性菌的代表,研究细菌感染血管内皮细胞后分泌的外泌体在介导下游宿主细胞抵御细菌感染方面的应用,结果证实细菌感染猪髋动脉内皮细胞分泌的外泌体能够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下游宿主细胞,并且通过小鼠试验发现该外泌体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具有一定的抵御能力,且均能对小鼠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本发明为制备新型细菌疫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技术特征:

1.猪髋动脉内皮细胞源性外泌体在制备细菌疫苗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猪髋动脉内皮细胞源性外泌体是利用细菌感染的猪髋动脉内皮细胞的培养上清液提取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疫苗为抵御革兰氏阴性菌和/或革兰氏阳性菌的疫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革兰氏阴性菌为副猪格拉瑟菌(glaesserellaparasuis);所述革兰氏阳性菌为2型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 2)或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猪髋动脉内皮细胞源性外泌体是利用差速离心法提取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离心法依次采用500×g、2000×g、10,000×g和100,000×g离心力进行离心处理。

6.一种细菌疫苗,其特征在于,其成分包括猪髋动脉内皮细胞源性外泌体,所述猪髋动脉内皮细胞源性外泌体是利用细菌感染的猪髋动脉内皮细胞的培养上清液提取得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细菌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猪髋动脉内皮细胞源性外泌体是利用差速离心法提取得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细菌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离心法依次采用500×g、2000×g、10,000×g和100,000×g离心力进行离心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细菌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疫苗为抵御革兰氏阴性菌和/或革兰氏阳性菌的疫苗。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细菌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疫苗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猪髋动脉内皮细胞源性外泌体在制备细菌疫苗中的应用,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该猪髋动脉内皮细胞源性外泌体是利用细菌感染的猪髋动脉内皮细胞的培养上清液提取得到。本发明使用副猪格拉瑟菌作为革兰氏阴性菌的代表,2型猪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革兰氏阳性菌的代表,研究细菌感染血管内皮细胞后分泌的外泌体在介导下游宿主细胞抵御细菌感染方面的应用,结果证实细菌感染猪髋动脉内皮细胞分泌的外泌体能够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下游宿主细胞,并且发现该外泌体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具有一定的抵御能力,本发明为制备新型细菌疫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技术研发人员:于江,吴家强,高译丹,刘飞,张玉玉,李建达,丁罗刚,任素芳,陈智,张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