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笔式倒睫电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70268发布日期:2023-08-18 15:19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笔式倒睫电解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笔式倒睫电解器。


背景技术:

1、倒睫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常有异物感、流泪和眼痛。由于睫毛长期摩擦眼球,导致结膜充血、角膜浅层混浊、血管新生、角膜上皮角化和角膜溃疡等。目前临床上针对少数倒睫者:一是用倒睫镊拔除,但拔除后还会如割韭菜一样再长,同时也存在局部感染的可能;二是在显微镜下切开倒睫部位除去毛囊;三是行电解法破坏倒睫的毛囊,而临床上使用的倒睫电解仪存在体积大、价格高、针端设计不合理等问题。针对倒睫较多或伴有睑内翻者行内翻倒睫矫正手术。在临床实践中,针对少数倒睫,用电解法治疗的效果最为理想。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电解器有两种:一是自制电解器,它是以眼科界普遍认知的原理,用三节1号电池串联,正极引出线连阳极板,负极引出线连接针灸针。该种方法已使用几十年,因存在诸多不便,使用者越来越少;二是商家生产的倒睫电解仪,在临床使用中我们发现存在体积大、成本高、针体长短固定不合适、没有手控或脚控开关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笔式倒睫电解器,采用眼科界普遍公认的原理,充电器来自给手机充电的输出电压5v、输出电流500ma的充电装置,笔部设计有手控开关,针灸针安装和拆卸便捷,达到了一人一针的目标。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效果良好。

2、经科技查新,截止2022年12月 12日,还没有类似的笔式倒睫电解器。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创新点有四点:一是利用小小的手机充电器为电源,其电压输出稳定、安全、可靠;二是在笔部设计的开关,很方便术者操作并可减少对病人正常组织的损伤;三是针灸针装卸方便,可有效避免医源性感染;四是针灸针固定合理,在针刺入倒睫毛的毛囊时,较为稳固而使操作准确快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笔式倒睫电解器,该电解器是由笔身、电路板、卡针套、针灸针、笔头、充电器、阳极板、圆柱孔洞、纵形凹槽、开关按钮、弹簧式触压开关、突起环和圆柱腔组成,该电解器设计科学合理,利用手机充电器为电源,不仅电压输出稳定、安全,而且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笔部设计独特,不仅握持稳定,而且设计有手控开关,便于手术操作;为有效避免医源性感染,针灸针一人一换一消毒,而且更换针灸针方便快捷;该电解器成本低廉、操作方便、效果良好。经临床使用,该电解器不仅适合眼部倒睫,对眼睑皮肤汗管瘤、较小的皮肤表浅血管瘤和扁平疣等亦有较好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笔式倒睫电解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解器是由笔身(4)、电路板(5)、卡针套(6)、针灸针(7)、笔头(2)、充电器(1)、阳极板(3)、圆柱孔洞(11)、纵形凹槽(12)、开关按钮(13)、弹簧式触压开关(14)、突起环(15)和圆柱腔(8)组成, 笔身(4)为直径约1cm的圆柱体,是由笔身(4)前端(9)和笔身(4)后端(10)组成,在笔身(4)前端(9)的两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笔头(2)和笔身(4)后端(10),笔头(2)的一端固定有针灸针(7),在笔身(4)前端(9)的表面上设有开关按钮(13),在笔身(4)腔内设有突起环(15),通过突起环(15)固定电路板(5),电路板(5)通过弹簧式触压开关(14)与开关按钮(13)连接,电路板(5)的一端与卡针套(6)连接,电路板(5)的另一端与充电器(1)的负极线连接,充电器(1)的正极线与阳极板(3)连接。

3、在笔身(4)前端(9)一端内腔两侧中部各设有纵形凹槽(12),纵形凹槽(12)宽度与电路板(5)厚度相匹配,笔身(4)前端(9)另一端内腔设有圆柱孔洞(11),卡针套(6)通过圆柱孔洞(11)和笔头(2)顶端的圆柱腔(8)与针灸针(7)连接。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笔式倒睫电解器,该电解器是由笔身(4)、电路板(5)、卡针套(6)、针灸针(7)、笔头(2)、充电器(1)、阳极板(3)、圆柱孔洞(11)、纵形凹槽(12)、开关按钮(13)、弹簧式触压开关(14)、突起环(15)和圆柱腔(8)组成,首次使用时,需先对该电解器进行组装,以后只需更换针灸针(7)即可,组装时将卡针套(6)与电线和电路板(5)前后端焊接,电路板(5)上的电线从笔身(4)后端(10)的尾孔穿出并与充电器(1)的负极线相连,将电路板(5)插入到笔身(4)前端(9)内两侧纵形凹槽(12)内并将笔身(4)前端(9)、笔身(4)后端(10)丝口拧紧,将针灸针(7)的柄端通过圆柱孔(11)插入到卡针套(6)内,再将笔头(2)与笔身(4)前端(9)的丝口拧紧,最后充电器(1)的正极线与阳极板(3)焊接,即完成该电解器的组装。之后按临床操作规范电解即可。经临床使用,安全可靠、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效果良好。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笔式倒睫电解器,该电解器用以对少数倒睫、汗管瘤等进行电解治疗。该电解器是由笔身(4)、电路板(5)、卡针套(6)、针灸针(7)、笔头(2)、充电器(1)、阳极板(3)、圆柱孔洞(11)、纵形凹槽(12)、开关按钮(13)、弹簧式触压开关(14)、突起环(15)和圆柱腔(8)组成,充电器(1)为给手机充电的输出电压5v、输出电流500ma的充电装置,笔身(4)和笔头(2)由硬质塑料制成,阳极板(3)为导电金属片;笔身(4)为直径约1cm的圆柱体,包括笔身(4)前端(9)和笔身(4)后端(10),笔身(4)前端(9)长约7cm,其两头均有长约1cm外丝口,笔身(4)前端(9)的头部约1.5cm的直径约1.5mm的圆柱孔洞(11),圆柱孔洞(11)与卡针套(6)大小相匹配,在笔身(4)前端(9)的内腔两侧中部各有一纵形凹槽(12),纵形凹槽(12)宽度与电路板(5)厚度相匹配,在圆柱孔洞(11)约0.5cm处设有开关按钮(13),与电路板(5)上的弹簧式触压开关(14)相连接,笔身(4)后端(10)腔内设突起环(15),用以固定电路板(5),开关按钮(13),其与电路板(5)上的弹簧式触压开关(14)相匹配,笔身(4)后端(10)内腔设有突起环(15),用以固定电路板(5),电路板(5)与卡针套(6)连接,笔头(2)呈圆锥状空腔,圆锥的顶部有一直径0.5mm,长3mm的圆柱腔(8),圆柱腔(8)与针灸针(7)针身直径相匹配,圆锥底部空腔有内丝口与笔身(4)前端(9)前部的外丝口相匹配;卡针套(6)由导电金属片制成,卡针套(6)内径与针灸针(7)的手柄直径相匹配,并使其尖端呈圆锥状腔隙。

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笔式倒睫电解器,该电解器一是设计科学合理。电解原理与电源输出按照眼科历版教科书普遍公认的原理进行设计;二是电源安全可靠。创新性的利用手机充电器为电源,不仅电压输出稳定、安全,而且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三是笔部设计独特。类似写字的圆珠笔,不仅握持稳定,而且设计有手控开关,便于手术操作;四是电解针装卸方便。临床上常使用针灸针对睫毛毛囊进行电解破坏,为有效避免医源性感染,针灸针应一人一换一消毒,该设计更换针灸针方便快捷,有效解决了此问题;五是成本低廉、操作方便、效果良好。经临床使用,该电解器不仅适合眼部倒睫,对眼睑皮肤汗管瘤、较小的皮肤表浅血管瘤和扁平疣等亦有较好的效果。

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笔式倒睫电解器,主要用于对少数倒睫的电解治疗,同时对眼睑皮肤的汗管瘤、≤2mm的皮肤表浅小血管瘤和扁平疣等均可进行电解治疗。该电解器按照眼科历版教科书普遍公认的原理进行设计,其电压与电流输出稳定并与三节1号新电池基本相当,其笔部的设计比较特殊和关键,不仅在笔部设计了便于操作的触压式开关,而且针灸针的固定比较牢固并很方便针灸针的更换。首次使用时,需先对该电解器进行组装,以后只需更换针灸针即可,组装时将卡针套与电线和电路板前后端焊接,电路板上的电线从笔身后端的尾孔穿出并与充电器的负极线相连,把电路板插入到笔身前端内两侧凹槽内并将笔身前后端丝口拧紧,这样电路板在笔身内则上下、前后、左右均固定不动,将针灸针的柄端通过圆柱孔插入到卡针套内,再将笔头与笔身前端的丝口拧紧,最后充电器的正极线与阳极板焊接,即完成该电解器的组装。之后按临床操作规范电解即可。经128例的临床使用,安全可靠、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效果良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