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骨牵引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19826发布日期:2023-04-30 02:05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骨牵引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骨伤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骨牵引构件。


背景技术:

1、骨牵引术是骨折复位的前置手术,是通过重力牵拉,使骨折脱位复位的外科治疗手段。如中国专利cn202121017793.x公开了一种骨牵引架,该设备以病床床尾的床板作为支撑,对骨折位远端骨骼的牵拉行程支撑。但是该设备存在一定弊端,其中最重要的是适应性较差,也就是床板的形式,或者高度并不统一,部分修养病床仍采用框架结构,该设备缺少支撑基础;另外就是该设备缺少必要的腿部支承,也就是牵引弓的末端通过牵引绳,并经导轮连接配重,使用该设备会造成骨牵引工的上斜角度过大,为适用牵引角度还需要在小腿位置额外铺设垫块,又由于带有支承功能的垫块,如被褥等,透气性相对较差,骨牵引术持续时间往往较长,长期使用不利于患者骨伤位置的皮肤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一种新型骨牵引构件。

2、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为平板形式,是本设备的装配基础,也是使用时设备整体放置稳定的支撑基础;

3、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在其前部居中设置有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上设置有第一滑轮;

4、在支撑立柱的前端面上,通过连杆设置有第二滑轮,所述连杆设置方向垂直于支撑立柱;

5、所述支撑立柱下部,还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为框架结构,其设置方向与底板一致。在使用时,可以在支撑架上反复缠绕纱布,形成高透气性的肢体支承。

6、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立柱与连杆均为管套管结构,且在套管外壁设置有锁紧构件。

7、优选的,所述锁紧构件可以采用手拧螺套,以硬限位的形式锁紧,或穿设销轴的形式调高。

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架主体与装配连接臂,所述支架主体为矩形框架形式,且边角过度平滑;在支架主体的前端头位置一体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装配连接臂,且两个装配连接臂的宽度对应支撑立柱下部的宽度设置;

9、所述支撑架通过手拧螺套与手拧螺栓铰接于支撑立柱上,所述手拧螺栓是指螺栓端头固定设置有手拧套螺栓的形式。也就是说,手拧螺栓的螺杆部分依次穿过装配连接臂、支撑立柱、装配连接臂,并通过手拧螺套锁紧。以此实现的效果是通过手拧螺栓与手拧螺套的对向锁紧,对支撑架的朝向角度进行锁定。

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后部边缘位置还铰接设置有支撑柱,所述的支撑柱相对设置有两个,支撑柱是通过手拧螺栓的形式铰接于支撑架后部。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骨牵引构件存在的适应性差的问题,可以通过底板直接放置在病床上,同时设备集成设置了框架形式的支撑架,可通过缠绕纱布的形式行程高透气性的肢体支承,利于患者配合牵拉手术长期的提供肢体放置功能。同时设备简单,使用方便,极具推广价值。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骨牵引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为平板形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在其前部居中设置有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上设置有第一滑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骨牵引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与连杆均为管套管结构,且在套管外壁设置有锁紧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骨牵引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架主体与装配连接臂,所述支架主体为矩形框架形式,且边角过度平滑;在支架主体的前端头位置一体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装配连接臂,且两个装配连接臂的宽度对应支撑立柱下部的宽度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骨牵引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后部边缘位置还铰接设置有支撑柱,所述的支撑柱相对设置有两个,支撑柱是通过手拧螺栓的形式铰接于支撑架后部。


技术总结
一种新型骨牵引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为平板形式,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在其前部居中设置有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上设置有第一滑轮;在支撑立柱的前端面上,通过连杆设置有第二滑轮,所述连杆设置方向垂直于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下部,还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为框架结构,其设置方向与底板一致。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骨牵引构件存在的适应性差的问题,可以通过底板直接放置在病床上,同时设备集成设置了框架形式的支撑架,可通过缠绕纱布的形式行程高透气性的肢体支承,利于患者配合牵拉手术长期的提供肢体放置功能。同时设备简单,使用方便,极具推广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武宁,韩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滕州市工人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207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