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牵引调节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60297发布日期:2023-08-18 10:43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牵引调节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具体为一种牵引调节支架。


背景技术:

1、医疗骨科会运用到许多的支架,牵引支架就是其中的一种,牵引支架可以帮助腿部骨头的恢复,将受伤的腿部进行固定和牵引,防止对受伤的腿部造成二次伤害,有效的保护的受伤的腿部,特定的位置帮助了骨头的恢复,目前的医疗骨科用腿部牵引支架不能够进行多方位的调节,不能够对不同长度和受伤程度不同的病人调节出一个最合适的位置,因此需要一种装置解决上述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214857943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医疗骨科用腿部可调节牵引支架,其在使用时通过第一定位环和第二定位环进行患者肢体固定,通过第三螺柱使移动架在第三移动槽内移动且利用弹簧进行支撑。但是,利用第一定位环和第二定位环进行患者肢体固定存在部件过硬会导致患者的肢体血管受到压迫,血液不通;利用第三螺柱使移动架在第三移动槽内移动且利用弹簧进行支撑存在移动架在下降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弹簧过度压缩,无法继续下降调节高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一种牵引调节支架,解决现有技术会导致患者的肢体血管受到压迫,血液不通:以及由于弹簧过度压缩,无法继续下降调节高度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牵引调节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滑动连接有结构相同的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包括两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的螺杆座、转动连接于所述螺杆座上的支撑螺杆、固定连接于所述螺杆座上的导柱、螺纹连接于所述支撑螺杆上的螺座、固定连接于两所述螺座之间的弹力带,以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弹力带上用于固定患者肢体的上固定带,所述螺座上开设有配合所述导柱的导孔。其中,螺杆座滑动连接于底座上的方式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使用时,通过转动支撑螺杆,以及支撑螺杆通过导柱进行限位,从而螺纹连接的螺座在支撑螺杆上上下移动;同时患者将肢体放置于弹力带上后,通过上固定带和弹力带将患者的肢体包裹固定。这样设置,采用上固定带和弹力带固定的方式不会使患者的肢体收到较大的压迫,从而导致血液不流通;同时通过支撑螺杆来移动螺座能够有效地调节螺座的高度,以及相比于现有技术更容易对高度进行调节;且采用上固定带和弹力带的方式能够不限制患者肢体的固定角度,以及也能够使患者的肢体小幅度运动,增强恢复效果。

4、进一步,所述支撑螺杆上端固定连接有端把。通过设置端把能够更好的对支撑螺杆进行转动。

5、进一步,还包括上支架,所述上支架与所述导柱上端固定连接和与所述支撑螺杆转动连接。可采用轴承进行转动连接。这样设置,能够使导柱的上端固定且不影响支撑螺杆转动。

6、进一步,所述上固定带与所述弹力带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采用魔术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方便使用,且能够更换不同长度的上固定带。

7、进一步,所述弹力带上设有纽扣,所述上固定带上设有配合所述纽扣的扣孔。采用纽扣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上固定带和弹力带不易滑脱分离。

8、有益效果:使用时,通过转动支撑螺杆,以及支撑螺杆通过导柱进行限位,从而螺纹连接的螺座在支撑螺杆上上下移动;同时患者将肢体放置于弹力带上后,通过上固定带和弹力带将患者的肢体包裹固定。这样设置,采用上固定带和弹力带固定的方式不会使患者的肢体收到较大的压迫,从而导致血液不流通;同时通过支撑螺杆来移动螺座能够有效地调节螺座的高度,以及相比于现有技术更容易对高度进行调节;且采用上固定带和弹力带的方式能够不限制患者肢体的固定角度,以及也能够使患者的肢体小幅度运动,增强恢复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牵引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滑动连接有结构相同的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包括两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的螺杆座、转动连接于所述螺杆座上的支撑螺杆、固定连接于所述螺杆座上的导柱、螺纹连接于所述支撑螺杆上的螺座、固定连接于两所述螺座之间的弹力带,以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弹力带上用于固定患者肢体的上固定带,所述螺座上开设有配合所述导柱的导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螺杆上端固定连接有端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支架,所述上支架与所述导柱上端固定连接和与所述支撑螺杆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带与所述弹力带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带上设有纽扣,所述上固定带上设有配合所述纽扣的扣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牵引调节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滑动连接有结构相同的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包括螺杆座、支撑螺杆、导柱、螺座、弹力带,以及上固定带和导孔。这样设置,采用上固定带和弹力带固定的方式不会使患者的肢体收到较大的压迫,从而导致血液不流通;同时通过支撑螺杆来移动螺座能够有效地调节螺座的高度,以及相比于现有技术更容易对高度进行调节;且采用上固定带和弹力带的方式能够不限制患者肢体的固定角度,以及也能够使患者的肢体小幅度运动,增强恢复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邱健,纪娟,杨延超,陈华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瑞一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