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假体置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02550发布日期:2023-09-09 18:33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假体置入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假体置入器。


背景技术:

1、在执行相关医疗行为过程中,可能需要将假体置入人体的预设位置,当假体放置到预设位置时,需要将假体置入器与假体脱离。相关技术中,假体置入器上用于安装假体的安装结构使得假体置入器在与假体脱离的过程中带动假体偏离预设位置的概率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假体置入器,在假体置入器在与假体脱离的过程中,使假体置入器带动假体偏离预设位置的概率降低。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假体置入器,包括锁止机构、推杆和致动器,所述锁止机构设置于所述致动器,所述推杆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致动器,所述致动器用于带动所述推杆往复移动以使所述锁止机构在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所述锁止机构在所述锁止状态下沿所述推杆的径向的尺寸为第一尺寸,所述锁止机构在所述解锁状态下沿所述推杆的径向的尺寸为第二尺寸,所述第一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尺寸;

3、所述致动器为以下致动器中的任一种:

4、所述致动器包括第一套筒、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所述锁止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所述第一套筒套设于所述推杆,所述第一手柄与所述第一套筒连接,所述第二手柄与所述第一手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手柄穿设于所述第一套筒以与所述第一套筒内的推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手柄用于带动所述推杆相对于所述第一套筒往复移动,以使所述锁止机构在所述锁止状态和所述解锁状态之间切换;

5、所述致动器包括第二套筒、第一弹性件和操作装置,所述锁止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所述第二套筒套设于所述推杆,所述操作装置与所述推杆背离所述锁止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操作装置沿所述推杆的径向穿设于所述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形成有限位部,所述操作装置位于所述限位部沿所述推杆的轴向背离所述锁止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限位部和所述操作装置之间,所述操作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推杆相对于所述第二套筒往复移动,以使所述锁止机构在所述锁止状态和所述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锁止机构处于锁止状态,所述操作装置和/或所述推杆沿所述推杆的轴向与所述第二套筒抵接以限制所述操作装置远离所述限位部,所述操作装置能够朝向所述限位部移动以使所述锁止机构从所述锁止状态切换至所述解锁状态;

6、所述致动器包括第三套筒,所述第三套筒与所述推杆螺纹连接,所述锁止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三套筒的一端,所述第三套筒用于通过螺纹传动带动所述推杆相对于所述第三套筒往复移动,以使所述锁止机构在所述锁止状态和所述解锁状态之间切换。

7、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手柄形成有棘爪,所述假体置入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手柄的齿条,所述齿条形成有沿所述齿条的延伸方向排列的多个棘齿,所述第一手柄和所述第二手柄能够相互靠近以使所述棘爪卡入相邻两个所述棘齿之间。

8、一实施例中,所述齿条与所述第一手柄转动连接,所述齿条相对于所述第一手柄的转动中心为第一转动中心,所述假体置入器还包括弹性机构和拨动装置,所述弹性机构至少部分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手柄,所述弹性机构具有止旋部,所述止旋部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中心沿所述齿条的延伸方向背离所述棘爪的一端,所述止旋部能够与所述齿条抵接以限制所述棘齿与所述棘爪脱离,所述拨动装置与所述第二手柄转动连接以用于将所述齿条拨离所述棘爪。

9、一实施例中,所述拨动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二手柄的转动中心为第二转动中心,所述拨动装置具有拨动部和操作部,所述拨动部位于所述第二转动中心沿所述棘爪和所述止旋部的排列方向朝向所述棘爪的一侧,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第二转动中心沿所述棘爪和所述止旋部的排列方向背离所述棘爪的一侧。

10、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机构包括第二弹性件和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手柄,所述止旋部形成于所述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安装于所述第二手柄,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和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弹力均用于使所述第一手柄和所述第二手柄相互远离。

11、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手柄朝向所述推杆的一端形成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的形状呈长条形,所述避让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推杆的轴向交叉布置,所述推杆背离所述锁止机构的一端穿设于所述避让槽以与所述第二手柄转动连接。

12、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手柄具有相对布置的两个第一安装部以及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部之间的第一避让区,两个所述第一安装部相对布置的方向与所述推杆的轴向交叉布置,所述第二手柄穿设于所述第一避让区,所述第二手柄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部转动连接,所述推杆背离所述锁止机构的一端具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二安装部以及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的第二避让区,两个所述第二安装部相对布置的方向与所述推杆的轴向交叉布置,所述第二手柄穿设于所述第二避让区,所述第二手柄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安装部转动连接。

13、一实施例中,所述推杆包括执行段和连接在所述执行段背离所述锁止机构的一端的驱动段,所述第二手柄与所述驱动段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段的直径大于所述执行段的直径,所述第一套筒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背离所述锁止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二容纳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直径,所述执行段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驱动段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

14、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筒包括主套筒和辅套筒,所述锁止机构设置于所述主套筒的一端,所述辅套筒套设于所述主套筒背离所述锁止机构的一端,所述第一手柄与所述辅套筒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手柄穿设于所述辅套筒。

15、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套筒的筒壁上形成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二套筒背离所述操作装置的一端,所述锁止机构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推杆背离所述操作装置的一端具有切换部,所述切换部的直径沿所述操作装置指向所述锁止机构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切换部用于推动所述锁止机构在所述安装孔内移动以使所述锁止机构在所述锁止状态和所述解锁状态之间切换。

16、一实施例中,所述推杆具有端挡部,所述端挡部位于所述切换部背离所述操作装置的一端,当所述锁止机构处于锁止状态,所述端挡部沿所述推杆的轴向抵接于所述第二套筒以限制所述操作装置远离所述限位部。

17、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套筒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子套筒和第二子套筒,所述第一子套筒套设于所述推杆,所述第二子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一子套筒的外侧,所述锁止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套筒的一端,所述操作装置沿所述推杆的径向穿设于所述第一子套筒和所述第二子套筒,所述限位部形成于所述第一子套筒,所述第二子套筒沿所述推杆的轴向位于所述锁止机构朝向所述操作装置的一侧,当所述锁止机构处于锁止状态,所述操作装置和/或所述推杆沿所述推杆的轴向与所述第一子套筒抵接以限制所述操作装置远离所述限位部。

18、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套筒形成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沿所述推杆的轴向位于所述限位部朝向所述操作装置的一侧,所述限位孔和所述限位部沿所述推杆的轴向间隔布置,所述操作装置部分地位于所述限位孔内。

19、本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假体置入器,包括锁止机构、推杆和致动器,所述锁止机构设置于所述致动器,所述推杆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致动器,所述致动器用于带动所述推杆往复移动以使所述锁止机构在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所述锁止机构在所述锁止状态下沿所述推杆的径向的尺寸为第一尺寸,所述锁止机构在所述解锁状态下沿所述推杆的径向的尺寸为第二尺寸,所述第一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尺寸;

20、所述锁止机构与所述致动器连接,所述锁止机构具有弹性,所述锁止机构能够在所述推杆的作用下产生弹性形变以改变所述锁止机构沿所述推杆的径向的尺寸。

21、一实施例中,所述锁止机构包括与所述致动器连接的多个锁止件,多个所述锁止件沿所述推杆的周向间隔布置。

22、一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锁止件和所述致动器围设成减阻区,所述减阻区位于所述锁止件沿所述推杆的轴向朝向所述致动器的一端,所述减阻区沿所述推杆的周向的跨距大于相邻两个所述锁止件沿所述推杆的周向的跨距。

23、本技术实施例假体置入器,相应的假体可以安装于锁止机构,由于锁止机构在锁止状态下沿径向的第一尺寸大于锁止机构在解锁状态下沿推杆的径向的第二尺寸,假体置入器可以通过锁止机构处于锁止状态以使锁止机构沿推杆的径向上与假体抵接,从而将假体锁止在假体置入器的锁止机构上,通过假体置入器将锁止在锁止机构上的假体放置到所需的预设位置,当假体放置到预设位置,将锁止机构的状态从锁止状态切换到解锁状态,锁止机构沿推杆径向的尺寸由第一尺寸缩小到第二尺寸,在这个切换过程中,锁止机构几乎不会沿推杆的轴向移动,假体置入器带动锁止机构偏离预设位置的概率较小,当锁止机构切换到解锁状态,锁止机构沿推杆的径向的尺寸缩小到第二尺寸,假体与锁止机构解锁分离,假体与锁止机构沿推杆的径向几乎不接触,假体置入器的锁止机构在解锁状态下从假体移出几乎不会带动假体移动,能够降低假体偏离预设位置的概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