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间室股骨后髁骨赘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59743发布日期:2023-05-25 04:23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间室股骨后髁骨赘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单间室股骨后髁骨赘凿。


背景技术:

1、单髁关节置换术是指仅对膝关节内侧或外侧室进行表面置换,其主要目的是替代膝关节胫股骨受破坏的软骨表面,治疗局限于单一间室的骨关节炎或骨坏死。由于单髁置换术保留了交叉韧带、髌股关节及对侧胫股间室,理论上能保留更正常的关节动力学,获得更大的活动度,保留骨量便于翻修为全膝关节表面置换。

2、单髁关节置换术实施手术后可能会发生胫骨平台垫的脱位,这可能是由于外科手术的失误造成的,比如没有完全切除股骨髁背侧的骨赘使得在关节屈曲时发生碰撞,并且会导致胫骨平台垫向前移位。因此单髁置换术应当在股骨截骨完成屈伸间隙平衡后,对股骨假体前缘和后缘进行处理,以防造成对胫骨平台垫的撞击。处理时,需要安装研磨器及防撞击引导器,研磨器去除股骨髁前方的部分骨质以免伸膝时对胫骨平台垫造成撞击,并用弧形骨刀去除股骨髁后髁骨赘。但是现有技术中弧形骨刀如用于髋臼杯与骨之间进行旋切直至假体松动,如公开号为cn202021137515.3名称为人工髋关节髋臼假体旋切取出器或者是公开号为cn201910032962.8一种股骨后髁骨赘去除装置,或者是公开号为cn201922319754.4 一种限位式弧形骨刀,这类弧形骨刀的刀刃横截面有的呈三角形,有的刃口呈v形,有的呈弧形,且有的刃部与杆部呈一定的角度,但是这些弧形骨刀受胫骨平台的限制,刃部的截骨范围也会受限,后髁骨赘均不能完全去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间室股骨后髁骨赘凿,通过改变刃部的形状及结构,并且在刃部与连接杆之间增加一个限位部,使得骨赘凿可以减少对软组织的伤害,当骨赘凿与防撞击引导器导槽配合使用时,可以避免截骨时胫骨侧对骨赘凿的遮挡,便于将后髁骨赘完全去除。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单间室股骨后髁骨赘凿,其包括刃部、限位部、手柄及连接杆,所述手柄固定安装于连接杆后部,所述限位部固定安装于连接杆前部,限位部的上下两面均为平面且相对于连接杆向下倾斜,所述刃部固定安装于限位部的前部且相对于限位部向上倾斜,刃部的横截面为弧形且中间厚边缘薄。

4、优化的,限位部的上下两面相对于连接杆向下倾斜的角度为150°- 160°。

5、优化的,刃部相对于限位部向上倾斜的角度为130°- 140°。

6、优化的,刃部的横截面中间最厚处的厚度为2.5-3.5mm,刃部的横截面边缘最薄处的厚度为2-2.5mm,刃部的底端到上端的距离为4.5-5.5mm,刃部的宽度为16.5-20.5mm,刃部长度为13-20mm,刃部的横截面为两个弧段,前端弧段半径为12-22mm,后端弧段半径为14-25mm,刃部端部到限位部上平面的高度为9.5-10mm。

7、进一步,手柄上下两面均设有多个凹槽,且上下两面套装有胶套,手柄左右两面为平面。

8、进一步,手柄的后端面为平面或球面,且后端面内嵌装有骨赘凿规格区分色块。

9、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单间室股骨后髁骨赘凿,具有如下优点:

11、1.骨赘凿刃部为弧形,使截取的骨面比较圆滑, 骨赘凿刃部中间厚边缘薄的设计,可以减小截骨时对软组织的伤害;

12、2.增加一个限位部,使骨赘凿刃部与限位部的夹角与防撞击引导器导槽的角度一致,敲击骨赘凿尾部时,刃部可顺着导槽截骨,移动不会受阻,且骨赘凿刃部与防撞击引导器导槽配合后,有一定的间隙,可以移动也可以转动一定角度,由此增大骨赘的去除范围;

13、3.限位部的上下两面均为平面且相对于连接杆向下倾斜,可避免截骨时胫骨侧对骨赘凿的遮挡,便于将后髁骨赘完全去除,且当限位部的上平面与防撞击引导器的下平面重合时,可以限制骨赘凿刃部的进一步截骨。



技术特征:

1.一种单间室股骨后髁骨赘凿,其特征在于:包括刃部、限位部、手柄及连接杆,所述手柄固定安装于连接杆后部,所述限位部固定安装于连接杆前部,限位部的上下两面均为平面且相对于连接杆向下倾斜,所述刃部固定安装于限位部的前部且相对于限位部向上倾斜,刃部的横截面为弧形且中间厚边缘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间室股骨后髁骨赘凿,其特征在于:限位部的上下两面相对于连接杆向下倾斜的角度为150°-1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间室股骨后髁骨赘凿,其特征在于:刃部相对于限位部向上倾斜的角度为130°-1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间室股骨后髁骨赘凿,其特征在于:刃部的横截面中间最厚处的厚度为2.5-3.5mm,刃部的横截面边缘最薄处的厚度为2-2.5mm,刃部的底端到上端的距离为4.5-5.5mm,刃部的宽度为16.5-20.5mm,刃部长度为13-20mm,刃部的横截面为两个弧段,前端弧段半径为12-22mm,后端弧段半径为14-25mm,刃部端部到限位部上平面的高度为9.5-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间室股骨后髁骨赘凿,其特征在于:手柄上下两面均设有多个凹槽,且上下两面套装有胶套,手柄左右两面为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间室股骨后髁骨赘凿,其特征在于:手柄的后端面为平面或球面,且后端面内嵌装有骨赘凿规格区分色块。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间室股骨后髁骨赘凿,包括刃部、限位部、手柄及连接杆,手柄固定安装于连接杆后部,限位部固定安装于连接杆前部,限位部的上下两面均为平面且相对于连接杆向下倾斜,刃部固定安装于限位部的前部且相对于限位部向上倾斜,刃部的横截面为弧形且中间厚边缘薄。本技术提供的器械可以避免截骨时胫骨侧对骨赘凿的遮挡,从而将后髁骨赘完全去除,并且防止过度截骨。

技术研发人员:张月静,王献抗,杨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思特医疗器材(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