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浮移动结构及转运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60379发布日期:2023-12-30 06:22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悬浮移动结构及转运床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悬浮移动结构及转运床。


背景技术:

1、当前,病人位于病床或者移动车上时,当需要转移病人,通常需要多人拉扯推拉才能将病人从病床或移动车转动至治疗平台上,这个过程一方面容易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另一方面当人手不够时,还容易延误病人及时转移,甚至耽误病人的及时就诊。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210277513u公开了气悬浮转运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上设置有床底板,床底板上设置有活动床板,活动床板的底部安装有气袋,所述气袋的底部设置有针眼气孔,床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向气袋中充入气体的充气装置,所述针眼气孔在气袋内充入气体时喷出气流、以在活动床板和对应接触面之间形成支撑气膜,所述气袋可拆安装在活动床板上,活动床板上设置有供气体流通的气体通道,气体通道进口与充气装置连通,气体通道出口与气袋进口连通。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在活动床板上的气体通道连通各气袋,由于气体通道设置在活动床板上,在dsa影像时会影响到血管造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气悬浮转运床的气体通道设置在活动床板上,在dsa影像时会影响到血管造影的问题,提供一种悬浮移动结构。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悬浮移动结构,包括平板以及安装在所述平板底面的气囊,所述气囊中形成有多个气室以及气道,各所述气室沿所述气道长度方向依次分布于所述气道的两侧并与所述气道相连通,所述气道上形成有充气口,所述充气口位于所述气囊上,所述气室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各所述出气孔位于所述气囊背离所述平板的一侧上。

3、在本技术方案中,在使用时,病人躺在平台上,利用充气口与外接的充气泵相连,启动充气泵后,气体通过充气口进入到气道,然后通过气道流入到各气室中,最后从气孔喷出,并在气孔对应的接触面之间形成气膜,在转移该悬浮移动结构时,气膜的形成能够减小气室底部与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便于医护人员移动该悬浮移动结构。此外,由于各气室沿气道长度方向依次布置在气道的两侧,这样的结构设置有利于气室进气均衡,均衡的进气效果使得气室鼓涨的速率基本能保持一致,从而能够使得位于平台上的病人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由于气道形成在气囊中,在进行dsa影像时,气道不会影响到x线穿透,从而不会影响到血管造影。

4、优选地,所述气囊与所述平板可拆卸连接。

5、优选地,所述气囊的外周在与所述平板相连处设置有压条,所述压条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贯穿所述气囊,所述平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孔位置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安装孔中连接有紧固件。

6、优选地,所述气囊包括不透气结构的第一层主体与第二层主体,所述第一层主体位于所述第二层主体上方,且所述第一层主体与所述平板相连,部分所述第一层主体与部分所述第二层主体相互连接分别形成多个所述气室与气道。

7、优选地,位于气道两侧的两个相对气室之间形成部分所述气道。

8、优选地,所述气室形成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气道相连通,位于所述气道两侧的两个所述气室上的进气口相对设置。

9、优选地,所述充气口形成在所述气囊靠近所述平板的一侧,所述充气口上连接有充气接头,所述平板上对应所述充气接头位置开设有开口结构,所述充气接头位于所述开口结构中。

10、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转运床,包括主体、支撑台面以及移动轮,所述支撑台面安装在所述主体上,所述移动轮安装在所述主体下方,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悬浮移动结构,所述平板置于所述支撑台面上并使得所述气囊与所述支撑台面相接触;所述主体上还设置有气泵以及与所述气泵电相连的控制器,所述气泵通过管道与所述充气口可拆卸连接。

11、优选地,所述主体为高度可调节结构以调节所述支撑台面的高度。

12、优选地,所述主体两侧还分别转动连接有护栏,所述护栏在展开时位于所述支撑台面侧。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病人躺在平台上,利用充气口与外接的充气泵相连,启动充气泵后,气体通过充气口进入到气道,然后通过气道流入到各气室中,最后从气孔喷出,并在气孔对应的接触面之间形成气膜,在转移该悬浮移动结构时,气膜的形成能够减小气室底部与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便于医护人员移动该悬浮移动结构。此外,由于各气室沿气道长度方向依次布置在气道的两侧,这样的结构设置有利于气室进气均衡,均衡的进气效果使得气室鼓涨的速率基本能保持一致,从而能够使得位于平台上的病人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由于气道形成在气囊中,在进行dsa影像时,气道不会影响到x线穿透,从而不会影响到血管造影。



技术特征:

1.一种悬浮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板(1)以及安装在所述平板(1)底面的气囊(2),所述气囊(2)中形成有多个气室(3)以及气道(4),各所述气室(3)沿所述气道(4)长度方向依次分布于所述气道(4)的两侧并与所述气道(4)相连通,所述气道(4)上形成有充气口(5),所述充气口(5)位于所述气囊(2)上,所述气室(3)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6),各所述出气孔(6)位于所述气囊(2)背离所述平板(1)的一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与所述平板(1)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浮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的外周在与所述平板(1)相连处设置有压条(7),所述压条(7)上设置有固定孔(8),所述固定孔(8)贯穿所述气囊(2),所述平板(1)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孔(8)位置相对应的安装孔(9),所述固定孔(8)与所述安装孔(9)中连接有紧固件(10)。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悬浮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包括不透气结构的第一层主体(21)与第二层主体(22),所述第一层主体(21)位于所述第二层主体(22)上方,且所述第一层主体(21)与所述平板(1)相连,部分所述第一层主体(21)与部分所述第二层主体(22)相互连接分别形成多个所述气室(3)与气道(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浮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气道(4)两侧的两个相对气室(3)之间形成部分所述气道(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3)形成有进气口(11),所述进气口(11)与所述气道(4)相连通,位于所述气道(4)两侧的两个所述气室(3)上的进气口(11)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口(5)形成在所述气囊(2)靠近所述平板(1)的一侧,所述充气口(5)上连接有充气接头(12),所述平板(1)上对应所述充气接头(12)位置开设有开口结构(13),所述充气接头(12)位于所述开口结构(13)中。

8.一种转运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01)、支撑台面(102)以及移动轮(103),所述支撑台面(102)安装在所述主体(101)上,所述移动轮(103)安装在所述主体(101)下方,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悬浮移动结构,所述平板(1)置于所述支撑台面(102)上并使得所述气囊(2)与所述支撑台面(102)相接触;所述主体(101)上还设置有气泵以及与所述气泵电相连的控制器,所述气泵通过管道(14)与所述充气口(5)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1)为高度可调节结构以调节所述支撑台面(102)的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1)两侧还分别转动连接有护栏(104),所述护栏(104)在展开时位于所述支撑台面(102)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浮移动结构及转运床,包括平板及安装在平板底面的气囊,气囊中形成有多个气室以及气道,各气室沿气道长度方向依次分布于气道的两侧并与气道相连通,气道上形成有充气口,充气口位于气囊上,气室上设有多个出气孔,各出气孔位于气囊背离平板的一侧上。在使用时,病人躺在平台上,利用充气口与外接的充气泵相连,启动充气泵后,气体通过充气口、气道流入到各气室中,最后从气孔喷出,并在气孔对应的接触面之间形成气膜,气膜的形成能够减小气室底部与接触面之间的摩擦,便于医护人员移动悬浮移动结构。由于气道形成在气囊中,在进行DSA影像时,气道不会影响到X线穿透,从而不会影响到血管造影。

技术研发人员:曾志文,刘陶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科莱瑞迪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