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纠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47325发布日期:2023-05-25 01:52阅读:78来源:国知局
颈椎纠正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颈椎护理,具体是颈椎纠正器。


背景技术:

1、颈椎纠正器是一种通过拉伸颈椎从而减轻神经压迫的装置,同时可以通过对颈椎的拉伸改善颈椎的生理曲度从而缓解痉挛,对轻症状的颈椎病具有较好的缓解效果。

2、现有技术中,对颈椎的纠正大多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站立时佩戴在颈椎上的,另一种是躺下时对颈椎进行支撑的,和枕头的功能类似,站立时佩戴在颈椎上的纠正器功能较为完善,但是躺下时支撑颈椎的纠正器大多只能进行固定弧度的支撑,而不同使用者的情况不同,不具备适用性,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颈椎纠正器,设置的颈部支撑块、颈部活动块、第一调节组件等结构的配合,通过设置的可以活动的颈部活动块作为装置的调节部分,通过转动第二调节杆带动传动皮带活动从而带动两个第一螺纹杆同步转动,使限位块沿第一螺纹杆的轴向方向移动,从而达到装置长度的调节,通过转动第一调节组件能够通过第一斜齿轮带动传动组件整体转动,从而使被头部支撑块限位的挤压块沿传动组件的轴向方向进行移动,对颈部活动块进行挤压,从而使颈部活动块上移,达到高度调节的效果,具有适用性高的优点。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颈椎纠正器,包括头部支撑块,所述头部支撑块的一端活动套接有颈部支撑块,所述颈部支撑块的内侧活动套接有颈部活动块,所述头部支撑块的一端活动套接有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的中部啮合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远离第一调节组件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挤压块,所述头部支撑块远离颈部支撑块的一侧底部活动套接有第二调节组件。

5、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颈部支撑块包括支撑块体,所述支撑块体靠近头部支撑块一侧底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支撑块体通过限位块与头部支撑块活动套接。

6、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颈部活动块包括活动块体,所述活动块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垫,所述活动块体的底部通过矩形块与颈部支撑块中的支撑块体活动套接。

7、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的外端与传动组件啮合,所述第一调节杆与头部支撑块活动套接。

8、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的后端传动连接有传动皮带,所述传动皮带远离第二调节杆的一端传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与颈部支撑块中的限位块螺纹连接且与头部支撑块活动套接。

9、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靠近第二斜齿轮的一端与头部支撑块活动套接,所述第二螺纹杆远离第二斜齿轮的一端与挤压块螺纹连接。

10、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挤压块与头部支撑块活动套接且在传动组件转动时沿传动组件的轴向方向移动,所述挤压块的形状为梯形且颈部活动块底部的一边位于梯形斜面上。

11、(三)有益效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颈部支撑块、颈部活动块、第一调节组件等结构的配合,达到增强适用性的效果,通过设置的可以活动的颈部活动块作为装置的调节部分,通过转动第二调节杆带动传动皮带活动从而带动两个第一螺纹杆同步转动,使限位块沿第一螺纹杆的轴向方向移动,从而达到装置长度的调节,通过转动第一调节组件能够通过第一斜齿轮带动传动组件整体转动,从而使被头部支撑块限位的挤压块沿传动组件的轴向方向进行移动,对颈部活动块进行挤压,从而使颈部活动块上移,达到高度调节的效果。



技术特征:

1.颈椎纠正器,包括头部支撑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支撑块(1)的一端活动套接有颈部支撑块(2),所述颈部支撑块(2)的内侧活动套接有颈部活动块(3),所述头部支撑块(1)的一端活动套接有第一调节组件(4),所述第一调节组件(4)的中部啮合有传动组件(6),所述传动组件(6)远离第一调节组件(4)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挤压块(7),所述头部支撑块(1)远离颈部支撑块(2)的一侧底部活动套接有第二调节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纠正器,其特征在于:颈部支撑块(2)包括支撑块体(21),所述支撑块体(21)靠近头部支撑块(1)一侧底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22),所述支撑块体(21)通过限位块(22)与头部支撑块(1)活动套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纠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活动块(3)包括活动块体(31),所述活动块体(3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垫(32),所述活动块体(31)的底部通过矩形块与颈部支撑块(2)中的支撑块体(21)活动套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纠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4)包括第一调节杆(41),所述第一调节杆(41)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斜齿轮(42),所述第一斜齿轮(42)的外端与传动组件(6)啮合,所述第一调节杆(41)与头部支撑块(1)活动套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纠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5)包括第二调节杆(51),所述第二调节杆(51)的后端传动连接有传动皮带(52),所述传动皮带(52)远离第二调节杆(51)的一端传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螺纹杆(53),所述第一螺纹杆(53)与颈部支撑块(2)中的限位块(22)螺纹连接且与头部支撑块(1)活动套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纠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6)包括第二斜齿轮(61),所述第二斜齿轮(61)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螺纹杆(62),所述第二螺纹杆(62)靠近第二斜齿轮(61)的一端与头部支撑块(1)活动套接,所述第二螺纹杆(62)远离第二斜齿轮(61)的一端与挤压块(7)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纠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块(7)与头部支撑块(1)活动套接且在传动组件(6)转动时沿传动组件(6)的轴向方向移动,所述挤压块(7)的形状为梯形且颈部活动块(3)底部的一边位于梯形斜面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颈椎护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颈椎纠正器,包括头部支撑块,所述头部支撑块的一端活动套接有颈部支撑块,所述颈部支撑块的内侧活动套接有颈部活动块,所述头部支撑块的一端活动套接有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的中部啮合有传动组件。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颈部支撑块、颈部活动块、第一调节组件等结构的配合,达到增强适用性的效果,通过两个第一螺纹杆同步转动,使限位块沿第一螺纹杆的轴向方向移动,从而达到装置长度的调节,通过传动组件整体转动,从而使被头部支撑块限位的挤压块沿传动组件的轴向方向进行移动,对颈部活动块进行挤压,从而使颈部活动块上移,达到高度调节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峰,周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一锤通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