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提高弯曲稳定性的导丝

文档序号:34214988发布日期:2023-05-17 20:58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提高弯曲稳定性的导丝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提高弯曲稳定性的导丝。


背景技术:

1、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导致人口老龄化,进而造成获得性、钙化、严重、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数量增加。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进展性心血管疾病,出现症状后若无及时干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至3年。迄今没有药物被证实可以延缓主动脉瓣狭窄的进程,对于伴有典型症状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药物治疗目的仅限于缓解症状。

2、成功完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手术需要多个团队协同合作。核心操作流程包括:建立动脉血管通路;直头导丝跨主动脉瓣,交换弯头导丝,留置猪尾导管;经加硬导丝行主动脉瓣球囊扩张;瓣膜置入并撤出输送系统。其中,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中由于主动脉瓣口瓣叶钙化及重度狭窄,没有专门的跨瓣导丝进行跨越,造成跨瓣难度大同时跨瓣操作时间长,容易导致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危及患者术中安全。

3、某些螺旋形结构的可以弯直转换的导丝因自身结构的限制,在弯曲状态时可能存在滚转的情况,导致弯曲稳定性不可控。

4、因此急需一种弯直转换的跨瓣专业导丝,手术中实现导丝导引单元的弯直转换,尤其是一种能够提高弯曲稳定性的导丝,以适应手术需求,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弯曲稳定性的导丝,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丝导引单元无法弯直转换,且导丝弯曲稳定性不可控,无法适应手术中多种不同状况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能够提高弯曲稳定性的导丝,包括导引单元、第一导丝体、牵引线、锁紧单元和第二导丝体;第一导丝体的两端分别连接导引单元和锁紧单元的一端,锁紧单元的另一端与第二导丝体连接,牵引线的一端与导引单元连接,牵引线设置在导引单元、第一导丝体、锁紧单元和第二导丝体;导引单元包括弯折部,弯折部连接第一导丝体,弯折部包括圆环和连接件,多个圆环和连接件固定连接,连接件具有弧度,弯折部具有弧度,弯折部能够保持弯折状态;牵引线能够压缩弯折部,使导引单元变为竖直状态,也能够放松弯折部,使导引单元恢复为弯折状态;导引单元在竖直状态下用于弯曲导丝穿过动脉瓣操作,导引单元在弯折状态下用于弯曲导丝在心脏内的穿行。

4、进一步的,连接件为2个,2个连接件均与圆环连接。

5、进一步的,弯折部的弧度为90-180°。

6、进一步的,锁紧单元包括锁紧接头、锁紧螺母和锁紧环,锁紧接头的一端与第一尾段连接,锁紧接头的另一端与第二导丝体连接,锁紧螺母与锁紧接头螺纹连接,锁紧环设置在锁紧接头上,旋转锁紧螺母,锁紧螺母能够推动锁紧环在锁紧接头上滑动。

7、进一步的,牵引线从锁紧环中穿过。

8、进一步的,锁紧接头包括第一锁紧端和第二锁紧端,第一锁紧端与第一尾段连接,第二锁紧端与第二导丝体连接,第一锁紧端和第二锁紧端均为圆筒状,

9、进一步的,第一锁紧端和第二锁紧端不同轴。

10、进一步的,第二锁紧端上沿轴线设有第一豁口,第二导丝体的一端设有第二豁口,锁紧环上设有凸起,凸起穿过第一豁口和第二豁口并与牵引线连接。

11、进一步的,导引单元还包括导引头,导引头与弯折部连接;导引头包括导引端和底端,导引端为半球状结构,底端与弯折部和牵引线连接。

12、进一步的,第一导丝体为螺旋体结构,第一导丝体包括第一尾段,第一尾段设置在第一导丝体的一端,第一尾段与锁紧单元连接;第一尾段设有开口,牵引线从开口处伸出第一导丝体,所述第一尾段上设有第一涂层,第一涂层为平滑涂层。

13、一种可延长导丝,包括导引单元、第一导丝体、牵引线、连接单元和延长段;连接单元包括第一转接段、第二转接段和卡爪,第一转接段与第二转接段连接,卡爪设置在第一转接段和第二转接段之间;第一转接段包括第一圆管和第二圆管,第一导丝体与第一圆管连接,第二转接段包括第三圆管、第四圆管和第五圆管,第三圆管和延长段连接,第四圆管与第二圆管螺纹连接,第五圆管分别连接第三圆管和第四圆管;延长段能穿过第二转接段和卡爪,并与卡爪连接,从而将本实用新型弯曲导丝延长。

14、进一步地,第一圆管、第二圆管、第三圆管、第四圆管和第五圆管共轴,连接单元为圆筒状结构。进一步地,卡爪为椎体状结构,卡爪与连接单元共轴,卡爪的外径大于第三圆管的内径,卡爪无法脱出第三圆管。

15、进一步地,卡爪包括卡环和卡齿,卡齿设置在卡环的一端,卡齿为多个成环状排列的齿状结构,卡齿与卡环同轴,卡齿能够卡住延长段。

16、进一步地,卡齿与卡环连接端为卡环端,卡齿的另一端为卡接端,卡爪包括卡爪中心轴,卡接端与卡爪中心轴的距离小于卡环端与卡爪中心轴的距离。

17、进一步地,卡齿为弹性齿,卡接端能够在径向方向上被推动而远离卡爪中心轴,也能够靠弹性恢复原位,从而卡死延长段,确保延长段不能与连接单元脱离。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19、(1)本实用新型的弯曲导丝在向前运动时,弯折部在弯折状态下,能够使导引单元与患者心脏内壁的接触面积大于导引头的接触面积,分散导丝前进时对心脏内壁的压力,减少对心脏内壁的伤害;

20、(2)本实用新型的弯曲导丝的弯折部能够变为竖直状态,此时导引单元的横截面为圆形,横截面积最小,在手术中,有利于导引单元穿过狭窄的心脏瓣膜,避免穿行过程中对心脏造成损伤;

21、(3)本实用新型的弯曲导丝的锁紧单元能够锁紧或放松牵引线,能够切换并保持导引单元的直弯状态,便于手术操作;

22、(4)本实用新型的弯曲导丝的单个或多个连接件限制弯折部的弯曲方向,并使得弯折部的结构强度增加,使引导单元的弯曲稳定性提高;

23、(5)本实用新型的弯曲导丝能够使手术中不必更换不同型号的导丝,为手术操作提供更大便利。



技术特征:

1.一种能够提高弯曲稳定性的导丝,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引单元(1)、第一导丝体(2)、牵引线(3)、锁紧单元(4)和第二导丝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提高弯曲稳定性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12)为2个,2个连接件(112)均与圆环(11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提高弯曲稳定性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11)的弧度为90-1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提高弯曲稳定性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单元(4)包括锁紧接头(41)、锁紧螺母(42)和锁紧环(43),锁紧接头(41)的一端与第一尾段(21)连接,锁紧接头(41)的另一端与第二导丝体(5)连接,锁紧螺母(42)与锁紧接头(41)螺纹连接,锁紧环(43)设置在锁紧接头(41)上,旋转锁紧螺母(42)能够推动锁紧环(43)在锁紧接头(41)上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能够提高弯曲稳定性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线(3)能够从锁紧环(43)中穿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能够提高弯曲稳定性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接头(41)包括第一锁紧端(411)和第二锁紧端,第一锁紧端(411)与第一尾段(21)连接,第二锁紧端与第二导丝体(5)连接,第一锁紧端(411)和第二锁紧端均为圆筒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能够提高弯曲稳定性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端(411)和第二锁紧端不同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能够提高弯曲稳定性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紧端上沿第二锁紧端的轴线设有第一豁口(412),第二导丝体(5)的一端设有第二豁口(51),锁紧环(43)上设有凸起(431),凸起(431)穿过第一豁口(412)和第二豁口(51)并与牵引线(3)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提高弯曲稳定性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单元(1)还包括导引头(12),导引头(12)与弯折部(11)连接;导引头(12)包括导引端和底端,导引端为半球状结构,底端与弯折部(11)和牵引线(3)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提高弯曲稳定性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丝体(2)为螺旋体结构,第一导丝体(2)包括第一尾段(21),第一尾段(21)设置在第一导丝体(2)的一端,第一尾段(21)与锁紧单元(4)连接;第一尾段(21)设有开口,牵引线(3)从开口处伸出第一导丝体(2),所述第一尾段(21)上设有第一涂层,第一涂层为平滑涂层。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够提高弯曲稳定性的导丝,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导丝导引单元无法弯直转换,且导丝弯曲稳定性不可控,无法适应手术中多种不同状况的问题。本技术包括导引单元、第一导丝体、牵引线、锁紧单元和第二导丝体;第一导丝体的两端分别连接导引单元和锁紧单元的一端,锁紧单元的另一端与第二导丝体连接,牵引线的一端与导引单元连接,牵引线设置在导引单元、第一导丝体、锁紧单元和第二导丝体。本技术的弯曲导丝在向前运动时,导引单元弯折,分散导丝前进时对心脏内壁的压力,减少对心脏内壁的伤害;导引单元也能够变为竖直状态,有利于导引单元穿过狭窄的心脏瓣膜,避免穿行过程中对心脏造成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汪宇鹏,邓湘宁,唐熠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20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