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腔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92436发布日期:2023-08-10 03:14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腔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引流管,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双腔引流管。


背景技术:

1、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处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而在肝胆恶性肿瘤患者中,常常会出现恶性胆道梗阻,导致患者出现黄疸,影响患者的肝功能甚至危及生命。现在对于此种情况的治疗,往往是先利用引流管排出患者胆管内淤积的胆汁(积水经引流管前端的引流孔进入引流管内,再从引流管的另一端即出口端排出)后,再另行外照射放射治疗,引流与放射不能同时进行,导致医疗治疗的时间加长,患者所受的痛苦加大,治疗的费用增加,患者的康复时间延长。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双腔引流管,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腔引流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腔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主体,所述引流管主体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一侧开设有引流通孔,所述管体的内部还开设有第二空腔,采用这种设计带来了在实际使用中,在原引流管主体的基础上,在管体上再开一条第二空腔,在进行正常引流的同时,可在第二空腔中加入放射性粒子进行放射治疗,从而使得引流与腔内放射治疗可以同时进行,不仅缩短了医疗治疗与患者康复的时间,还降低了患者所受的痛苦与治疗的费用。

3、进一步的,所述引流通孔上设置有滤网安装座,所述滤网安装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本体,在实际使用中,通过滤网安装座和过滤网本体的设置,能够对积水进行过滤,避免堵塞。

4、进一步的,所述滤网安装座的末端固定安装有螺纹连接管,且所述螺纹连接管与所述引流通孔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管主体还包括防回流机构,所述防回流机构包括防回流管道、第一中空腔、第二中空腔、第三中空腔、安装基板、通槽、复位弹簧和密封塞块,在实际使用中,通过防回流机构的设置,能够避免引流管主体发生回流的现象,使得患者的人身安全受到了保障,增加了引流管主体的使用安全性。

6、进一步的,所述防回流管道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所述第一中空腔、第二中空腔和第三中空腔皆开设于所述防回流管道的内部,所述第三中空腔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基板,所述安装基板上均匀开设有通槽,所述安装基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塞块。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中空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中空腔和所述第三中空腔的直径。

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9、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管体、第一空腔、引流通孔和第二空腔,采用这种设计带来了在实际使用中,在原引流管主体的基础上,在管体上再开一条第二空腔,在进行正常引流的同时,可在第二空腔中加入放射性粒子进行放射治疗,从而使得引流与腔内放射治疗可以同时进行,不仅缩短了医疗治疗与患者康复的时间,还降低了患者所受的痛苦与治疗的费用。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滤网安装座和过滤网本体的设置,能够对积水进行过滤,避免堵塞;通过防回流机构的设置,能够避免引流管主体发生回流的现象,使得患者的人身安全受到了保障,增加了引流管主体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双腔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主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主体(100)包括管体(110),所述管体(110)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111),所述第一空腔(111)的一侧开设有引流通孔(112),所述管体(110)的内部还开设有第二空腔(1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通孔(112)上设置有滤网安装座(114),所述滤网安装座(11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本体(1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安装座(114)的末端固定安装有螺纹连接管(116),且所述螺纹连接管(116)与所述引流通孔(112)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主体(100)还包括防回流机构(117),所述防回流机构(117)包括防回流管道(118)、第一中空腔(119)、第二中空腔(120)、第三中空腔(121)、安装基板(122)、通槽(123)、复位弹簧(124)和密封塞块(1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回流管道(118)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一空腔(111)的内部,所述第一中空腔(119)、第二中空腔(120)和第三中空腔(121)皆开设于所述防回流管道(118)的内部,所述第三中空腔(12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基板(122),所述安装基板(122)上均匀开设有通槽(123),所述安装基板(12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124),所述复位弹簧(12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塞块(1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空腔(120)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中空腔(119)和所述第三中空腔(121)的直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引流管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双腔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主体,所述引流管主体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一侧开设有引流通孔,所述管体的内部还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引流通孔上设置有滤网安装座,所述滤网安装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本体。本技术通过设有管体、第一空腔、引流通孔和第二空腔,采用这种设计带来了在实际使用中,在原引流管主体的基础上,在管体上再开一条第二空腔,在进行正常引流的同时,可在第二空腔中加入放射性粒子进行放射治疗,从而使得引流与腔内放射治疗可以同时进行,不仅缩短了医疗治疗与患者康复的时间,还降低了患者所受的痛苦与治疗的费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洋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303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