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皮下隧道穿刺设备

文档序号:35299699发布日期:2023-09-02 09:10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皮下隧道穿刺设备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神经皮下隧道穿刺设备。


背景技术:

1、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脑积水经典的手术方式,通过手术将可调控的分流管植入脑室内和腹腔内,根据颅内压力的变化,经头、胸处的皮下隧道连接,调控和控压分流管的引流量,达到治疗脑积水的效果。皮下隧道的建立和腹腔内部分流管的置入,都是脑室腹腔分流术至关重要的步骤,现有技术中皮下隧道针经过皮下时常将皮下脂肪带入隧道针套中,再将引流管放置入针套中时,则容易将脂肪带入引流管中,造成引流管的堵塞,而导致手术的失败。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5460403u,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脑室-腹腔分流术用套针组合,涉及一种医疗用针,包括皮下隧道导引针和腹腔穿刺针,所述皮下隧道导引针包括皮下隧道导引针套和皮下隧道导引针芯,所述皮下隧道导引针套包括导引套筒,所述皮下隧道导引针芯包括导引针头和导引针杆;所述导引针头底面直径与所述导引套筒外径相等;所述腹腔穿刺针包括腹腔穿刺针套和腹腔穿刺针芯,所述腹腔穿刺针套包括穿刺套筒,所述腹腔穿刺针芯包括穿刺针头和穿刺针杆。本实用新型对脑室-腹腔分流术用到的皮下隧道导引针和腹腔穿刺针进行精细设计,有效避免了皮下隧道建立过程中,皮下脂肪被带入导引针套,进而可能导致皮下隧道堵塞、手术失败的问题。

3、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因为皮下隧道较长且皮下隧道制作方法难度大,医护人员需要在患者身体开设多个创口,才能确保皮下隧道创建完成。开设多创口使得手术时间过长且增加了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所以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神经皮下隧道穿刺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神经皮下隧道穿刺设备,通过穿刺设备制作皮下隧道较为简单,医护人员可以在手术过程中减少操作步骤,减少手术中的创伤,减少感染发生率,提升装置的实用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神经皮下隧道穿刺设备,:包括针套和针头,针套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针头与针套刺入端可拆卸连接,针套内部设有腔体,腔体为扁平结构,腔体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气囊,腔体内远离气囊一侧设有引流器槽,气囊远离腔体一侧设有注气孔,注气孔连通有软管。

3、采用上述方案后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时,医护人员先将引流管穿入针套的引流器槽,通过外接充气泵将腔体里的气囊充气,气囊充气后一方面为了固定住引流管,另一方面为后面操作预留操作空间,随后医护人员握住把手从头部切口向下经耳后、颈部、胸部皮下穿行,在剑突下皮肤切口穿出,将针头从针套刺入端取出,完成皮下隧道,通过穿刺设备制作皮下隧道操作较为简单,医护人员可以在手术过程中减少操作步骤,减少手术中的创伤,减少感染发生率,提升装置的实用性。

4、进一步,针头为子弹头结构。

5、有益效果:子弹头结构确保针头不会伤及皮下组织,造成损皮下组织伤和出血或增加皮肤伤口,减少患者感染风险。

6、进一步,针套刺入端设有外螺纹,针头与针套的连接端设有内螺纹,针头和针套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可拆卸连接。

7、有益效果: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避免在穿刺过程中针头脱落,同时也方便在手术后期取下针头。

8、进一步,针套外侧壁设有刻度线。

9、有益效果:针套外的刻度线可观察穿刺深度,方便医护人员操作。

10、进一步,把手上设有防滑纹。

11、有益效果:防滑纹增加医护人员手部和把手的摩擦力,确保医护人员对把手的稳定拿取。

12、进一步,把手远离针套一侧中心部位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有加压手柄。

13、有益效果:加压手柄可以与软管连通,一方面可以为气囊充气,另一方面可以使气囊保持充气状态,避免在手术过程中引流管从引流器槽中脱落。

14、进一步,针套的长度为700-750mm,针套外直径为5mm,软管延伸至针套部分长度为80-120mm。

15、有益效果:可根据各种年龄段或不同体形的人生产不同规格尺寸的针套,通条大致尺寸优选以下范围:长度为700-750mm,直径为3-6mm,延伸长度为80-120mm。

16、进一步,针套和针头为不锈钢材料制成,针套为有弧度的通管结构。

17、有益效果: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用材质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同时具有穿刺设备所需的强度;针套具有弧度,便于医护人员操作,更加贴合患者。



技术特征:

1.一种神经皮下隧道穿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针套和针头,针套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针头与针套刺入端可拆卸连接,针套内部设有腔体,腔体为扁平结构,腔体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气囊,腔体内远离气囊一侧设有引流器槽,气囊远离腔体一侧设有注气孔,注气孔连通有软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皮下隧道穿刺设备,其特征在于:针头为子弹头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神经皮下隧道穿刺设备,其特征在于:针套刺入端设有外螺纹,针头与针套的连接端设有内螺纹,针头和针套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神经皮下隧道穿刺设备,其特征在于:针套外侧壁设有刻度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神经皮下隧道穿刺设备,其特征在于:把手上设有防滑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神经皮下隧道穿刺设备,其特征在于:把手远离针套一侧中心部位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有加压手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神经皮下隧道穿刺设备,其特征在于:针套的长度为700-750mm,针套外直径为3-6mm,软管延伸至针套部分长度为80-12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神经皮下隧道穿刺设备,其特征在于:针套和针头为不锈钢材料制成,针套为有弧度的通管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一种神经皮下隧道穿刺设备,包括针套和针头,针套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针套刺入端连接有针头,针套内部设有腔体,腔体为扁平结构,腔体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气囊,腔体内远离气囊一侧设有引流器槽,气囊远离腔体一侧设有注气孔,注气孔连通有软管。本技术通过穿刺设备制作皮下隧道较为简单,医护人员可以在手术过程中减少操作步骤,减少手术中的创伤,减少感染发生率,提升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弘川,孔德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