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型髋关节截骨术后外展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66868发布日期:2023-12-14 07:20阅读:21来源:国知局
改良型髋关节截骨术后外展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良型髋关节截骨术后外展固定架。


背景技术:

1、髋骨截骨矫形术一般配合髋人字石膏固定治疗,髋人字石膏用于保持髋关节外展,其中短腿石膏用于固定脚踝至脚的部分,以保证双侧下肢保持外展状态。现有技术中的外展石膏将脚部完全包裹,无法观察到里面皮肤状况,容易压疮,且石膏的安装拆除操作繁琐;此外,石膏材质并不坚固,小患者容易活动腿脚使得石膏破裂。

2、专利公开号为cn205234726u公开的一种简易髋人字固定器通过分别设于脚踝下部的固定组件和两端分别与固定组件连接的伸缩杆组成新型的固定器,该固定器克服了石膏对脚踝产生压迫感的缺陷,通过延伸带将固定器固定到脚踝上,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器中使用了伸缩杆结构,该结构的设置,可根据患儿不同的髋结构及患儿髋关节恢复情况,来调整两个脚踝间的距离,从而更加利于小儿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但是,该技术方案中的伸缩杆横置于固定组件的前侧,其无法根据使用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角度设置(由于每个患者腿脚部形态不一,所需要设定的外展角度不同);并且设备在伸缩杆调整的同时,外展角度增大或减小,如果鞋拖无法对应进行角度调整,患者脚踝弯折降低舒适感。第二方面,现有固定装置的脚背固定板较浅,单条尼龙搭扣固定和限位效果不好,脚板较大的自由度影响治疗效果;公开专利还提及通过在脚背固定板上设置按摩区,然而在脚板固定状态下,按摩区不会主动对脚部实现按摩,因此,现有技术的按摩设计不够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改良型髋关节截骨术后外展固定架,可根据不同患者脚部对外展角度和间距对应性调整,还具有便于拆装且实用性高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3、一种改良型髋关节截骨术后外展固定架,包括与人体脚部形状相匹配的两个鞋拖和连接两个所述鞋拖的伸缩杆;所述鞋拖包括鞋底、鞋面、后跟鞋套和连接所述鞋底、鞋面和后跟鞋套的鞋帮,所述鞋帮和/或后跟鞋套设有数个孔洞;所述鞋面采用若干个可调节鞋体松紧度的绑带结构或者卡接结构构成;所述伸缩杆的两端部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连接于两个所述鞋拖的鞋帮相向的外侧避面上,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可调节所述鞋拖与伸缩杆中轴线的角度;

4、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设于伸缩杆端部的固定环、固定于所述鞋帮外侧的上套接环和下套接环、以及依次固定所述上套接环、固定环、下套接环的转轴;所述转轴为带旋拧头的外螺纹转轴,所述下套接环内设有与转轴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5、进一步的,所述下套接环与所述转轴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高度为3-8mm。

6、进一步的,所述旋拧头与上套接环之间、所述上套接环与固定环之间,所述固定环与下套接环之间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设有垫片。

7、进一步的,所述旋拧头的上方设置有一字型的凸棱。

8、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鞋拖内部垫有可充气分气的气压垫,所述气压垫为可拆卸结构或者为固接于所述鞋拖内侧的结构,所述气压垫的侧面设有充气口。

9、进一步的,所述气压垫通过矩阵分布的上下粘结点将其构成多凸起的气压垫片。

10、进一步的,所述气压垫覆盖鞋底内侧面、且至少部分覆盖或者全部覆盖后跟鞋套和鞋帮的内侧面。

11、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鞋面包括设于一侧鞋帮的鞋绳以及设于另一侧鞋帮的扣体。

12、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杆采用电动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管壁面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的内部通过连接线路与电动伸缩杆电性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本实用新型改良型髋关节截骨术后外展固定架通过便捷使用的鞋拖结构替换传统的石膏固定技术,将鞋拖的鞋面和侧面鞋帮通过绑带、孔洞设置成可视结构,随时可对脚部皮肤进行观察;并且该种结构保证脚部固定位置的透气,避免压疮。由于每个患者腿脚部形态不一,所需要设定的外展角度不同,本实用新型的两个鞋拖设置有伸缩杆和角度调节的连接机构,可以针对不同患者需求轻松调节外展角度。

15、第二方面,在鞋拖内侧设置可充放气的气压垫,位于脚底、脚踝、脚后跟进行充放气,即可以充当为被动的足底运动,又可以进一步降低对于长期固定引起压疮的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良型髋关节截骨术后外展固定架,包括与人体脚部形状相匹配的两个鞋拖(1)和连接两个所述鞋拖(1)的伸缩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鞋拖(1)包括鞋底(10)、鞋面(11)、后跟鞋套(16)和连接所述鞋底(10)、鞋面(11)和后跟鞋套(16)的鞋帮(12),所述鞋帮(12)和/或后跟鞋套(16)设有数个孔洞(13);所述鞋面(11)采用若干个可调节鞋体松紧度的绑带结构或者卡接结构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髋关节截骨术后外展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套接环(23)与所述转轴(24)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高度为3-8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髋关节截骨术后外展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拧头(25)与上套接环(22)之间、所述上套接环(22)与固定环(21)之间、所述固定环(21)与下套接环(23)之间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设有垫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髋关节截骨术后外展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拧头(25)的上方设置有一字型的凸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髋关节截骨术后外展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鞋拖(1)内部垫有可充气分气的气压垫(14),所述气压垫(14)为可拆卸结构或者为固接于所述鞋拖(1)内侧的结构,所述气压垫(14)的侧面设有充气口(1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良型髋关节截骨术后外展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垫(14)通过矩阵分布的上下粘结点将其构成多凸起的气压垫片。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良型髋关节截骨术后外展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垫(14)覆盖鞋底(10)内侧面、且至少部分覆盖或者全部覆盖后跟鞋套(16)和鞋帮(12)的内侧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髋关节截骨术后外展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11)包括设于一侧鞋帮(12)的鞋绳(111)以及设于另一侧鞋帮(12)的扣体(11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髋关节截骨术后外展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2)采用电动伸缩杆,所述伸缩杆(2)的管壁面设有控制开关(20),所述控制开关(20)的内部通过连接线路与电动伸缩杆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良型髋关节截骨术后外展固定架,包括与人体脚部形状相匹配的两个鞋拖和连接两个所述鞋拖的伸缩杆;所述鞋拖包括鞋底、鞋面、后跟鞋套和连接所述鞋底、鞋面和后跟鞋套的鞋帮,所述鞋帮和/或后跟鞋套设有数个孔洞;所述鞋面采用可调节鞋体松紧度的绑带结构或者卡接结构构成;所述伸缩杆的两端部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连接于两个所述鞋拖的鞋帮相向的外侧避面上,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可调节所述鞋拖与伸缩杆中轴线的角度。该固定架可根据不同患者脚部对外展角度和间距对应性调整,还具有便于拆装且实用性高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贺,何红艳,王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30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