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粘贴敷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82611发布日期:2023-07-15 14:28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体粘贴敷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特别是一种立体粘贴敷贴。


背景技术:

1、临床上用于保护引流管管口的敷料,较多使用的是棉垫与纱块,并通过胶布固定,或者使用带有黏贴层的平面敷贴,以保护管口周围的皮肤,预防管口周围的皮肤感染。但在使用引流管和敷料进行引流的治疗过程中,引流管容易脱出。

2、为了减少引流管脱落的情况,医务人员只能够使用胶布对引流管进行多次固定,但是,由于置管时间长、缝线松脱等原因,依然会发生脱管的情况,尤其是使用一些又粗又硬的引流管进行引流时,松脱问题更为严重,不但会浪费耗材,增加人力、物力成本,还会增加病人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立体粘贴敷贴。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3、一种立体粘贴敷贴,包括:

4、敷料,所述敷料的中部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贯穿于所述敷料的上下表面,所述敷料的下表面设有第一黏贴层,所述第一黏贴层的下表面设有第一胶贴,所述第一胶贴覆盖于所述第一黏贴层,并与所述第一黏贴层可拆卸地连接;

5、立管,所述立管沿上下延伸,所述立管的下端与所述敷料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立管覆盖于所述连接孔的上侧,所述立管中空形成管腔,所述管腔贯穿于所述立管的上下两端,所述管腔与所述连接孔连通,所述立管的外周壁面设有向外延长的固定带。

6、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敷料用于保护引流管周围的皮肤,避免患者的皮肤出现感染,而立管用于固定引流管,引流管穿过立管的管腔后,能够让引流管保持稳定,避免引流管从患者的身上脱落;由于敷料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黏贴层,撕下第一胶贴后,能够直接将敷料黏贴在患者的皮肤上,以对患者的皮肤形成保护,也能避免立体粘贴敷贴脱落;另外,由于立管设置有固定带,通过固定带对引流管作进一步地捆绕固定,能够加强立体粘贴敷贴与引流管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地避免引流管脱落。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腔的内壁面设有第二黏贴层,所述立管设有第二胶贴,所述第二胶贴覆盖于所述第二黏贴层,并与所述第二黏贴层可拆卸地连接。由于立管的管腔内设置有第二黏贴层,撕下第二贴胶后,能够让立管与引流管的外周壁面相互黏贴固定,进一步地提高立体粘贴敷贴对引流管的固定效果,避免引流管脱落。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敷料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由所述敷料的外周延伸至所述连接孔,并与所述连接孔连通,所述立管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沿上下延伸,并与所述管腔连通,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连通。由于敷料设置有第一开口,而立管设置有第二开口,在布置好引流管后,可以将敷料和立管直接从引流管的侧壁卡入,让引流管进入到连接孔中,让固定引流管的操作更为简单、快捷,提高固定引流管的效率。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胶贴设有第一易撕翼,所述第一易撕翼由所述敷料的下表面向上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并向上凸出于所述敷料的上表面。第一易撕翼的设置,为撕开第一胶贴提供了一个操作者手部握持的位置,能够提高撕开第一胶贴的效率,从而让固定引流管的效率进一步地提高,而且,由于第一易撕翼穿过第一开口,能够让第一开口更容易地引起操作者的注意,也能够让第一开口的两侧保持分离状态,更方便固定引流管。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胶贴设有第二易撕翼,所述第二易撕翼由所述管腔的内壁面穿过所述第二开口,并向外凸出于所述立管的外表面。第二易撕翼的设置,为撕开第二胶贴提供了一个操作者手部握持的位置,能够提高撕开第二胶贴的效率,而且,由于第二易撕翼穿过第二开口,能够让第二开口更容易地引起操作者的注意,也能够让第二开口的两侧保持分离状态,进一步地提高固定引流管的效率。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带设有第三黏贴层,所述第三黏贴层位于所述固定带朝向所述立管的一侧,所述固定带还设有第三胶贴,所述第三胶贴覆盖于所述第三黏贴层,并与所述第三黏贴层可拆卸地连接。在固定带设置第三黏贴层,撕开第三胶贴,便能够使用黏贴的方式实现固定带对引流管的固定,操作简单、快捷。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胶贴设有第三易撕翼,所述第三易撕翼位于所述固定带的下端,并凸出于所述固定带的侧面。由于设置有第三易撕翼,为撕开第三胶贴提供了一个操作者手部握持的位置,能够提高撕开第三胶贴的效率,而且,由于第三易撕翼设置在固定带的下端,第三胶贴由下往上逐渐撕开,在撕开的过程中,可以优先将第三黏贴层的下端与引流管实现固定,能够避免固定带自身缠绕,也能够避免操作者的手部接触到第三黏贴层而影响第三黏贴层的黏性。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带设有多条,多条所述固定带绕所述立管的中轴线圆周均匀布置。设置有多条固定带,能够进一步地提高立体粘贴敷贴对引流管的固定效果,而且,由于多条固定带是均匀布置在立管外周的,能够让引流管外周的受力更为均匀。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体粘贴敷贴还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敷料同心设置,所述固定块的下表面设有第四黏贴层,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敷料的上表面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外径大于所述敷料的外径,所述固定块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固定块和所述敷料均为透明材料制件,所述第一胶贴覆盖于所述第四黏贴层,并与所述第四黏贴层可拆卸地连接。

15、设置固定块,能够进一步地提高立体粘贴敷贴与患者皮肤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立体粘贴敷贴从患者的身上脱落而影响对引流管的固定效果;设置第三开口,则能够避免固定块对第一开口的遮挡,立体粘贴敷贴能够从引流管的侧面直接卡入,让引流管更容易地进入到连接孔中;另外,由于固定块和敷料均为透明材料制成的,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医务人员能够直观地看见引流管周围的皮肤,若引流管周围的皮肤出现红肿等异常,医务人员能够及时地对患者进行治疗。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敷料还包括吸收层,所述吸收层与所述敷料的下表面连接,所述吸收层位于所述连接孔的外周。由于敷料设置有吸收层,能够对连接孔外周的渗液进行吸收,进一步地避免引流管周围的皮肤发生感染。



技术特征:

1.一种立体粘贴敷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粘贴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腔的内壁面设有第二黏贴层,所述立管设有第二胶贴,所述第二胶贴覆盖于所述第二黏贴层,并与所述第二黏贴层可拆卸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粘贴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敷料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由所述敷料的外周延伸至所述连接孔,并与所述连接孔连通,所述立管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沿上下延伸,并与所述管腔连通,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粘贴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贴设有第一易撕翼,所述第一易撕翼由所述敷料的下表面向上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并向上凸出于所述敷料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粘贴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贴设有第二易撕翼,所述第二易撕翼由所述管腔的内壁面穿过所述第二开口,并向外凸出于所述立管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粘贴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设有第三黏贴层,所述第三黏贴层位于所述固定带朝向所述立管的一侧,所述固定带还设有第三胶贴,所述第三胶贴覆盖于所述第三黏贴层,并与所述第三黏贴层可拆卸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粘贴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胶贴设有第三易撕翼,所述第三易撕翼位于所述固定带的下端,并凸出于所述固定带的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粘贴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设有多条,多条所述固定带绕所述立管的中轴线圆周均匀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粘贴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粘贴敷贴还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敷料同心设置,所述固定块的下表面设有第四黏贴层,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敷料的上表面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外径大于所述敷料的外径,所述固定块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固定块和所述敷料均为透明材料制件,所述第一胶贴覆盖于所述第四黏贴层,并与所述第四黏贴层可拆卸地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粘贴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敷料还包括吸收层,所述吸收层与所述敷料的下表面连接,所述吸收层位于所述连接孔的外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体粘贴敷贴,包括:敷料,所述敷料的中部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贯穿于所述敷料的上下表面,所述敷料的下表面设有第一黏贴层,所述第一黏贴层的下表面设有第一胶贴,所述第一胶贴覆盖于所述第一黏贴层,并与所述第一黏贴层可拆卸地连接;立管,所述立管沿上下延伸,所述立管的下端与所述敷料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立管覆盖于所述连接孔的上侧,所述立管中空形成管腔,所述管腔贯穿于所述立管的上下两端,所述管腔与所述连接孔连通,所述立管的外周壁面设有向外延长的固定带。本技术能够对引流管周围的皮肤进行保护,避免患者发生感染,也能够固定引流管,避免引流管脱落而导致病情难以观察及控制,甚至加重。

技术研发人员:宁燕文,罗丽芳,林雪华,刘付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20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