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固定系统

文档序号:35190418发布日期:2023-08-20 18:25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的固定系统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涉及一种固定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的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1、身体约束是指利用物理、机械设备或工具附加于患者的身体上,达到限制患者活动或阻止患者靠近其身体某部位的目的。在临床治疗中,通常会利用约束带对患者的肢体进行约束固定,例如神经外科患者,icu重症监护室患者,颅脑损伤躁动病人等由于经常出现抽搐、烦躁、精神异常等行为,患者会出现无意识拔管、坠床等风险,若医护人员未能及时发现患者出现的这些意外情况,患者的生命安全会受到威胁,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现有技术中对患者的保护性约束有约束带、约束手套等。此外,临床治疗中许多疾病都需要验血辅助,但患者人群具有不同的特点,如小孩、精神病间歇性发作的患者等,在面临抽血时会出现恐惧、情绪激动导致行为不受控制的现象,导致抽血过程不顺利的情况,如大多小孩抽血时,容易产生恐惧、激动的情绪,其会挣扎,不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抽血,消毒后其手臂乱动,医护人员无法进行扎针抽血;或者已经将针头扎入血管,但是由于患者看到血液后更加恐慌,其可能会挣脱针头,导致抽血失败。

2、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申请人做出本实用新型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实用新型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实用新型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固定系统,包括接触使用者的指定身体区域并将所述指定身体区域保持于指定位置的基体,

2、所述基体包括底部构件和套设于所述底部构件外部的外部护件,在所述外部护件的开口处密封的情况下,所述外部护件与内部容纳的所述底部构件形成所述基体,所述外部护件连接于改变所述基体的内部气体压力的气压调节组件,所述气压调节组件以抽气或充气的方式调节所述基体内部的气体压力以使得所述基体发生形状改变,进而将使用者的所述身体区域保持在基体,其中,

3、所述外部护件的底部设置有固定连接部以将所述基体保持于隔离使用者的操作台,

4、所述气压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操作台的与所述使用者相对的第一区域以避免使用者自行脱离所述基体。

5、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基体包括第一边和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边的第二边,以使得所述第一边形成的第一端口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边形成的第二端口的直径。

6、优选地,所述基体还包括在所述第一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边的第一端之间延伸的第三边,以及在所述第一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边的第二端之间延伸的第四边。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底部构件的第三边和第四边的边缘的条形元件上设置有若干突起以增加对所述指定身体区域的压力。

7、优选地,所述底部构件包括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的第一表面的间隔分布的第一条形元件,以使得相邻的第一条形元件之间形成容纳第二条形元件的空置部。

8、优选地,所述条形元件以在第一边和第二边之间延伸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底板的第一表面。

9、优选地,所述气压调节组件通过调节所述基体内的气压而改变所述第二条形元件的形状。

10、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边的两端和所述第二边的两端朝向所述基体的轴心卷曲,以形成容纳指定身体区域的通道。

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系统能够将使用者的指定身体部位固定在指定位置,医护人员利用充气抽气一体泵对基体进行抽气,从而使得基体包裹使用者的指定身体部位并对该部位形成压力。尤其地,在抽血过程中,对基体的抽气量越多,基体结构形变越大,对大臂的压力越大。医护人员能够根据当前患者的体质而手动调节基体对大臂的压力,同时由于充气抽气一体泵设置在医护人员的端口处,而患者自身够不到,因此避免了患者自行脱离当前抽血状态。

12、指定身体区域指医护人员认可的需要固定的患者的身体部位。优选地,指定身体区域为患者的四肢。优选地,指定身体区域为患者的躯干。特别地,指定身体区域能够为患者的上臂。

13、指定位置指医护人员认可的将患者的某身体部位固定的具体位置。优选地,指定位置为患者在抽血时医护人员认可的将患者的抽血部位固定在抽血台的具体位置。

14、第一区域指远离患者的医护人员能够操作所述气压调节组件的区域。优选地,第一区域能够为医护人员所处的端口。

15、优选地,所述基体被构造为与所述指定身体区域适配的梯形形状。

16、优选地,在所述外部护件的开口处密封的情况下,所述外部护件与内部容纳的所述底部构件形成所述基体。

17、优选地,相邻的所述第一条形元件之间形成的空置部与所述第二条形元件的形状适配。第一表面为与使用者的身体部位相接触的面。

18、优选地,所述底板被配置为能够发生形状变化的弹性板。

19、优选地,所述气压调节组件通过调节所述基体内的气压而改变所述第二条形元件的形状。

20、优选地,所述条形元件包括间隔分布于所述底板的第一表面的第一条形元件和第二条形元件,其中,所述第二条形元件设置于相邻的第一条形元件之间的空置部,以使得所述第一条形元件和所述第二条形元件相互接触。所述空置部由所述第二条形元件填充或嵌入。优选地,所述第一条形元件构造为硬性泡沫。

21、优选地,所述第二条形元件构造为能够透气的软性泡沫。优选地,所述第二条形元件能够由海绵制得。

22、优选地,分布于所述底板边缘的第一条形元件上设置有若干突起以对使用者的接触部位施加压力。

23、优选地,所述外部护件与第一条形元件所处位置对应的表面布设有若干突起,以增加所述基体与使用者的身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4、优选地,所述基体的接触使用者身体部位的表面设置有提示使用者身体部位放置位置的标识。

25、优选地,所述突起间隔分布于所述外部构件的与使用者接触的表面,以使得所述基体的与使用者相接触的面形成空隙。

26、优选地,所述气压调节组件包括通气软管和连接于通气软管的充气抽气一体泵以利用充气抽气一体泵调节所述基体内部的气体压力。优选地,充气抽气一体泵能够为手动充气抽气一体泵。

27、优选地,所述外部护件具有与所述底部构件适配的内部尺寸,以使得所述外部护件能够与所述底部构件紧密贴合。

28、优选地,所述基体的底部设置有固定连接部以将所述装置保持在床体。

29、优选地,所述外部护件由不透气的材料制得。优选地,所述外部护件能够由聚氯乙烯pvc材料制得。

30、优选地,所述气压调节组件包括阀门。

3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32、(1)所述固定系统通过气压调节组件向所述基体的内部充入气体或从所述基体的内部抽出气体,所述基体的形状由于其内部的气压改变而发生改变。基于所述基体内部的气压改变程度,所述基体能够具有若干形状以适应于使用者的不同身体区域的约束。所述基体能够将患者的指定身体部位固定在指定位置,所述基体的形状能够设置为梯形形状,医护人员利用充气抽气一体泵对基体进行抽气,第二条形元件能够为软性泡沫或海绵,基体内部的气体被排出,第二条形元件受到负压后收缩,基体相应地受到朝向其轴心的作用力而发生形变,从而使得基体发生形变以包裹患者的指定身体部位并对该部位形成压力。尤其地,在抽血过程中,对基体的抽气量越多,基体结构形变越大,对大臂的压力越大,由于基体为梯形形状,当发生形变时,其形成与大臂贴合的圆台状的基体,根据人体特点,人体的四肢并非规则的圆柱形,而是靠近头部的四肢端部的直径大于靠近足部的四肢端部的直径,因此,圆台状的基体包裹住大臂时对大臂的贴合度更高。医护人员能够根据当前患者的体质手动调节基体对大臂的压力,同时由于充气抽气一体泵设置在医护人员的端口处,而患者自身够不到,因此避免了患者自行脱离当前抽血状态。

33、(2)所述固定系统能够解决患者由于不配合医护人员抽血而产生挣扎的问题,患者手臂被固定在抽血台的基体上,限制了患者的手臂活动,因此保证了抽血过程的顺利进行。针对有血液传染病的患者,如艾滋病患者,当其抽血过程中由于其挣扎或其他行为导致血液溅出,会增加周围人员的感染风险,因此当利用所述固定系统对患者进行抽血时,可限制其手臂活动,减少抽血过程的意外情况的发生。

34、(3)针对个体差异如胖瘦、血液粘稠、体质等方面,医护人员使用相同的力度将捆扎止血带捆扎至患者上臂,血管扩张程度不同,抽血时血液流速不同,如针对血糖高的个体,该个体血管细且血液不易流出,使用对待正常个体的约束力度会增加血管寻找难度和抽血难度,所述固定系统中,医护人员通过调节充气量和抽气量对患者的身体部位进行固定,同时,针对个体差异,如血糖高的个体,该个体血管细且血液不易流出,医护人员通过增加抽气量增加基体对上臂形成的压力,提高患者静脉血管的充盈度,进而提高抽血成功率,若使用传统的捆扎止血带抽血,当医护人员使用正常力度捆扎患者的上臂后进行抽血,可能抽血中途抽不出血,出现该情况时,医护人员需要取下捆扎止血带重新寻找抽血点并对患者进行二次扎针抽血,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系统时,医护人员只需继续对基体抽气以增大对患者上臂的压力,从而提高患者静脉血管的充盈度即可继续抽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