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子宫颈刷

文档序号:35731135发布日期:2023-10-14 19:06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子宫颈刷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子宫颈刷。


背景技术:

1、目前市场上出现了部分的宫颈癌自检相关产品,其中,采用棉签,细刷头,甚至通过尿液进行取样的产品不在少数。但是大部分的用户不具备临床解剖知识,对阴道长度,子宫颈位置没有准确的了解,并不能将棉签或刷头准确地放置于子宫颈口部位。由该原因导致的取样不准确率比较高。

2、因此,本产品通过固定窥阴装置上下叶的长度,以及固定好子宫颈取样装置的长度,能够准确地将子宫颈取样装置放置于子宫颈部位,真正做到在家取样和医生取样效果相当。从而提高了取样的准确率,也能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子宫颈刷,本装置中,通过设置的采集结构,使用者将连接筒从下筒插入,并通过铜开花进行伸入固定,在实际使用时,可通过下压杆的内移,带动压筒的底端在上筒上下移动,而底端的卡合块与侧柱的接触,可在底端弹簧的压缩下,进行旋转,进而带有侧柱的转筒结构会与压筒的卡合块之间的空槽重新卡设接触,而设置于底端的铜开花会将设置于内部的连接筒可随弹簧的屈伸向外吐出重新固定,进而将外侧的刷头向外伸出,达到调整长度的目的,进而方便使用者自行使用,调高准确率,提高舒适度。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子宫颈刷,包括下筒、上筒和采集结构,所述下筒与上筒固定连接,所述采集结构设置于下筒和上筒的内部,所述采集结构中包括刷头、连接筒、转接筒、弹簧、转筒、压筒和下压杆,所述转接筒的底端内壁固定有下挡环,所述下挡环与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顶端与转筒接触,所述转筒为空心圆筒结构,且所述转筒的外侧设置有侧柱,所述压筒为底端无面的空心腔体结构,所述压筒的底端设置有多组卡合块,其底端外侧设置有凸起,所述连接筒的前端与刷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筒的后端设置于铜开花内,所述铜开花的顶端贯穿转筒和压筒与下压杆固定连接。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接筒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结构,且所述下筒和上筒的内侧壁靠近边缘处均开设有螺纹结构。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筒的底端设置有上挡环,所述弹簧的顶端与上挡环接触固定。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合块等距阵列设置有多组,且其数量为侧柱数量的二倍,相邻两组卡合块之间形成空槽结构,空槽的尺寸与侧柱的尺寸相适配,所述凸起的位置与数量与卡合块相适配,所述凸起的尺寸与卡块的尺寸和数量相适配。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筒的底端为喇叭状。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压杆设置于压筒的顶端外侧。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9、1、本装置中,通过设置的采集结构,使用者将连接筒从下筒插入,并通过铜开花进行伸入固定,在实际使用时,可通过下压杆的内移,带动压筒的底端在上筒上下移动,而底端的卡合块与侧柱的接触,可在底端弹簧的压缩下,进行旋转,进而带有侧柱的转筒结构会与压筒的卡合块之间的空槽重新卡设接触,而设置于底端的铜开花会将设置于内部的连接筒可随弹簧的屈伸向外吐出重新固定,进而将外侧的刷头向外伸出,达到调整长度的目的,进而方便使用者自行使用,调高准确率,提高舒适度。

10、2、本装置中,可将窥阴器与子宫颈刷固定在一起,便于手持操作,便捷性强,子宫颈细胞取样刷固定于窥阴器中,使用户手持窥阴器取样时更便捷,同时可以使用户确定自己子宫颈的位置,减少取样误差。子宫颈细胞取样刷位于窥阴装置(连接在一起的上叶与下叶)中间,由弹簧控制其伸缩,使其处于“缩“位置时,可以位于窥阴装置的上下叶之间,便于窥阴装置的进入,使用户体验感更舒适;使其处于”伸“位置时,可以将刷头准确呈递至子宫颈部位,故该装置相比于普通的一次性窥阴器和子宫颈刷,能够更准确地帮助用户确定子宫颈的位置,以更准确地采集到子宫颈细胞样本;可以克服原来用户自取样时,无法确定宫颈位置,无法正确采集子宫颈细胞样本的问题,能够确保用户取样私密性的同时,确保用户自取样准确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子宫颈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筒(1)、上筒(2)和采集结构(3),所述下筒(1)与上筒(2)固定连接,所述采集结构(3)设置于下筒(1)和上筒(2)的内部,所述采集结构(3)中包括刷头(31)、连接筒(32)、转接筒(33)、弹簧(34)、转筒(35)、压筒(36)和下压杆(37),所述转接筒(33)的底端内壁固定有下挡环(332),所述下挡环(332)与弹簧(34)固定连接,所述弹簧(34)的顶端与转筒(35)接触,所述转筒(35)为空心圆筒结构,且所述转筒(35)的外侧设置有侧柱(351),所述压筒(36)为底端无面的空心腔体结构,所述压筒(36)的底端设置有多组卡合块(361),其底端外侧设置有凸起(362),所述连接筒(32)的前端与刷头(3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筒(32)的后端设置于铜开花(321)内,所述铜开花(321)的顶端贯穿转筒(35)和压筒(36)与下压杆(37)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子宫颈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筒(33)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结构(331),且所述下筒(1)和上筒(2)的内侧壁靠近边缘处均开设有螺纹结构(3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子宫颈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35)的底端设置有上挡环(352),所述弹簧(34)的顶端与上挡环(352)接触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子宫颈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块(361)等距阵列设置有多组,且其数量为侧柱(351)数量的二倍,相邻两组卡合块(361)之间形成空槽结构,空槽的尺寸与侧柱(351)的尺寸相适配,所述凸起(362)的位置与数量与卡合块(361)相适配,所述凸起(362)的尺寸与卡块(21)的尺寸和数量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子宫颈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筒(1)的底端为喇叭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子宫颈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杆(37)设置于压筒(36)的顶端外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子宫颈刷,包括下筒、上筒和采集结构,下筒与上筒固定连接,采集结构设置于下筒和上筒的内部,采集结构中包括刷头、连接筒、转接筒、弹簧、转筒、压筒和下压杆,转接筒的底端内壁固定有下挡环,下挡环与弹簧固定连接,弹簧的顶端与转筒接触,转筒为空心圆筒结构,且转筒的外侧设置有侧柱,压筒为底端无面的空心腔体结构,压筒的底端设置有多组卡合块,进而带有侧柱的转筒结构会与压筒的卡合块之间的空槽重新卡设接触,而设置于底端的铜开花会将设置于内部的连接筒可随弹簧的屈伸向外吐出重新固定,进而将外侧的刷头向外伸出,达到调整长度的目的,进而方便使用者自行使用,调高准确率,提高舒适度。

技术研发人员:陈枋冉,卢艺婕,庄润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医科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31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