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探脉手环装置

文档序号:37657535发布日期:2024-04-18 20:31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探脉手环装置

本发明属于传感,具体涉及一种探脉手环装置。


背景技术:

1、传统中医诊脉是一种通过触摸和感知病人脉搏跳动情况来诊断病情的方法。脉诊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也是辨证论治的一种不可少的客观依据。在诊脉时,医生会将手指放在病人的寸口、关元、趺阳等部位的动脉上,感知脉搏的跳动情况,包括脉位的深浅、搏动的快慢、强弱(有力无力)、节律(齐否)、脉的形态(大小)及血流的流利度等。通过分析脉象的变化,医生可以了解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以及邪正消长的情况,从而对病情进行判断和预测。

2、传统中医诊脉中,寸关尺三脉是桡动脉上紧挨着的三小段血管的位置,它们的跳动状态与桡动脉总体的跳动情形是相似的。在中医的理论中,寸、关、尺分别对应于不同的脏腑器官,左手寸脉候心,关脉候肝,尺脉候肾;右手寸脉侯肺,关脉候脾胃,尺脉候命门。此外,寸关尺三脉的脉象还可以反映人体上、中、下三部的病理变化,上寸脉以候上(躯体上部),下尺脉以侯下(躯体下部)。在诊脉时,医生会用手指分别在寸、关、尺三脉的部位进行感知,了解脉搏的跳动情况。通过对脉象的观察和分析,医生可以了解病人的病情和体质状况,从而作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

3、传统中医诊脉在实时性和方便性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为了实现脉诊的客观化研究,设计出了电子诊脉仪。相关技术中的电子诊脉仪包括传感器、传感器连接腕带,充气囊、导管以及捏气囊。传感器固定在腕带上,腕带与冲气囊连接,冲气囊、导管以及手捏气囊依次连通。将腕带套在患者的手腕上,用手捏动手捏气囊给充气囊充气,以给手腕压力,脉搏的跳动频率通过充气囊传产给传感器。传感器将数据传递给终端,就可以获得患者的脉动情况。但是上述电子诊脉仪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充气囊的形状会发生变化,这就会造成充气囊加压均匀性差,稳定性差。

4、公开号为cn108309256a公开了一种诊脉装置及诊脉仪。该诊脉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充气组件、储气囊以及伸缩储气室;伸缩储气室包括固定部、活动部、伸缩连接件以及脉搏传感器;固定部为一端开口的中空壳体,活动部通过伸缩连接件与固定部的开口端连接,伸缩连接件以及活动部将固定部的开口密封,脉搏传感器固定在活动部上。但该专利难以获取准确的三脉生理数据,具体为:1.无法精准定位寸关尺三脉,2.针对脉象的压力调节等方面不够完善,3.探脉装置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探脉手环装置,该探脉手环装置能够对寸关尺三脉精准定位,且能够针对脉象进行压力调节,且该装置结构简单。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探脉手环装置,包括:

3、主机壳体,所述主机壳体内部设有存放监测电路的凹槽,所述监测电路用于将压电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并将数字信号无线传输至外部接收设备;

4、脉搏传感器,所述脉搏传感器通过寸关尺三脉的位置分别固定在所述主机壳体底部,使得各脉搏传感器能够分别探测寸关尺三脉的压电模拟信号,并将压电模拟信息传输至监测电路;

5、独立控制器,所述独立控制器位于主机壳体和对应的脉搏传感器之间,用于单独调控对应的脉搏传感器的压力变化程度;

6、加压元件,所述加压元件位于主机壳体底部或腕带底部,所述加压元件用于向各脉搏传感器加压;

7、腕带,所述腕带两端分别连接在主机壳体上。

8、优选地,所述独立控制器包括控制模块和活动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活动模块相连,所述活动模块与对应的脉搏传感器发生联动,其中:

9、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接收的指令信息控制活动模块发生形状变化使得对应的脉搏传感器的位置发生改变,从而调控对应脉搏传感器受到的压力的变化程度。

10、本发明在加压元件向脉搏传感器加压的情况下,通过活动模块的形状变化来灵活的单独控制分别位于寸关尺三脉的脉搏传感器的压力变化程度,从而能够更加精准的单个脉象的压力调节。

11、优选地,所述加压元件位于主机壳体的底部,通过改变加压元件的位置来单独调控各脉搏传感器的压力。

12、优选地,所述加压元件具有多个凸边,通过多个凸边实现对脉搏传感器的多档位调节。由于加压元件的边缘有多个凸边,通过多个凸边能够实现对单个脉上的脉搏传感器的多档压力调节。

13、优选地,所述加压元件的一端为调压拨片,所述调压拨片位于主机壳体的外侧,且与主机壳体的端部相贴合,通过旋转调压拨片,使得调压拨片位于腕带底部,所述调压拨片用于同时调节位于寸关尺三脉上的脉搏传感器的压力。

14、本发明将调压拨片作为支点,移动调压拨片至腕带底部,使得另一侧的脉搏传感器受到的压力发生改变,从而达到同时调节三个脉象的压力的作用;又由于调节拨片卡接在卡接凸块上,且在腕带底部远离脉搏传感器处旋转,因此旋转更加灵活的同时,在旋转过程中对脉搏传感器的影响较少。

15、优选地,所述主机壳体的两端分别具有凸起部,通过凸起部卡住手腕,在拉紧腕带时主机壳体环扣在桡骨茎突处,所述主机壳体为刚性材料。

16、由于本发明提供的主机壳体为刚性材料,并且两端具有凸起部能够很好的卡接在手腕处,因此能够牢固的卡住手臂,保持手腕位置的稳定。

17、优选地,在主机壳体的底部设有一横板在横板上分别粘连三个脉搏传感器,三个脉搏传感器的位置分别与寸关尺三脉位置对应,在拉紧腕带时粘连在横板上的三个脉搏传感器紧贴寸关尺三脉。

18、由于本发明提供的刚性横板较为固定,且在横板底部粘连三个脉搏传感器的位置与关尺三脉的位置相对应,从而使得三个脉搏传感器能够精准的定位寸在关尺三脉上。

19、优选地,所述腕带为柔性透气材料,所述柔性透气材料为编织布或硅胶。以提高佩戴舒适性。该结构可自然适配于不同粗细的手腕。柔性腕带可与皮肤更加贴合,避免由于手臂轻微运动导致晃动,从而影响脉搏传感器的探测。

20、优选地,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固定在主机壳体的上方,所述盖板内部设有存放电源的凹槽,通过所述电源与监测电路和脉搏传感器连接,所述电源用于向监测电路和脉搏传感器供电。

21、优选地,所述脉搏传感器包括从下至上堆叠的基底材料层、基底保护层、压电电极层、摩擦电极层、摩擦电极架构层;

22、所述基底材料层为聚合物柔性薄膜,厚度为50um~180um;基底保护层材料为pdms;压电电极层材料为cu、ag、au、al或pt;压电材料层为极化后的pvdf柔性压电薄膜;摩擦电极架构层材料为聚酷亚胺或聚四氟乙烯薄膜;摩擦电极层材料为cu、ag、au、al或pt,厚度为50nm~200nm;

23、所述摩擦电极层连接正极导线,压电电极层连接负极导线,所述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与电路连接;

24、所述摩擦电极架构层与所述主机壳体的底部粘连。

25、优选地,所述监测电路包括信号采集和传输电路和能源存储与释放电路;

26、其中,所述信号采集和传输电路包含电压信号采集模块、模数转换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所述电压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由偶极子驱动摩擦电极层输出的压电模拟信号,通过模数转换模块将所述压电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通过无线传输至外部接收设备;

27、所述能源存储与释放电路包含桥式整流模块和能源管理模块,所述桥式整流模块将脉搏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改变电压方向为正向,所述能源管理模块包含充放电协调控制器、充电控制器、放电控制器和若干电容,充放电协调控制充电控制器和放电控制器不同时连接同一个电容;

28、所述信号采集和传输电路和能源存储与释放电路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脉搏传感器的正负极导线分别连接信号采集与传输电路电压信号采集模块,所述脉搏传感器的正负极导线分别连接能源存储与释放电路;

29、优选地,所述探脉手环装置还包括开关,所述开关与信号采集和传输电路和能源存储与释放电路连接,并伸出主机壳体外。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31、本发明将加压元件作为支点,通过加压元件作用在主机壳体底部或腕带底部,基于杠杆原理使得脉搏传感器受到的压力发生改变,并通过独立控制器单独调控脉搏传感器压力变化的程度,从而实现了对单个脉象的精准调压。又由于所述脉搏传感器的位置分别对应寸关尺三脉位置,从而能够实现对寸关尺脉象的精准定位。并且本发明提供的手环结构简单,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