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麻醉内镜检查专用通气工具

文档序号:34644073发布日期:2023-06-29 17:35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麻醉内镜检查专用通气工具

本技术涉及鼻咽通气工具,具体为一种新型的麻醉内镜检查专用通气工具。


背景技术:

1、鼻咽通气工具也称为鼻咽通气管,是一种简易方便的通气装置,用于解除上呼吸道梗阻,保持气道通畅。目前在麻醉科、呼吸内科、icu和急诊科等临床科室的医生和护士常作为气道管理辅助器具,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通气工具大多数还需要将口鼻都进行遮盖之后才能进行通气,此种结构难免会占用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口鼻进行检查的通道,影响操作,而且传统鼻氧管给氧效力不佳,经常发生低氧血症,鼻咽通气道,对口咽通气道损伤大,置入困难,因此便急需一种不占用空间并且有利于患者吸氧的通气工具,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麻醉内镜检查专用通气工具,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麻醉内镜检查专用通气工具,包括主管,所述主管的内壁上且位于中间位置固定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两侧且位于主管的内部分别设有给氧空腔和通气空腔,所述主管的一端固定设有给氧管,所述给氧管与给氧空腔连通,所述主管的一端且位于给氧管的一侧固定设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与通气空腔连通,所述给氧管与通气管的另一端均固定设有外接头。

5、优选的,所述主管的另一端固定设有第一锥面,所述第一锥面的一侧且位于主管的外壁上设有固定圈,所述第一锥面的另一侧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端且位于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锥面,所述第一锥面位于第二锥面的内部且两者的倾斜度相等,所述主管与出气管的连接处设有紧固螺母,便于增加出气管与主管连接处的密封性。

6、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出气管的外壁上且位于另外一端开设有通气口,便于使患者吸氧或者通气。

7、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出气管的外壁上且位于通气口的一侧设有刻度尺,便于对出气管的插入深度进行把控。

8、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外接头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接头的内部均设有塞体,所述塞体均与外接头螺纹安装,便于对外接头的开口处进行封堵。

9、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塞体的一端且位于外接头的外部均固定设有拧动块,所述拧动块的外壁上均固定设有防滑纹,所述拧动块的一端且位于中间位置均转动设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均与外接头的外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防滑纹,便于对拧动块进行转动,通过设置连接绳,可以防止塞体丢失。

10、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出气管的外壁上设有流量调节器,便于对氧气的输入速度进行控制。

11、(三)有益效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麻醉内镜检查专用通气工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主管、隔板、给氧空腔、通气空腔、给氧管、通气管和外接头,从而使用者可以通过外接头将给氧管与制氧机连接,将通气管与呼吸机连接,之后再将出气管通过鼻孔伸进患者的喉腔中,并使其处于声门上区以进行使用,此设计通过设置隔板将主管分为给氧空腔和通气空腔,以起到输氧与通气同时进行的效果,减少了占用空间,方便医护人员通过口腔来下内镜进而对患者进行检查;

14、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第一锥面、出气管、固定圈、第二锥面和紧固螺母,从而当使用者需要对主管和出气管进行连接时,可以先将主管上的第一锥面插入到出气管一端的第二锥面的内部,之后再拧紧紧固螺母并使其内部抵紧固定圈,当固定圈与出气管的一端接触时,此时主管与出气管之间的密封性最佳,此设计可以防止主管与出气管的连接处出现漏气的现象,并且方便对出气管进行更换;

15、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外接头上设置塞体、拧动块、防滑纹和连接绳,从而当该装置不再使用时,使用者可以通过拧动块将塞体安装到外接头中,以对外接头进行封堵,防止长期不使用出现进灰的现象,并且通过设置连接绳,可以防止塞体发生丢失。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的麻醉内镜检查专用通气工具,包括主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1)的内壁上且位于中间位置固定设有隔板(2),所述隔板(2)的两侧且位于主管(1)的内部分别设有给氧空腔(3)和通气空腔(4),所述主管(1)的一端固定设有给氧管(5),所述给氧管(5)与给氧空腔(3)连通,所述主管(1)的一端且位于给氧管(5)的一侧固定设有通气管(6),所述通气管(6)与通气空腔(4)连通,所述给氧管(5)与通气管(6)的另一端均固定设有外接头(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麻醉内镜检查专用通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1)的另一端固定设有第一锥面(8),所述第一锥面(8)的一侧且位于主管(1)的外壁上设有固定圈(9),所述第一锥面(8)的另一侧设有出气管(10),所述出气管(10)的一端且位于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锥面(11),所述第一锥面(8)位于第二锥面(11)的内部且两者的倾斜度相等,所述主管(1)与出气管(10)的连接处设有紧固螺母(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麻醉内镜检查专用通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10)的外壁上且位于另外一端开设有通气口(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麻醉内镜检查专用通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10)的外壁上且位于通气口(13)的一侧设有刻度尺(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麻醉内镜检查专用通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头(7)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接头(7)的内部均设有塞体(15),所述塞体(15)均与外接头(7)螺纹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麻醉内镜检查专用通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塞体(15)的一端且位于外接头(7)的外部均固定设有拧动块(16),所述拧动块(16)的外壁上均固定设有防滑纹(17),所述拧动块(16)的一端且位于中间位置均转动设有连接绳(18),所述连接绳(18)的另一端均与外接头(7)的外壁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麻醉内镜检查专用通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10)的外壁上设有流量调节器(19)。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麻醉内镜检查专用通气工具,包括主管,所述主管的内壁上且位于中间位置固定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两侧且位于主管的内部分别设有给氧空腔和通气空腔,所述主管的一端固定设有给氧管,所述给氧管与给氧空腔连通,所述主管的一端且位于给氧管的一侧固定设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与通气空腔连通,所述给氧管与通气管的另一端均固定设有外接头,使用者可以将给氧管与制氧机连接,将通气管与呼吸机连接,之后再将出气管的一端通过鼻孔伸进患者的喉腔中,并使其处于声门上区以进行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廖欢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省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0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