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电动调节角度的丁字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60356发布日期:2023-12-30 06:21阅读:21来源:国知局
可电动调节角度的丁字鞋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尤其是一种可电动调节角度的丁字鞋。


背景技术:

1、丁字鞋是一种骨科用医疗辅助器械,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足部压疮,方便护士观察,提供良好舒适性,防滑脱效果好的功效,适合各种原因引起的截瘫、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颈骨折或合并胖总神经损伤着及人工髓关节置换术后,需要穿丁字鞋固定患肢,以防止足下垂、足内旋、足外旋、关节僵直和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2、传统的丁字鞋包括鞋体和设置在鞋体后端的平衡杆,患者穿上丁字鞋后仰躺在病床上,平衡杆的设置是保证患者的患肢处于中立位,防止足下垂、足内旋以及足外旋等并发症。但是,病人仰卧一段时间需要翻身侧卧的时候,平衡杆由原来的水平状变为竖直状后会顶到病床,导致病人无法翻身侧卧,造成病人不能改变睡姿。长时间保持同一睡姿造成病人舒适度欠佳,并且容易产生褥疮。

3、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cn205234713u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丁字鞋,包括固定板、调节板和鞋体,所述鞋体竖直固定在所述固定板正面中间位置的下部,并且所述鞋体的鞋跟与所述固定板的下端齐平,所述调节板可转动的处于所述固定板的背面,该调节板的上部和下部有两处分别与所述固定板连接;在所述调节板上部设有圆弧形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板下部与所述固定板的下部铰接,所述调节板通过所述调节槽的不同位置固定到所述固定板上部来实现其相对所述固定板的转动。该申请的优点在于能很好的解决患者翻身的问题,使得患者在翻身后足部仍能保持中立位,防止足下垂、足内旋以及足外旋等并发症。但是,该申请同时也存在以下缺陷:由于该申请的调节方式是通过螺栓与螺母的手动调节方式,因此调节固定板与调节板之间的角度时,必须由陪护或家属来操作。但陪护或家属并非24h陪护在患者身边,在深夜或陪护不在场的情况下,患者自己是无法对丁字鞋进行独自调节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可调节的丁字鞋无法由患者独自调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电动调节角度的丁字鞋。现有技术的遥控小车系统和振动按摩器为本实用新型所借鉴。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电动调节角度的丁字鞋,包括方形的平衡板,平衡板的正面设置有鞋体,平衡板的背面间隔一定距离的设置有方形的调节板,调节板与平衡板铰接,铰点位于平衡板的左下角,所述平衡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调节板绕铰点相对于平衡板自动转动的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设置在平衡板上的减速电机和用于控制减速电机启停的遥控器,遥控器通过蓝牙系统与减速电机相连,减速电机的转轴贯穿平衡板连接有第一齿轮,调节板在对应位置设置有与第一齿轮匹配的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齿合连接,减速电机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可驱动调节板相对平衡板转动;第二齿轮的中心孔内贯穿的布置有销轴,销轴与第二齿轮和调节板固定连接,销轴与平衡板活动连接。使用时,患者穿戴好丁字鞋并仰躺在病床上,护理人员在丁字鞋底部与病床尾部护栏之间加装填充物。由于丁字鞋是固定在平衡板上,平衡板为方形结构,因此平衡板可保证患者的患肢处于中立位,避免患肢左右偏摆,防止足下垂、足内旋以及足外旋等并发症。当患者仰躺时间过久,为避免长期保持同一睡姿产生褥疮,患者可通过遥控器控制动力组件驱动调节板相对于平衡板转动,从而调整调节板与平衡板之间的夹角,调整好调节板的角度后,患者可翻身侧卧,此时调节板就作为支撑板,起到支撑患肢的作用,由于鞋体与平衡板固定连接,因此患者在翻身后仍可保持患肢中立位,防止足下垂、足内旋以及足外旋等并发症。动力组件的具体原理为:与平衡板固定连接的减速电机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同步转动,第二齿轮与调节板固定连接,因此调节板随第二齿轮同步转动,进而调整调节板的旋转角度。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组件采用齿轮传动的方式,具有传动精度高、传动效率较高、适用范围宽、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遥控器通过蓝牙系统与电机相连,其原理与现有技术的遥控小车相同,在此不再赘述。综上,从上述结构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通过遥控器就可控制动力组件驱动调节板相对于平衡板转动,使患者在翻身后仍可保持患肢中立位,防止足下垂、足内旋以及足外旋等并发症。通过电动的驱动方式,即使在深夜或陪护不在场的情况下,患者也可独自调整调节板的转动角度以适应自己的侧卧角度,大大降低了陪护的工作强度,提高了装置的灵活性以及适用范围,而且提高了效率。

3、进一步的是,平衡板内设置有轴承,销轴通过轴承与平衡板相连。销轴通过轴承与平衡板铰接,轴承具有润滑性好的优点,可以保证销轴与平衡板之间有效稳定的转动。

4、进一步的是,平衡板上设置有用于提供电能的蓄电池。前述的减速电机的驱动可以采用外接电线的方式与室内插座相连,但是医院的插座一般是位于病床的床头位置,而丁字鞋在床尾处,因此线束拖的较长,可能造成其它人绊倒。为此,本实用新型在平衡板上设置可充电的蓄电池解决上述线束带来的问题,而且减速电机只是工作时才耗电,所需的电量非常小,蓄电池完成可以满足要求。

5、进一步的是,调节板所在铰点的角设置有弧面。改进之前调节板的角为直角,调节板在转动之后,调节板铰点所在的直角有可能会延伸至平衡板的外部,进而造成干涉和抵触,为此,本实用新型将调节板所在铰点的角改进为弧面,这样就可避免转动后的调节板抵触到病床。

6、进一步的是,调节板的宽度为平衡板宽度的1/3~3/4。调节板没必要设置过宽,设置过宽会加重调节板的重量,进而增大减速电机的运行负荷;调节板也不能设置过窄,过窄会降低其支撑性。为此,本实用新型将调节板的宽度设置为平衡板宽度的1/3~3/4,最优值为1/2。

7、进一步的是,鞋体的前端为镂空结构,鞋体前端露出足趾,利于观察血运。

8、进一步的是,鞋体中部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条魔术贴毛面,另一侧设置有与魔术贴毛面匹配的魔术贴勾面。传统的丁字鞋是一体式,没有鞋带,与懒人鞋相似,由于不同患者的体征不同,足部大小也有差异化,因此不能有效保证与患者足部贴合程度。为此,本实用新型通过魔术贴来固定患者足部与鞋体,可以满足患者因不同体征带来足部大小差异化的问题,使患者足部与鞋体紧密配合,减少松动,保证患肢处于中立位。

9、进一步的是,鞋体的后端设置有用于按摩脚后跟的振动按摩器。患者穿上丁字鞋仰躺在病床后,患者的脚后跟承受了足部的重量,受压严重,为避免压疮及血脉不通畅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在鞋体的后端设置有用于按摩脚后跟的振动按摩器,对患者的脚后跟起到按摩作用,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压疮产生,提高患者穿戴的舒适度。震动按摩器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振动按摩器为现有技术常见的设备,本实用新型可借鉴现有技术的振动按摩器,其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10、进一步的是,鞋体的后端所在震动按摩器的表面设置有海绵垫。本技术的发明人考虑到人体脚后跟处的肌肉以及脂肪含量较少,患者仰躺时脚后跟受压严重,因此在鞋体的后端所在震动按摩器的表面设置有海绵垫,对人体脚后跟起到保护作用,提高患者穿戴的舒适性。

11、进一步的是,鞋体内设置有鞋垫,所述鞋垫包括鞋垫本体,鞋垫本体上设置有若干凸起的按摩齿,按摩齿为中空的空腔结构,鞋垫本体和按摩齿由硅胶制成,按摩齿通过胶合方式与鞋垫本体相连。鞋垫的设置一方面可提高患者穿戴丁字鞋的舒适度,另一方面也使患者足部与丁字鞋贴合更近紧密。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鞋垫还具有按摩效果,促进血液循环。鞋垫本体和按摩齿均由硅胶制成,且按摩齿通过胶合方式与鞋垫本体相连,硅胶化学性质稳定,使用寿命长,按摩齿中设置有密封的空腔,使用时,患者的足部踩在按摩齿上,按摩齿发生形变,从而使鞋垫具有良好弹性,让患者的足部感觉到柔软舒适,并为足部提供减震缓冲,且按摩齿可以全方位与脚掌接触,从而刺激使用者脚掌上的穴位,让患者在踩压的同时对脚掌进行按摩,有效促进使用者的血液循环,缓解使用者的足部疲劳,密封空腔的设置避免长期使用后空腔受力产生位移,从而导致鞋垫变形,使鞋垫局部没有弹性,影响按摩鞋垫的舒适性。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的丁字鞋通过电动的驱动方式,即使在深夜或陪护不在场的情况下,患者也可独自调整调节板的转动角度以适应自己的侧卧角度,大大降低了陪护的工作强度,提高了装置的灵活性以及适用范围,而且提高了效率。

14、2、本实用新型的丁字鞋在患者翻身后仍可保持患肢中立位,防止足下垂、足内旋以及足外旋等并发症。

15、3、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组件采用齿轮传动的方式,具有传动精度高、传动效率较高、适用范围宽、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16、4、本实用新型通过魔术贴来固定患者足部与鞋体,可以满足患者因不同体征带来足部大小差异化的问题,使患者足部与鞋体紧密配合,减少松动,保证患肢处于中立位。

17、5、本实用新型在鞋体的后端设置有用于按摩脚后跟的振动按摩器,对患者的脚后跟起到按摩作用,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压疮产生,提高患者穿戴的舒适度。

18、6、本实用新型在鞋体内设置有鞋垫,鞋垫具有良好弹性,让患者的足部感觉到柔软舒适,并为足部提供减震缓冲,且按摩齿可以全方位与脚掌接触,从而刺激使用者脚掌上的穴位,让患者在踩压的同时对脚掌进行按摩,有效促进使用者的血液循环,缓解使用者的足部疲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