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婴幼儿输液时的肢体支撑固定工具

文档序号:36700340发布日期:2024-01-16 11:35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婴幼儿输液时的肢体支撑固定工具

本发明涉及属于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婴幼儿输液时的肢体支撑固定工具。


背景技术:

1、一些婴幼儿由于疾病原因需要连续数天进行输液治疗,婴幼儿输液时通常会哭闹、不合作、肢体活动范围较大,或者不能自己控制留置针所在的肢体,目前仅有一种儿童输液用一次性无菌手部包套技术用于固定儿童输液时的手部,该技术仅能解决手部固定的问题,无法对需要长期输液的留置套管针相应的其他肢体部位进行固定与保护。临床工作中,常用一些临时性物品,如塑料板、纸盒、矿泉水瓶等对肢体进行简单支撑和固定,塑料板、纸盒由于需要多次缠绕固定,严格限制肢体的活动,造成婴幼儿的不适,无法长期应用,矿泉水瓶虽然解决了支撑和固定的问题,但是其坚硬不透气,需要自制,边缘锐利容易划伤等缺点限制了其推广和使用。如何长时间保持留置针的可用,减少反复穿刺造成的患儿哭闹疼痛、家长焦虑、儿科护士工作量的增加,成为儿科门诊及病房面临的实际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婴幼儿输液时的肢体支撑固定工具。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婴幼儿输液时的肢体支撑固定工具,包含固定单元、输液调节单元;该固定单元为圆筒形状,该输液调节单元为梯形圆锥筒形状;该固定单元的一端与该输液调节单元横截面面积较小的一端相连接;该输液调节单元从横截面面积较小的一端至另一端分为输液不可视部和输液可视部;该输液调节单元的外侧壁设置有调节元件;该输液可视部为透明材质;该输液调节单元的内侧壁上固定有与该输液调节单元相对应的梯形圆锥筒形状的调节弹簧。

4、优选的,还包含有缠绕固定于该固定单元上的强固定元件。

5、优选的,该输液调节单元两侧相对应处的外侧壁分别设置有该调节元件。

6、优选的,该调节元件是为带状,该输液调节单元靠近该固定单元的一端设置有转向套,该调节元件的一端与该输液调节单元远离该固定单元的一端相连接,该调节元件的另一端穿过该转向套。

7、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技术效果:

8、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单元满足所有患儿肢体粗细要求,且固定和拆卸简单,在输液治疗过程中亦可轻松调换固定位置,不会对患儿造成不良影响,减小患儿对医疗的抗拒。

9、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液调节单元满足所有患儿肢体长短要求,调节简单方便,且其调节弹簧起到支撑作用,为医疗人员留出足够的治疗空间,避免因留置针穿刺肢体的活动范围过大、摩擦或非预期拔除等原因导致的反复穿刺,减少留置针的非预期拔除次数,减少患儿痛苦,提高儿科护理工作效率。

10、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液调节单元的输液可视部便于医疗人员进行医疗工作,并且也便于医疗人员在输液过程中随时观察输液状态。

1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液调节单元可将长度调节至最小,便于收纳保管,且占用空间小。

1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液调节单元除了输液可视部是为透明材质,输液不可视部采用针织物等舒适透气且非透明的材质,可以充分适应外部环境温度的变化,避免在外部温度升高后,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患儿肢体因出汗产生不适感,并且可以遮挡患儿对治疗部位的视线,降低患儿对治疗的抗拒,提高儿科护理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婴幼儿输液时的肢体支撑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包含固定单元(1)、输液调节单元(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婴幼儿输液时的肢体支撑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缠绕固定于该固定单元(1)上的强固定元件(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婴幼儿输液时的肢体支撑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该输液调节单元(2)两侧相对应处的外侧壁分别设置有该调节元件(21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婴幼儿输液时的肢体支撑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该调节元件(211)是为带状,该输液调节单元(2)靠近该固定单元(1)的一端设置有转向套(212),该调节元件(211)的一端与该输液调节单元(2)远离该固定单元(1)的一端相连接,该调节元件(211)的另一端穿过该转向套(21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婴幼儿输液时的肢体支撑固定工具,其包含固定单元、输液调节单元,该固定单元为圆筒形状,该输液调节单元为梯形圆锥筒形状,该固定单元的一端与该输液调节单元横截面面积较小的一端相连接,该输液调节单元从横截面面积较小的一端至另一端分为输液不可视部和输液可视部,该输液调节单元的外侧壁设置有调节元件,该输液可视部为透明材质,该输液调节单元的内侧壁上固定有与该输液调节单元相对应的梯形圆锥筒形状的调节弹簧。本技术能够保护留置针穿刺的肢体,通过其支撑功能,在保护的同时不影响肢体的活动,并且拆装方便,可以反复使用,能够减少留置针的非预期拔除次数,减少患儿痛苦,提高儿科护理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丽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