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咽后壁瓣咽成型手术后的辅助通气装置

文档序号:34880009发布日期:2023-07-25 12:28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咽后壁瓣咽成型手术后的辅助通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辅助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咽后壁瓣咽成型手术后的辅助通气装置。


背景技术:

1、腭咽闭合不全(velopharyngealinsufficiency,vpi)是发音、进食时鼻腔与口腔不能完全分隔的病理性状态,不经治疗的vpi影响患者的语音清晰度,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严重者影响其社会融入。腭裂术后vpi的发生率约为5%~36%,其中10%~20%的患者需要接受二期手术,传统的咽成形手术以咽后壁瓣术为代表,通过机械性的手段阻塞并缩小咽腔,于咽腔两侧预留通气孔,通过该通气孔维持鼻腔通气功能,目前该手术术后存在以下问题:

2、1、术后存在出血及分泌物过多风险,由于术后咽后壁的存在经鼻无法正常吸引鼻腔及咽腔内分泌物及出血,可能导致患者窒息。

3、2、由于术后局部组织肿胀,导致两侧通气孔闭塞,鼻腔无法通气,术后存在较长时间的张口呼吸以及打鼾等症状,影响术后睡眠质量。

4、3、术后该通气孔存在瘢痕挛缩可能,导致术后通气孔过小,出现鼻通气不足,同样影响发音以及睡眠。

5、因此,亟需一种用于咽后壁瓣咽成型手术后的辅助通气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咽后壁瓣咽成型手术后的辅助通气装置,旨在解决或改善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咽后壁瓣咽成型手术后的辅助通气装置,包括:

3、支撑系统,所述支撑系统包括两支撑环,两所述支撑环与人体鼻孔形态相适配,两所述支撑环之间固接有连接条;

4、侧管道系统,所述侧管道系统包括两管路,两所述管路分别与两所述支撑环固接,所述管路两端与外界连通,所述管路远离所述支撑环的一端侧壁开设有排杂组件。

5、优选的,所述排杂组件包括若干通孔,若干所述通孔不对称分布开设在所述管路侧壁。

6、优选的,所述管路为圆柱形结构。

7、优选的,所述管路内径面积为15-30mm2。

8、优选的,所述管路侧壁厚度为1-2mm。

9、优选的,所述管路为橡胶软骨。

10、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通过支撑环和连接条对两管路进行支撑,并将两管路插入鼻腔内,由两管路分别对术中所建立的通气孔进行支撑,能够到达帮助术后维持鼻腔通气,维持通气孔孔径大小,避免术后出现鼻腔阻塞的发生,避免术后因为瘢痕挛缩,导致鼻腔通气不足,并且通过在管路远离支撑环的一端侧壁开设排杂组件,能够启到辅助术后清理咽腔分泌物,避免出现分泌物过多阻塞咽腔,出现窒息风险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咽后壁瓣咽成型手术后的辅助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咽后壁瓣咽成型手术后的辅助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杂组件包括若干通孔(4),若干所述通孔(4)不对称分布开设在所述管路(3)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咽后壁瓣咽成型手术后的辅助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3)为圆柱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咽后壁瓣咽成型手术后的辅助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3)内径面积为15-30m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咽后壁瓣咽成型手术后的辅助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3)侧壁厚度为1-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咽后壁瓣咽成型手术后的辅助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3)为橡胶软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咽后壁瓣咽成型手术后的辅助通气装置,包括:支撑系统,支撑系统包括两支撑环,两支撑环与人体鼻孔形态相适配,两支撑环之间固接有连接条;侧管道系统,侧管道系统包括两管路,两管路分别与两支撑环固接,管路两端与外界连通,管路远离支撑环的一端侧壁开设有排杂组件,本技术能够辅助通气、便于术后清理鼻腔分泌物,同时帮助维持通气孔大小。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强,张浚睿,李云鹏,党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