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术后转运装置

文档序号:34989760发布日期:2023-08-03 20:38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术后转运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术后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1、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治疗手段,在手术完成后,需要将病人转移至病房进行修养,由于手术室与病人所在的病房多数都不在同一个区域,所以,需要通过转运车等转运装置来对病人进行转移。

2、现有的部分转运装置在使用时,需要翻动病人的身体或者将病人抬起,然后将病人置于转运装置或者转运车的平台上,操作不便,而且病人身体在翻动的过程中,可能会引起病人的不适,降低病人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术后转运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推拉左侧板和右侧板即可将病人移动至转运装置上,操作更加简便,而且无需翻动病人的身体,减少病人的不适。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术后转运装置,包括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的侧部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的端面设置有弹性金属板,弹性金属板的端部设置有凸块;所述右侧板的侧部设置有与连接柱相对应的连接筒,连接筒的端面向内凹陷形成空腔,连接筒的侧部设置有与空腔相连通的卡槽,卡槽与凸块相适配;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底部均设置有移动轮。

3、前述的术后转运装置中,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底部均设置有条形槽,条形槽位于左侧板和右侧板的边缘处,条形槽内壁经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移动轮固定套设在转轴上。

4、前述的术后转运装置中,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侧部均设置有扶手,扶手的外部套设有防滑套,防滑套由橡胶制成。

5、前述的术后转运装置中,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侧部均设置有拉环。

6、前述的术后转运装置中,所述连接柱和连接筒的长度之和为8-12cm。

7、前述的术后转运装置中,所述凸块的侧部设置有弧面。

8、前述的术后转运装置中,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长度为2-2.2m,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宽度为0.5-0.6m。

9、前述的术后转运装置中,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边缘处均设置有倒角。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包括左侧板和右侧板,左侧板的侧部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的端面设置有弹性金属板,弹性金属板的端部设置有凸块;右侧板的侧部设置有与连接柱相对应的连接筒,连接筒的端面向内凹陷形成空腔,连接筒的侧部设置有与空腔相连通的卡槽,卡槽与凸块相适配。使用时,将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置于病人的两侧,推动左侧板和右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向病人靠近,并且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部分板面均伸入病人的背后。与此同时,连接柱和连接筒也相互靠近,凸块受到空腔边缘的挤压,带动弹性金属板弯曲,当凸块完全正对卡槽时,连接柱和连接筒的端面也充分贴合,弹性金属板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恢复原状,并将凸块推动至卡槽内。通过卡槽将凸块卡住,进而防止连接柱和连接筒分离,实现对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固定。值得注意的是,将连接柱和连接筒固定好后,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存在空隙,所以在推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过程中,无需使左侧板和右侧板完全与病人的背部贴合,不需要翻动病人的身体,操作更加方便,而且不会夹住病人背部的皮肤。

12、2、本实用新型中,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底部均设置有移动轮,方便医护人员推拉左侧板和右侧板,更加省力。并且,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底部均设置有条形槽,条形槽位于左侧板和右侧板的边缘处,条形槽内壁经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移动轮固定套设在转轴上,将移动轮设置在条形槽内,能够使得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底部尽可能与手术床的上表面齐平,从而降低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高度,方便将病人转移纸左侧板和右侧板上。



技术特征:

1.一种术后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板(1)和右侧板(2),所述左侧板(1)的侧部设置有连接柱(3),连接柱(3)的端面设置有弹性金属板(7),弹性金属板(7)的端部设置有凸块(8);所述右侧板(2)的侧部设置有与连接柱(3)相对应的连接筒(4),连接筒(4)的端面向内凹陷形成空腔(9),连接筒(4)的侧部设置有与空腔(9)相连通的卡槽(10),卡槽(10)与凸块(8)相适配;所述左侧板(1)和右侧板(2)的底部均设置有移动轮(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后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1)和右侧板(2)的底部均设置有条形槽(11),条形槽(11)位于左侧板(1)和右侧板(2)的边缘处,条形槽(11)内壁经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12),移动轮(13)固定套设在转轴(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后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1)和右侧板(2)的侧部均设置有扶手(5),扶手(5)的外部套设有防滑套,防滑套由橡胶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后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1)和右侧板(2)的侧部均设置有拉环(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后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3)和连接筒(4)的长度之和为8-12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后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8)的侧部设置有弧面(8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后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1)和右侧板(2)的长度为2-2.2m,左侧板(1)和右侧板(2)的宽度为0.5-0.6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后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1)和右侧板(2)的边缘处均设置有倒角。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术后转运装置,包括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的侧部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的端面设置有弹性金属板,弹性金属板的端部设置有凸块;所述右侧板的侧部设置有与连接柱相对应的连接筒,连接筒的端面向内凹陷形成空腔,连接筒的侧部设置有与空腔相连通的卡槽,卡槽与凸块相适配;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底部均设置有移动轮。本技术通过推拉左侧板和右侧板即可将病人移动至转运装置上,操作更加简便,而且无需翻动病人的身体,减少病人的不适。

技术研发人员:徐琴,钱维明,王力,彭柏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41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