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发肠道肿物回收网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82630发布日期:2023-07-15 14:28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发肠道肿物回收网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收网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发肠道肿物回收网篮。


背景技术:

1、肠道肿物为发生于小肠和大肠的良性﹑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因肿瘤发生的性质和部位而异。良性肿瘤中平滑肌瘤、腺瘤及纤维瘤都有发生恶变的可能,尤其是腺瘤,被认为是癌前病变,所以应该及早切除。

2、当肿物被切除后需要尽快的将其运出,尤其对于多发1.0cm以上大息肉/肿物摘除术后的回收问题,现有的传统异物取出网篮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网篮大小无法调整,息肉具有多块就需要多次对切除后的息肉进行搬运,容易造成患者痛苦,另外对于过大的息肉需要采用更大的网篮,从而无法达到灵活使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发肠道肿物回收网篮,该多发肠道肿物回收网篮能够将多发肠道肿物或巨大肠道肿物一次性运出,不破坏标本的完整性,减少标本丢失,避免反复进出,从而提高操作的效率,减少患者痛苦以及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发肠道肿物回收网篮,包括有套管、弹力套圈、收集网篮以及操作手柄,所述收集网篮环绕设置于弹力套圈上,所述弹力套圈和操作手柄分别设置于套管的两端,所述弹力套圈通过连接丝与操作手柄连接设置,所述连接丝滑移连接于套管内,所述操作手柄通过牵扯连接丝使得弹力套圈移动收纳于套管内;

3、所述连接丝设置有两个,所述弹力套圈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两连接丝上。

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需要进行手术取息肉时,先将弹力套圈和收集网篮收纳于套管内,在内窥镜下找到需要回收的组织标本,再通过推动操作手柄使得连接丝进行移动,从而带到弹力套圈和收集网篮沿着套管伸出,并且在弹力套圈自身的弹力作用下进行伸展,使标本抖入弹力网篮的底部,网篮在肿物重力作用延伸,闭合套圈缩小网口至组织不易脱出为止,当遇到其他需回收标本,再次打开套圈重复上诉操作,收集完所有标本,最终一次性退出。

5、本实用新型能够迅速将多发肠道肿物或巨大肠道肿物一次性运出,不破坏标本的完整性,减少标本丢失,避免反复进道,从而提高操作的效率,减少患者痛苦以及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发肠道肿物回收网篮,其特征是:包括有套管(1)、弹力套圈(2)、收集网篮(3)以及操作手柄(4),所述收集网篮(3)环绕设置于弹力套圈(2)上,所述弹力套圈(2)和操作手柄(4)分别设置于套管(1)的两端,所述弹力套圈(2)通过连接丝(5)与操作手柄(4)连接设置,所述连接丝(5)滑移连接于套管(1)内,所述操作手柄(4)通过牵扯连接丝(5)使得弹力套圈(2)移动收纳于套管(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发肠道肿物回收网篮,其特征是:所述收集网篮(3)呈蜂窝状或菱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发肠道肿物回收网篮,其特征是:所述收集网篮(3)由玻璃丝弹力线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发肠道肿物回收网篮,其特征是:所述套管(1)内滑移连接有导向管(6),所述导向管(6)的一端与操作手柄(4)连接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发肠道肿物回收网篮,其特征是:所述导向管(6)和套管(1)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发肠道肿物回收网篮,其特征是: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有设置于套管(1)上的限位槽和设置于导向管(6)上的限位块,所述限位槽沿套管(1)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限位块滑移于限位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发肠道肿物回收网篮,其特征是:所述限位槽呈“l”形结构设置或“t”形结构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发肠道肿物回收网篮,其特征是:所述限位槽呈“工”字结构设置或“匚”字结构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发肠道肿物回收网篮,其特征是:所述套管(1)上设置有沿其周向设置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沿套管(1)的轴向设置有多组,并且均与限位槽连通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发肠道肿物回收网篮,其特征是:所述操作手柄(4)包括有第一操作部(41)和第二操作部(42),所述第一操作部(41)和第二操作部(42)分别与两连接丝(5)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发肠道肿物回收网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有套管、弹力套圈、收集网篮以及操作手柄,收集网篮环绕设置于弹力套圈上,弹力套圈和操作手柄分别设置于套管的两端,弹力套圈通过连接丝与操作手柄连接设置,连接丝滑移连接于套管内,操作手柄通过牵扯连接丝使得弹力套圈移动收纳于套管内;连接丝设置有两个,弹力套圈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两连接丝上,该多发肠道肿物回收网篮能够将多发肠道肿物或巨大肠道肿物一次性运出,不破坏标本的完整性,减少标本丢失,避免反复进出肠道,从而提高结肠镜操作的效率,减少患者痛苦以及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燕,郑恩典,徐蓓蓓,俞俐琴,柳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市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20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